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君杰
國內外環境堪憂陶企洗牌大幕開啟
■文/ 王君杰

去年下半年以來, 在國內宏觀政策的影響下,陶瓷業不斷傳出“入冬”、“停窯”的消息,行業危機到來。春節過后,不少陶瓷產區推遲開工,眾陶瓷廠商表示,目前,陶瓷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少,倉庫存貨仍很充足,促銷的作用也越來越小。業內人士稱,當前,陶瓷業面臨的國內外形勢都不容樂觀,行業洗牌已開啟。
2月7日,國家商務部表示,印度尼西亞反傾銷委員會近日發布對中國陶瓷餐具產品反傾銷調查“終裁前披露”,并擬對上述產品征收87%的反傾銷稅。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表示,當前世界經濟整體復蘇緩慢,中國陶瓷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對世界第六大陶瓷生產國——印度尼西亞造成了壓力,印度尼西亞由此以反傾銷為由對其國內的產業進行保護。然而,印度尼西亞的這種反傾銷有可能會帶動其他國家對中國陶瓷的反傾銷,對我國陶瓷產業造成不利影響。
去年以來,中國陶瓷業先后遭遇了一系列國家和地區的反傾銷,包括歐盟、韓國、巴西和阿根廷等。其中,歐盟裁定對我國陶瓷業的1500多家企業征收高達69.7%的懲罰性關稅,有效期長達5年,并可視情況延長。在此壓力下,國內陶瓷的出口遭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出口額大幅下滑。然而,今年,印度尼西亞反傾銷已不再局限于建筑瓷磚業,其所涉及領域已延伸至陶瓷餐具等日用陶瓷業。業內人士稱,未來,我國陶瓷出口形勢將更加嚴峻。
高額的懲罰性關稅讓不少陶瓷企業將目光轉向國內,開拓國內市場。然而,當前國內的市場環境惡劣,產品的市場需求量逐月下降,陶瓷行業面臨前追后堵,陷入多重困境。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陶瓷業的發展突飛猛進,經歷了跨越式發展的輝煌時期,目前,我國已是世界最大的陶瓷生產國。然而,飛速的發展也造成了行業產能過剩的惡劣后果,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樓市低迷,市場需求量減少
去年下半年,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進一步深入,包括陶瓷在內的下游建材行業整體步入“寒冬”。專家預測,與去年下半年相比,2012年,我國樓市的狀況將不會有太大變化,房價將進一步下跌。
房地產行業與建材行業息息相關,其中,建筑陶瓷與商品房銷售直接關聯,受到的沖擊最為明顯。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表示,商品房交易的冷清直接影響了建筑陶瓷企業,佛山建筑陶瓷企業受此影響的比例在30%以上。目前,很多陶瓷企業生產線已經停產,廠商庫存壓力大。
2.產業園擴張提速
去年以來,隨著陶瓷產業轉移結束,中西部地區出現了多個新興陶瓷產業園:廣西、湖南、寧夏、青海等。據了解,新興產業園的建造主要為承接長三角、珠三角、閩三角的產業轉移。
目前,國內各省市不斷興建陶瓷產業基地,各陶瓷產業園的生產線陸續上馬。專家指出,在當前樓市低迷的大環境下,產業園的擴張會導致我國陶瓷總體產能的加大,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增加。特別是對占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而言,盲目增加新的生產線,將導致企業陷入難以周轉的惡性循環;與此同時,如何消化巨大的產量是一個嚴峻的問題,過剩的產能將轉化為企業銷售的壓力,實力不強的企業將會因無法消化庫存而面臨倒閉的風險。

中國經歷了飛速發展的30年,在這30年中,中國依靠廉價的資源和勞動力創造了世界工廠,也創造了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的神話。然而,隨著國內資源逐漸減少,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目前,企業正面臨著生產成本增加帶來的壓力。
首先,原材料價格上漲。近年來,國內物價一路攀升,陶瓷行業也未能幸免。目前,陶瓷原材料價格飛速上漲,不少原材料價格在一年內翻了幾番,這讓眾企業難以承受。據了解,與去年同期相比,包括化工材料在內的陶瓷原材料漲幅普遍在50%以上,甚至出現了“一天一價”的現象。
其次,人工費用上漲。隨著國內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在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不少地區出現了員工往內地回流的熱潮;與此同時,內地陶瓷產業園也出現了為留住員工不斷加薪的無奈場景。春節過后,包括高安在內的眾多陶瓷產業基地出現了這種情況:不少企業主表示,近幾年來,普工工資已經從數百元上漲到近2000元,企業的生產成本逐年攀升。然而,即便如此,企業仍難找到工人。當前,市場不景氣,生產成本又高,企業的生存狀況越發艱難。
在環境保護部解讀《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中,環保部提出了將“切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作為一項重要規劃任務,以解決飲用水不安全和空氣、土壤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加強水、大氣、地面源污染等綜合治理,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治理。《規劃》確定了7項主要指標: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指標、2項地表水環境質量指標、1項大氣環境質量指標。
節能減排是“十二五”規劃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國家已進入“十二五”建設時期,高污染、高能耗的陶瓷產業也成了國家節能減排的重點整改對象。據環保部相關負責人透露,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規劃指標增多了,壓力加大了,要求提高了,環保政策趨嚴。
國務院印發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47.6萬噸和2086.4萬噸,比2010年的2551.7萬噸、2267.8萬噸分別下降8%;全國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8萬噸、22046.2萬噸,比2010年的264.4萬噸、2273.6萬噸分別下降10%。
以上眾多因素對陶瓷企業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春節過后,房地產成交量持續下降,在產能早已過剩的大背景下,國內陶瓷企業處境艱難。業內人士稱,行業洗牌將進一步加劇。目前,我國瓷磚產能與產量已步入相對過剩階段,市場競爭將不斷加劇,業內必將出現洗牌、重組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