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采油一廠)
中區西部鉆降期間節能增效的做法及分析
田雪(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采油一廠)
針對過往鉆降期間油井產液量下降,地層壓力偏低,影響產量的實際問題,中區西部在鉆降期間加密鉆井,三套井網同時進行。通過鉆井監督、壓力監測、影響跟蹤、方案實施、投產運行的幾個方面同時調控,有效地控制了生產成本,減少了無效消耗,經分析該區減少損失產量10.3%,達到了節能降耗的目的,保證了全面高產、穩產的生產目的。
中區西部 鉆降 節能增效 做法 分析
隨著油田開發難度的不斷加大,井網密度不斷增加,開發程度不斷提高,平面調整難度加大,需要我們深入挖掘潛力,精細研究開發方案。大面積鉆降雖嚴重影響產液和產油,但其中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精心部署,合理減少產量損失,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中區西部的鉆降經驗為今后實現油田高含水后期穩油控液,減少低效、無效循環,最終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具有重要意義。
中區西部位于大慶油田薩中開發區中部,為重構地下認識體系,重建井網結構,重組地面工藝流程,應用已成熟的新二次采油與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術,最大限度地動用地下油氣資源,確保油田安全、環保、節能、高效開發。區塊布署了三套井網,其中包括薩葡二類油層三次采油井網、三類油層“兩三結合”井網和高臺子油層加密調整井網,細分了開發層系布署了注采井距為106m左右的不規則五點法開發井網。自2009年4月12日截止到2010年7月5日,758口油水井全部完鉆。其中水驅完鉆油井283口、水井247口,合計530口;聚驅完鉆油井154口、水井74口,合計228口。
截止到2010年8月31日,采油礦累計鉆關水井243口,影響水量404.26×104m3;油井影響1361口,累計影響產液361.58×104t,影響產油29.63×104t。其中油井鉆關影響產液258.19×104t,影響產油19.78×104t;油井保壓影響產液13.23×104t,影響產油0.96×104t;鉆井原因停電影響產液0.71×104t,影響產油0.06×104t;未措施油井影響影響產液89.44×104t,影響產油8.83×104t。分層系來看:水驅鉆關水井170口,累計影響水量311.91×104m3;油井累計影響產液268.23×104t,影響產油24.05×104t;聚驅鉆關水井73口,累計影響水量92.35×104m3;油井累計影響產液92.64×104t,影響產油 5.52×104t。
借鑒以往北一區斷東、北一區斷西等區塊的鉆降經驗,我們充分認識存在的困難及問題,把握每一個環節的“風險”,堅持實現“五個到位”,即:鉆井監督到位、壓力監測到位、影響跟蹤到位、方案實施到位、投產運行到位。
礦區成立了四個小組:
1)鉆井跟蹤小組,負責鉆關水井掃線、現場井位協調、井場墊土、新井地面坐標確定、鉆井、投產運行進度、質量跟蹤;區塊鉆井前,選3~6口首鉆摸底井,通過首鉆摸底井的SFT測試壓力資料,摸清區塊地層壓力分布狀況,確定合理的鉆井參數及合理的鉆關措施。
2)壓力監測小組,負責鉆關油水井的資料錄取、現場壓力監測、恢復注水階段方案的執行、月度全礦注水量配注。
3)油水井綜合分析調整小組,負責對鉆井區油、水井的產量、壓力、含水等生產動態變化進行,綜合分析,及時提出調整方案;
4)產能規劃小組,負責中區西部新建站(所)的選址、整體規劃、各類流程方案設計對比、分步實施安排等地面基建配套工作。各小組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嚴格監督,保證了鉆井工作的順利進行。
鉆降前期,搶前抓早,超前制定大修、更新、側斜及壓力調整方案。
首先針對套變的油水井提出措施25口,目前大修側斜完13口,恢復日注水525 m3,日產液349t,日產油31t。
其次是提出進行壓力平衡調整73口井(其中處于高壓區需采取泄壓措施有54口,處于低壓區需采取保壓措施有19口),其中在鉆降前實施52口井。
實施后鉆降區高壓井數減少了36口,低壓井數減少了15口,全區平均沉沒度由2008年12月的418.3m下降到鉆降前2009年3月的378.9m,為鉆降提前做好了壓力調整見圖1。

再次是加強結合,超前準備,制定鉆降區運行方案。采油廠業務部門及礦區相關人員經多次討論,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提前制定出一系列工作方案:油水井鉆關總原則;注水井降壓、恢復原則;鉆井、測井監督要求及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油層保護方案;鉆井實施要求方案。這些方案的制定明確了工作標準,為鉆降進度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
在鉆降的過程中堅持“以降壓保壓平衡壓力系統為核心,逐步調整區域間壓力差異”的運行宗旨,嚴格執行加密跟蹤制度,取全取準各項監測資料。進行含水監測5360井次,液面監測3540井次。同時還及時采取保壓措施74井次,對壓力較高的注水井點進行連續泄壓共62井次。通過以上措施保證了密井網條件下鉆井運行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我們還嚴格執行開關井規定,進行油井洗井1020井次,水井245井次,保證了油水井做到無問題開井。區塊還精心分析,分層開井,控制含水上升。為了保證鉆降區油水井開井后含水合理恢復,對全區所有油水井逐井分析,對層間矛盾突出的11口井實施分層開井,該措施控制含水上升0.10個百分點,有效地降低了含水上升速度。
在信息管理方面,我們還創建網上專欄,實現信息共享。建立網上鉆井信息平臺,健全各類跟蹤臺帳,實現了鉆井信息共享,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具體工作如下:
1)每日更新:油水井鉆降開關井通知表,鉆井及射孔進度表,鉆關信息日報表,鉆降影響及鉆井進度匯總表,鉆降開井未開原因統計表,鉆降區停電影響跟蹤表;
2)五天一匯總:鉆降累積影響臺帳,油井固井影響臺帳,油井保壓跟蹤臺帳,水井鉆降影響未措施臺帳;旬度一分析:
3)每旬進行一次鉆井影響情況分析,編寫簡報50余篇。
開關井制度與以往鉆降區塊相比有所變化,累計鉆關時間較長,但后期影響產量變小。不同鉆降區塊油水井鉆關時間對比見表1。

表1 不同鉆降區塊油水井鉆關時間對比表
為保護油層、保證固井質量,油水井開關井制度與以往鉆降對比有所改變。方案中規定鉆關油水井均需待固井候凝15 d后方可開井,因井網密度大,叢式平臺井多,鉆關影響時間延長。根據不同井區的情況合理實行鉆關時間,有效地減少了產量損失,保證了鉆井質量。
通過統計,在223口鉆降井中,150口恢復了鉆降前水平,井組產液量恢復周期為35.8d,產液較注水恢復晚一周,達到較快的恢復速度,為上產提供了有利的支持。鉆關前、后油井產液情況見表2。
1)利用大量的動靜態數據和油水井監測資料,分析目的井、層的注采對應關系及儲層的動用
與預測水平對比,區塊在鉆降期間日注水在低于預測水平線下運行,而日產油高于預測水平線上運行。從而在以穩油為前提的條件下實現了控制水量的低效、無效循環,達到了節能目的見圖2。

與以往鉆降區塊對比,由于多個區域同時鉆井,油井關井井數多、時間長,壓力變化沒有明顯的規律性,但該區嚴格執行鉆關規定,壓力水平比較平穩,沒有出現新的套損井,實現了合理開發的目的,保證了新井投產后能收到合理的經濟效益水平。
截止到2009年8月31日,按完鉆的758口井平均單井影響情況可以看出:平均每鉆一口井,影響注水5333m3,影響產液4770t,影響產油391 t與年初鉆降預測對比少影響水量2589m3,以平均注
水單耗值8.13k W h/m3和注水效率74.9%來計算,共節電2.8×104k W h,節約電費共1.967×104元;而每立方米注入費用為14.56元,則節約費用3.77×104元,合計節約費用5.74×104元。同時區塊還少影響產液279t,少影響產油3004 t,明顯好于其他區塊。按照2382元/t市場價格計算,扣除成本826元/t,取得經濟效益467.42×104元。
狀況,確定具體的治理對象,對鉆降有很大幫助[1]。2)鉆井全程中仍要細化各期工作量,鉆前采取高、低壓同時先期調整,鉆中適時加密監測及時采取修井、調整等措施,以降壓保壓,完善注采關系,后期強化綜合調整,進一步控制含水回升,調整壓力系統[2]。為保證新老井網的合理匹配及開發效果奠定基礎。
[1]胡愛萍.多學科油田應用技術在南一區丙東塊的應用[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09.增刊(33):43-45.
[2]曲延明.復雜斷塊油田評價鉆井風險決策辦法[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09.增刊(33):41-42.
10.3969/j.issn.2095-1493.2012.05.015
田雪,2003年畢業于東北林業大學,從事油田開發動態分析工作,E-mail:tianxue19811022@163.com.cn,地址: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一采油廠第六油礦地質工藝隊,163000。
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