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生
(湖南寶山有色金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郴州市 424402)
上向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在砂巖采礦中的應用
歐陽文生
(湖南寶山有色金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郴州市 424402)
針對湖南寶山砂巖礦體的特點,提出了留礦采礦的上向水平分層多進路充填采礦法方案。通過主動疏水,打壓入鋼樁,高壓噴漿,加強圍巖;澆注混凝土擋墻來預防圍巖片幫,增加安全可控性;實行預裂爆破,柔性隔墻分隔,降低貧化率。實踐證明這是一種經濟、安全、高效的采礦方法。
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多進路回采;回采工藝;砂巖采礦
湖南寶山礦業公司西部礦體60%賦存在砂巖中,礦體圍巖穩固性差,礦石品位高,尤其以2號礦體表現最為突出,2號礦體上盤圍巖主要為測水組碳質灰巖、混質砂巖、石英砂巖等,穩固性很差,堅固性系數4~6,抗拉剪強度也很低,圍巖富水,掘進巷道常有冒頂、片幫、垮塌現象發生,下盤圍巖為白云石灰巖、石英砂巖,穩固程度中等,安全性差。
該礦山原有采礦方法為上向分層進路充填采礦法,不留底柱,當采到一定高度時,用鋼筋混凝土澆注0.3m以上的人工假底板和假巷,澆注人工溜礦井,隨著回采工作的推進,底板混凝承載強度面臨考驗。充填系統的投資巨大,人工和材料耗費大、工作量大、實際操作性差、管理效率低,經濟效益性難以提高。
在施工中出現側翼圍巖片幫,圍巖體錯動下滑,擠壓充填料體,使進路空間變小,甚至充填料擠塞滿進路空間,充填料與礦石混合加大了礦石貧損率。針對回采、充填成本高,圍巖安全性差的難點,本文選擇上向水平分層多進路充填采礦法,并利用礦山現有的材料設備,借鑒水利工程和遂道工程中除險加固的施工工藝和方法,吸收其它礦山的施工經驗,提出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法。
礦房設計采高高度15m,長度30m,寬2.4~3 m,不留底柱。在礦體上下盤垂直走向布置切割平巷作運輸巷道。下盤切割平巷盡量布置在礦體下盤接觸線上,巷道規格2m×2.2m,預留排水溝。下盤切割平巷既用作起始回采時的自由面和補償空間,又可作為去相鄰礦房的通道。在礦體中央布置2條先行天井作行人通風井,貫通溜礦井與階段運輸巷相通。在礦體兩側翼圍巖中沿礦體走向布置帷幕灌漿加固巷道,巷道盡量布置在距離礦體接觸帶2~3m范圍內,巷道規格2m×2.2m,見圖1。

圖1 采準切割工程布置
在下盤切割平巷內利用礦山現有地質水平鉆機,斜向上呈放射狀鉆12~15個疏水鉆孔,孔深以鉆孔見礦為止。在巷道6內,運用礦山KQZ-100-2型潛孔鉆機沿接觸帶向下鉆垂直孔,鉆孔直徑15 cm,鉆孔深度12~14m,孔距1m,用15kg/m或12kg/m的廢舊軌道,先裁切再焊接順孔壓入,用作鋼骨架基樁加固,同時對孔隙高壓噴射砂漿固結。
如圖2所示,在礦體A區用水平淺孔進行預裂爆破采礦。嚴格控制采幅,控頂距2.4~3m,充填區2.4~3m,懸頂距3m。采用多段毫秒雷管微差起爆,炮孔直徑40mm,孔深3.8m,排距0.8m,孔距1.1m,預裂孔孔距0.4m。預裂爆破能使開采區A與待采區B預先分開,使透射到待采區B的應力波強度大為減弱,利于邊界的穩定。

圖2 回采筑墻
第一次崩落下來的礦石,用電耙或無軌自行裝卸設備全部轉運至下盤切割平巷,再倒放入溜礦井放至下一階段。
采場清理干凈后,在靠近側翼圍巖幫立模,在模內立埋廢舊軌道和栓扎清洗過的廢鋼絲繩,形成鋼構架,然后澆注C25的混凝土擋墻,加強側翼圍巖,改善應力狀態,澆注時添加適量減水劑和速凝劑,墻高2.5m,墻厚0.4~0.5m。
澆注3d后可拆模采礦,淺孔預裂爆破采下的礦石,轉運出一部分,然后進行留礦采礦,留礦可暫時支撐兩幫,撐抵兩幫水平擠壓應力,又可以作下步采礦臺階,降低采空高度。留礦量以露出擋土墻為準。
清洗干凈出露的墻面和模板后,立模澆注,使用混凝土輸送車泵送,可減小勞動強度,提高工效,拆模之后留礦采礦,兩側翼交叉作業,提高效率。循環作業,直至接頂分層。然后集中一次出礦。
如圖3所示,形成采空后,用直徑18~20mm的廢舊鋼絲繩做長錨索,長錨索沿待采區邊界從空區頂板錨固定至空區底板。錨索間距0.5~0.6m,錨索下部懸掛4cm厚的木板,上部懸掛竹夾板,形成竹木板柔性隔墻,柔性隔墻將充填區和待采區B隔開,預防充填料坍陷,同時防止B區采礦時礦石飛濺到充填區,減小礦石損失和貧化。

圖3 柔性隔墻與空區充填
邊充填邊掛竹木板,分次充填,每次充填高度比照B區留礦的高度,高出1m左右。當B區回采完成,A區的充填工作也同時完成。
(1)采取鋼骨樁帷幕灌漿、疏水、擋土墻、錨索加固,增加圍巖和充填料的穩定性,提高了安全性。
(2)以先行天井為順路天井,不澆人工假底板和人工假巷,工程量大大減小,節約費用,提高工效。
(3)利用礦山現有設備和廢舊材料,節約開支,經濟可行。
(4)采用預裂爆破施工,錨索隔分,回采率高,礦石幾乎沒有貧化。
[1]陳國山.采礦概論[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8.
[2]于潤滄.采礦工程師手冊[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9.
[3]趙 文.巖石力學[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10.
[4]蔡景峰.上向水平分層尾砂充填采礦法及其改進——淺析四平銀礦采礦法[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0(6).
[5]嚴積松,周 旭.柔性隔墻膏體廢石聯合充填應用研究[J].金屬礦山,2009(8).
[6]田昌進,何茂才,孫德民.上向水平分層膠結充填采礦法在某礦山的應用[J].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2011(1).
[7]劉夢秋,鄭劍洪.板溪銻礦上向分層廢石充填采礦法研究[J].礦業工程研究,2010(2).
[8]陳華國,尹廣順,黃三華.上向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頂板安全防治措施探討[J].礦山機械,2010(12).
2011-11-28)
歐陽文生(1969-),男,湖南郴州人,工程師,從事采礦工程技術與安全生產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