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麗,韓曉明
(青海省大通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青海 大通810100)
復綠靈肥,是由青海省復綠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采用天然藥用植物和礦物質元素合成,藥肥相溶、補給結合、防治并舉、無毒高效、新型廣譜的粉劑。具有集營養、解毒、抗菌、增產為一體的高活性,雙向調節功能。對加快細胞分裂代謝,增強光合作用,促進生長發育,提高抗病、抗寒、抗旱有明顯效果。本試驗驗證了在同等地力條件下復綠靈肥在馬鈴薯上的增產作用,為其在大通縣大面積推廣提供理論依據。
(1)供試肥料:青海省宏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復綠靈可濕性粉劑,主要成分:N+P+K≥10%,有機質(藥用植物)≥5%。
(2)供試作物:馬鈴薯;供試品種:青薯168。
(3)試驗地點:選擇在海拔2635m的大通縣東峽鎮康樂村,試驗地塊地處東經101°47′21″,北緯37°01′22.2″,年降水量552mm,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69d,屬大通縣腦山地區,土壤為黑鈣土,地勢平整,肥力均勻、中等,前茬為小麥。
(4)試驗方法:葉面噴施復綠靈50g加水15kg溶解后配成300倍夜噴施,噴面霧滴為宜。試驗設4個處理。處理1:苗期噴施一次;處理2:苗期、現蕾期各噴施一次;處理3:苗期、現蕾期、開花期各噴施一次;處理4(CK):噴清水(每個時期沒有葉面噴施復綠靈的處理,均要噴灑同樣體積的清水)。
(5)試驗設計:試驗地前茬小麥,土壤肥力中等,播種前深翻整地,試驗品種為青薯168,畝播量150kg,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設4個處理4次重復,小區面積為4×5=20m2,每小區播種5行,行距80cm,每行20株,株距25cm,播種方式采用機械開溝人工點種,四周留有3m保護行,試驗整個生長期間除草3次,培土1次,病害防治3次。

表1 生育期記載 日/月
從表1生育期記載看各處理生育期一致,但噴施復綠靈肥后,馬鈴薯田間表現漸佳。

表2 試驗考種結果
從表2的平均考種結果看:噴施復綠靈肥后,馬鈴薯產量構成因素間的差異較對照明顯,而且與噴施次數有關,噴施1次、2次、3次(處理1、處理2和處理3)比對照株高、大中薯、單株產量、和小區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噴施次數越多增加越明顯。

表3 產量結果分析 kg
從表3產量結果看:處理3產量最高為3315.2kg;比對照高17.5%,其次是處理2產量為3071.87kg;比對照高8.9%,處理1產量為2878.1kg,比對照高2%。
從表4方差分析結果表看處理間F值=29.199,F(29.199)>F0.01(6.992),處理間達到了極顯著水平,說明處理間效果非常明顯。

表4 方差分析
(1)從田間觀測情況看,馬鈴薯噴施復綠靈肥后,葉色深綠且厚、莖粗、抗逆性強,長勢旺盛,而且噴施次數越多越顯著。
(2)從經濟性狀來看,馬鈴薯噴施復綠靈肥后,與對照相比株高、大中薯、單株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小薯減少。
(3)通過對比試驗,馬鈴薯噴施復綠靈肥后,增產效果顯著,可以在農業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
[1]陸劍霞,華秀麗.復綠靈在棚栽無公害蔬菜上的試驗小結[J].長江蔬菜,2004(10):48~49.
[2]徐向寧.旱地馬鈴薯葉面微肥葉噴試驗增產效果初報[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6(12):19~20.
[3]戴亨仁,吳建軍,韋祿春,等.江西紅壤區馬鈴薯高產、高效、優質綜合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學報,2010(2):22.
[4]趙貴賓,陳祖敬.幾種葉面肥噴施馬鈴薯效果的對比試驗[J].中國馬鈴薯,2001,15(2):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