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魏泉
潮州:夾縫中求生存
■文/ 魏泉
據海關統計,2011年中國出口歐盟日用陶瓷7.29億美元,其中廣東出口達3.84億美元。潮州作為內地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產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用陶瓷年出口量占全國的30%。
近年來,面對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漲,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企業運營成本逐年提高,潮州陶瓷業的“低成本時代”已宣告結束,隨之而來的是“高成本時代”。遭多面夾擊的潮州陶瓷業在夾縫中求生存。
歐盟委員會近日公布對中國陶瓷廚餐具進行反傾銷調查。潮州市負責外貿的官員2月25日表示,歐盟此舉對日用陶瓷出口量占全國三成的潮州造成很大影響,將殃及當地204家企業。
據悉,目前,我國已是日用陶瓷第一大生產國,產量約占全世界70%,潮州日用陶瓷的年出口量占全國的30%。我國日用陶瓷在歐盟市場占有率已接近五成,是歐盟日用陶瓷第一大進口國。
反傾銷是國內各大日用陶瓷產區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積極應對勢在必行。由于頻頻受到外來貿易壁壘的影響,潮州陶瓷協會牽頭成立了“潮州市陶瓷企業應對反傾銷聯盟”為應對這次歐盟反傾銷調查,該聯盟專門邀請法律專家開展應對培訓,及時向企業通報最新動態,發動企業積極參加反傾銷應訴和無損害抗辯,幫助企業降低貿易風險。
除了出口受阻,潮州陶瓷業還面臨來自國內各大產區的競爭,其中又以來自河南長葛陶瓷的挑戰最大。潮州市陶瓷協會秘書長張錦華表示,長葛燃氣每立方米2.45元,潮州燃氣每立方米5元;長葛勞動力月工資1500元,潮州勞動力月工資3000元;長葛土地使用權每畝15萬元,潮州每畝40萬元至50萬元;長葛陶瓷受政府扶持,潮州陶瓷作為最大支柱產業是稅收的重點。相比之下,潮州陶瓷的優勢并不明顯。
潮州市潮安縣古巷鎮歐陸陶瓷老板陳東表示,如今高檔酒店的衛浴都用進口品牌,如 TOTO、美標、科勒;低端市場基本被河南搶走;中端又面臨福建的競爭,潮州陶瓷業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
潮州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張錦華認為,從原材料、燃料、土地、勞動力及政策扶持五大硬件來看,潮州產區優勢已漸趨不明顯。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開發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提高產品技術含量進入高端市場,引導行業競爭的高度,才是潮州陶瓷產區發展的出路。

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本。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市場經濟的競爭最終體現在對人才的角逐上,誰擁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誰就有了成功的基礎。
潮州地理位置相對偏遠,且以中小企業居多,大多數企業資金并不充裕,區域的就業氛圍遠落后于佛山等地區,這是潮州較難吸引到高端人才的原因之一;其次,潮州陶企很多是做貼牌生產,無核心競爭力,利潤空間有限,利潤不足導致企業承受不了太多的高薪人才;再次,潮州陶企缺乏培養人才的意識。目前,陶企需要的是來而能戰、戰而能勝的成熟型人才,但成熟型人才有限,僧多粥少,自然不能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最后,99%的潮州陶企渴望人才,但留不住人才。大多數陶企缺乏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員工在企業感受不到溫暖。
據悉,潮州不少陶企老板意識到,想要留住人就必須從福利方面入手。改善待遇是一方面,同時也要為員工解決更多問題,比如社保、醫保等,能否幫孩子解決上學問題與居住問題等。在經濟高速發展、人力資源短缺和產品資源過剩的今天,人才決定企業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