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紅海 謝家良 錢光澤 朱衛洲
廣東省清遠市中醫院肛腸科,廣東 清遠 511500
自擬中藥痔疾湯熏洗聯合紅外線治療在痔瘡術后的臨床研究
聶紅海 謝家良 錢光澤 朱衛洲
廣東省清遠市中醫院肛腸科,廣東 清遠 511500
目的:觀察中藥熏洗聯合紅外線照射治療痔瘡術后肛門水腫、疼痛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本科室行痔瘡手術后住院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予術后第二天開始坐浴,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每日2次。治療組40例,采用本科協定處方“痔疾湯”進行肛周熏洗聯合紅外線照射。所有納入病例均以5d為評估周期。1個周期后通過觀察患者術后肛門創面疼痛、水腫這2項指標進行評價。結果: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結論:本院肛腸科協定處方“痔疾湯”進行肛周熏洗聯合紅外線照射治療痔瘡術后肛門水腫、疼痛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單純使用高錳酸鉀坐浴,是目前治療痔瘡術后肛門水腫、疼痛的理想治療方法。
中藥熏洗;紅外線照射;痔瘡術后;肛門水腫;肛門疼痛;治愈率;臨床研究
肛腸疾病屬常見病、多發病,治療方法多種多樣,但仍以手術治療為最佳治療方法。而術后出現的肛門水腫、疼痛等并發癥仍是大多數痔瘡手術后不可避免的難題。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影響了手術的治療效果,也影響了病人術后的康復和生活質量。隨著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中藥的獨特療效在治療痔術后并發癥中發揮了特殊作用,同時利用紅外線照射治療外科創口具有消炎、消腫、止痛、減少滲出、改善循環、減輕病人痛苦的優點。我院肛腸科采用科室協定處方“痔疾湯”進行肛周熏洗聯合紅外線照射治療的方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在臨床上進行了臨床應用實驗,現將臨床應用及觀察實驗情況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的痔瘡手術的患者共80例,平均年齡46.5歲;其中男性54例、女性26例;按痔診治暫行標準[1],Ⅱo30例,Ⅲo45例,Ⅳo5例;所有患者均在腰麻下實施痔瘡手術,在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門水腫、疼痛等癥狀出現。所有病例按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治療組 (中藥熏洗聯合紅外線照射組)40例,對照組 (高錳酸鉀坐浴)40例。兩組的一般情況相似。
1.2 術后用藥 兩組用藥方法及劑量相同,均給予常規劑量頭孢地嗪、甲硝唑靜脈滴注,用止血敏、維生素K1靜脈滴注3d,大黃蘇打片口服及肛腸??茡Q藥至創面愈合。
1.3 坐浴方法
1.3.1 治療組 術后第二天開始,將我院肛腸科協定自擬方“痔疾湯”加入3000ml自來水煎至1000 ml濾渣后 (煎藥時間在25至30分鐘之間),置入肛周智能熏洗儀 (藥液溫度在40至50℃之間),待產生熱蒸汽后,讓患者坐于肛周熏洗儀上,先通過藥液的熱蒸汽熏蒸肛門創面4分鐘,然后按沖洗按扭,使藥液自動沖洗肛門10分鐘,熏蒸沖洗完畢后打開烘干按扭,對肛門創面烘干1分鐘,整個熏洗過程為15分鐘。熏洗后予紅外線治療儀照射肛周切口,距離創面30cm,照射時間20分鐘,照射完后常規換藥。整個治療過程每天早、晚各1次,連續使用5天。處方:黃柏30g、苦參 20g、芒硝20g、桃仁 20g、兩面針 20g、銀花20g、地丁 20g、赤芍20g、忍冬藤 20g、紅花 10g、白芷15g、冰片15g等。
1.3.2 對照組 術后第二天開始坐浴,使用高錳酸鉀外用片按藥理說明書配制成1∶5000(取2片加溫水1000ml)溶液用于坐浴 (水溫在40至50℃之間),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坐浴時間為20分鐘,坐浴后常規換藥,連續使用5天。
2.1 觀察指標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肛腸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痔術后療效標準,以創面疼痛、水腫2項為觀察指標。治療后5天評估。
2.2 資料統計 計數資料用χ2CMH檢驗,計量資料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
3.1 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疼痛程度比較 見表1。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疼痛程度比較 (例,%)
3.2 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水腫程度比較 見表2。

表2 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水腫程度比較 (例,%)
本項目研究所采用我院協定處方“痔疾湯”進行局部熏洗聯合紅外線照射療法,對減輕痔瘡患者術后出現的肛門水腫、疼痛等常見并發癥,提高痔瘡病的治愈率,以及在減輕病患痛苦及經濟負擔,降低治療成本,改善患者預后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在上述實驗研究中,我們采用協定處方:黃柏、苦參、芒硝、桃仁、兩面針、銀花、地丁、赤芍、忍冬藤、紅花、白芷、冰片等。方中黃柏、苦參有清熱燥濕;芒硝、桃仁有軟堅消腫;紅花、地丁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兩面針、銀花、赤芍有祛風涼血、消腫止痛;忍冬藤、冰片、薄荷腦有清熱解毒、止痛等功效;出血較重者加白芨、丹參、地榆、槐花、毛冬青、五倍子以止血化瘀。以上藥物熏洗是以中藥性味功能和臟腑經絡學說理論為依據,經過不同加熱方法,利用中草藥的熱力和蒸汽作用于皮膚、腠理,達到開泄腠理、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的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降低炎性區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利于藥物吸收,增強療效,加速創面修復,促進愈合。同時結合紅外線照射治療外科創口具有消炎、消腫、止痛、減少滲出、改善循環、增強細胞活力、減輕病人痛苦的優點[6],總結出一種治療痔瘡術后肛門水腫、疼痛等并發癥的有效治療方法。通過上述實驗數據比較:我們認為采用我院肛腸科協定處方“痔疾湯”進行中藥熏洗聯合紅外線照射療法治療痔瘡術后肛門水腫、疼痛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單純使用高錳酸鉀坐浴,是目前治療痔瘡術后肛門水腫、疼痛的理想治療方法。且臨床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1]楊新慶,王振軍.修訂痔診治暫行標準會議紀要[J].中華外科雜志,2003,41(9):9.
[2]陳寶安,肛腸病術后疼痛機理及治療.中國肛腸病雜志,2004,3,24(3):34.
[3]易中.中藥熏洗坐浴治療肛緣水腫40例.中國肛腸病雜志,2006,12,26(12):12.
[4]王凈凈,龍俊杰.中醫臨床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361-362.
[5]白克運,祝頌,姜春英.海普林軟膏治療痔臨床觀察[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3,23(8):31.
[6]李謨中,黃克穠,王金松,楊明興.紅外線的基本特性及引發的生理反應.筧橋學報,(2000.9).vol.7,59-67.(收稿日期:2012.09.14)
R758.71
A
1007-8517(2012)22-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