王者興 陳永梅 李 寧
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中醫院,吉林 長春 130041
LED光動力治療儀聯合消痤湯治療痤瘡74例臨床觀察
王者興 陳永梅 李 寧
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中醫院,吉林 長春 130041
目的:觀察LED光動力治療儀的紅、藍光治療痤瘡的療效。方法:采用隨機對照分組方法,將74例痤瘡患者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40例,采用LED光動力治療儀的藍光及紅光照射,配合內服消痤湯;對照組34例,予消痤湯內服。結果:臨床總有效率實驗組97.4%,對照組76.7%,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兩組不良反應無差異。結論:LED光動力治療儀的紅、藍光治療痤瘡療效肯定。
痤瘡;紅光;藍光;消痤湯;治療
痤瘡是一種毛囊與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俗稱“青春痘”,“粉刺”,中醫古代稱為“面瘡”、“酒刺”,多發生于頭面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目前傳統的治療方法有抗生素治療、口服維A酸制劑,這些療法均有不可忽視的副作用,許多痤瘡丙酸桿菌對抗生素耐藥,長期服用還可造成二重感染;維A酸制劑不但可致胎兒畸形,還常出現結膜和生殖器粘膜干燥及口唇干裂。為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法,我院于2010年引用了LED光動力治療儀,采用其藍光、紅光照射,配合消痤湯內服法治療痤瘡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74例患者均為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期間與長春市南關區中醫院門診就診痤瘡患者中隨機選取,其中男44例,女30例,年齡18~38歲,按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40例,對照組3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經統計學檢查差異無顯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痤瘡分級按pillsbury分類法,Ⅰ級5例,Ⅱ級16例,Ⅲ級36例,Ⅳ級17例。74例患者均在1月內未使用其他療法治療痤瘡,均未服用抗生素,無光敏性皮膚患者及精神病患者。
1.2 治療方法 實驗組:清潔患處后,采用LED光動力治療儀對于不同時期患者采用不同光線療法治療:對于炎癥期患者皮損部位,采用藍光照射;對于炎癥后期 (紅色色素期)患者皮損部位采用紅光照射;對于混合型的患者采用藍光、紅光交替照射。兩種光線療法照射距離均為15mm,每次20分鐘,每3天一次,4次為一療程,連用4個療程。光線照射期間內服中藥消痤湯,方藥:金銀花15g,連翹15g,大青葉10g,白花蛇草20g,夏枯草15g,黃芩10g,白鮮皮15g,牡丹皮15g,虎杖15g,側柏葉15g,枇杷葉15g,桑葉15g,生山楂10g,甘草10g。加減變化:有膿皰者加地丁、敗醬草;口干者加麥冬;經前者加香附、益母草、當歸;硬腫不消者加皂刺。每日2次,內服,連用48天。本方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調和肺胃。
方中金銀花、連翹為君藥。
金銀花性味甘、寒。歸肺、心、胃經。功能清熱解毒,散癰消腫。《本草綱目》: “一切風濕氣,及諸腫毒、癰疽疥先癬、楊梅諸惡瘡。散熱解毒。”連翹性苦,微寒。歸肺、心、膽經。功效為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本品既能清心火,解瘡毒,又能散氣血凝聚,兼有消癰散結之功,故有“瘡家圣藥”之稱。方中大青葉、白花蛇舌草、夏枯草、黃芩、白鮮皮、牡丹皮為臣藥。
大青葉性味苦咸,大寒。歸心、肺、胃經。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可治熱入營血,心胃毒盛。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歸胃、大腸、小腸經。功能清熱解毒利濕。夏枯草性味苦、辛,寒。歸肝、膽經。功效清肝火,散郁結。黃芩性苦味寒。歸肺、胃、膽、大腸經。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白鮮皮性苦味寒。歸脾、胃經。功效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用于濕熱瘡毒,濕疹疥癬。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功效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本草綱目》:“治血中伏火,除煩熱。”
方中虎杖、側柏葉、枇杷葉、桑葉、生山楂為佐藥。
虎杖性苦味寒。歸肝、膽肺經。功效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側柏葉性味苦、澀,微寒。歸肺、肝、大腸經。功效涼血止血,化痰止咳。枇杷葉性苦,味微寒。歸肺、胃經。功效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嘔。桑葉性苦味甘、寒。歸肺、肝經。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涼血止血。生山楂性味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功效消食化積,行氣散瘀。以上五味佐藥清肺熱,調和脾胃,助運化。
方中甘草為使藥。性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作用。
對照組:內服中藥消痤湯,每日2次,內服,連用48天。
1.3 療效評價 治療前后均詳細記錄患者皮損數,4療程結束后進行評價。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年)疾病療效判定標準,按尼莫地平法計算,以炎癥皮損治療前后皮疹減少率判定:減少率=(治療前皮疹數-治療后皮疹數)/治療前皮疹數×100%。痊愈:減少率≥95%;顯效:95% >皮損減少率≥70%;有效:70%>皮損減少率≥30%;無效:皮損減少率<30%。
2.1 兩組患者經過4個療程,48天的治療后效果見表1。

表1 治療結束時療效對照結果 (n,%)
實驗組治愈率為32.5%,顯效40.0%,有效22.5%,無效5.0%,對照組治愈率為14.7%,顯效28.3%,有效35.3%,無效23.3%。以上數據說明:兩種治療方法都有較好治療效果,LED光動力治療儀的藍、紅光線療法結合消痤湯治療痤瘡的療效明顯優于單獨使用消痤湯。
2.2 不良反應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治療期間均沒有不良反應的發生。
痤瘡其發病原因主要為:皮脂腺增生、腫大,皮脂腺分泌增多,同時使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栓塞,皮脂瘀積于毛囊形成脂栓。在厭氧環境下,痤瘡丙酸桿菌等厭氧菌大量增生繁殖,產生溶脂酶,分離皮脂產生游離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癥反應。所以殺滅致病的厭氧菌是治療疾病的關鍵環節。LED光動力治療儀可發出405~420nm波長的藍光,當痤瘡丙酸桿菌接受該波段的光照射后,細胞代謝增強,其代謝物中的內源性卟啉受到刺激產生單態氧增加,與致病菌細胞膜上的化合物結合后損傷細胞膜,從而殺滅厭氧菌痤瘡桿菌。而其發出的紅光,波長為635nm,可以舒張、強化微血管,以達到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活氧與排毒的效果。并且可以刺激纖維母細胞,強化膠原蛋白結構,以增生表皮組織,促進組織的修復。
中醫認為痤瘡生成和血熱瘀滯不散,肺胃功能失調、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從而導致運化失常、濕熱內生,毒邪入體,阻塞毛竅,凝滯肌膚而形成膿皰。故治則以清熱解毒、調和脾胃入手進行。消痤湯方中的金銀花、連翹、大青葉、黃芩、側柏葉、虎杖、桑葉、白鮮皮、牡丹皮均有清熱解毒、祛除燥濕功效;其中金銀花還有廣泛的抑菌作用。白花蛇草、夏枯草活血祛瘀、散結消腫;枇杷葉、生山楂開胃消食、和胃降逆。另外,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辨證施治,方藥有所加減。
經過臨床觀察,兩種治療方法治療痤瘡均有較好療效,LED光動力治療儀發出的藍光、紅光照射結合消痤湯治療痤瘡的療效明顯優于單獨應用消痤湯。
R758.73+3
A
1007-8517(2012)22-0074-02
201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