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甘招萍
近幾年來,我國餐飲行業保持著快速穩步的發展趨勢。據商務部數據統計;2011年餐飲行業銷售總額突破2萬億元,并且以平均每年16%的增長率持續發展。預計2015年,餐飲行業銷售總額將達到3.7萬億。
從這些數據來看,餐飲行業將成為創業、投資的熱點。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有待改進。比如;小美食搬進大商場,從美食廣場到獨立品牌店,品牌菜系匯聚,經營者將面臨店面的租金增大,食品原材料價格的增長以及人力資源成本等持續上漲的問題。
市場競爭中,是否能創新出一種緩解企業壓力的方案,可以減員增效,開源節流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能否做到開源節流?目前,信息技術給我們的現實生活帶來了新的變革,隨著我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特別是3G/Wi-Fi為代表的應用大幅度的增加,使得智能移動終端的用戶量急劇增長。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12年年底移動電話和平板電腦的銷售將突破6億臺。面對餐飲業巨大的消費市場和擁有移動終端的巨大消費群體,如果能有一個連接,把兩者結合起來,找出能連接這兩個“巨大市場”的支點,將是實現開源節流的希望所在。北京熱點聯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就在這里。

電子菜譜
北京熱點聯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熱點聯盟)由多位具有海內外成功創業背景的企業家和專家共同出資組建而成,于2008年4月在北京正式注冊成立,屬國內領先的無線網絡服務商和餐飲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供應商。
公司柳辰總經理和他的團隊所研發的項目服務對象是餐飲企業和消費者,它包含的內容有計算機軟件,企業管理和商業經濟學。主要涉及現代信息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信息識別和處理技術、數據儲存與交互技術、網絡與安全技術、跨平臺技術等,以及企業管理技術等,是一個綜合性比較強,集成內容比較豐富的生活服務類電子商務項目。從市場的基本需求出發,利用公司在信息領域和餐飲行業多年來的技術和業務積累,研發出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專利產品“自有點餐系統”—利用消費者的移動智能終端進行自由點餐付款。
記者第一次認識該企業是在烹飪協會舉辦的第六屆餐飲產業發展大會上,那是2012年7月份的事了,當時他們剛推出第一代產品(僅僅支持單一品牌的多店模式)投放市場。這款產品是用智能手機移動終端,在掃描二維碼后,通過手機上的餐廳菜譜進行自助點餐。這是餐飲業的一項技術創新。
經現場采訪,記者了解到,這些產品是在電子菜譜中嵌入具有web2.0時代的特征的產品。從反饋情況來看,商家和消費者反映比較積極,正面多于負面。其中,黃記煌在產品上線后的一段時間內,通過實踐性的應用,發揮出了產品現有的優勢,銷售額大幅攀升。在企業宣傳和口碑宣傳的雙重影響下,消費者和業內同行紛紛前來體驗。從反饋回來的信息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網絡覆蓋的餐飲商家規模不大,遠程服務的優勢顯現得不夠充分。
基于第一代產品進行技術創新,熱點聯盟于2012年11月推出了第二代產品(支持多品牌多店模式),并適時加大了商家的覆蓋范圍,以實現商家引導客流并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消費環境和消費體驗。就這代產品的技術研發和應用,記者采訪了公司總經理柳辰。柳辰總經理詳細回答了記者對第二代產品所關注的問題。
記者:柳總,企業新推出的第二代產品主要功能和特點是什么?
柳辰:主要有五個方面特點:

公司總經理柳辰(左)
1. 集成二維碼信息識別技術(或導向控制),是消費者攜帶自己的移動智能終端,(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到店后通過3G或 Wi-Fi網絡即可獲得店內電子菜譜。商家在提高服務品質的同時,減少了紙菜譜的消耗,降低了成本投入,既節能又環保。
2. 采用跨平臺技術,兼容IOS和Android系統的移動終端,且免下載和預裝APP,可實現“到店即有,好用既存”。
3. 首創在電子菜譜中嵌入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實現閱菜、點菜、下單,一次性支付完成的應用模式。
4. 在電子菜譜中嵌入具有Wed2.0時代特征的新浪微博,利用社交工具中的話題、評論、位置服務、營銷等功能?使消費內容得以分享,以實現口碑營銷的功能。 使管理后臺采用B/S架構,讓遠程“云”導航服務,再與本地店內餐飲管理系統實現無縫對接,同步餐桌和餐品狀態信息,方便離席點餐、在線支付等功能實現一體化。我們的產品立足于全流程的信息呈現和拾取,產品線比較完整。從前臺到后廚的全信息是閉合的,可以在智能終端服務器上了解到已點菜品的排隊、制作、傳送狀態。從整體上提高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流水平,實現了全程信息化服務。此外,我們的產品從店內到店外、從線上到線下實現了一體化,用戶體驗是一致的。
記者:作為國內領先的無線網絡服務商和餐飲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供應商,目前企業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運用情況怎樣?

公司工作現場一角
柳辰:由于我們的產品著眼于“開源節流”,自投放市場后反響比較積極,效果明顯。自春節后到10月份我們接到近70份訂單,平均每月10份。而且大部分是企業主動找來的,包括一些國內著名企業。特別具有典型意義的是:有一個曾經擔任過評委的老板,經過一年多對新產品的觀察,從對我們的模式一開始時旗幟鮮明地反對,到中間的質疑,再到主動積極地幫助我們進一步改進新產品,使我們徹底改造原有的信息化設備,改變原有的業務模式。從這一過程可以看出新產品是具有強大的市場潛力的。
記者:顧客如何用自己的智能手機進入網絡平臺自主點餐?
柳辰:主要用二維碼的形式進入點餐平臺。當然,也可以通過大家比較熟悉的網頁形式進入。
記者:電子菜譜點餐的運用給顧客和商家帶來了什么?
柳辰:為消費者帶來的是便利。無論在何時、何地,顧客都可以在平臺內的眾多的餐廳實現實時點餐并支付(有一些傳統的訂餐網站的訂餐形式是在網上查找店面后,再打電話預訂確認。由于不能同步交錢,實際上這個約定并不具有實效性)。
記者:品牌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在市場競爭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請問貴公司在品牌保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柳辰:我們的營銷工作基本上是依托新浪微博開展的,積極地與餐飲企業互動,溝通需求,形成共識,創造共贏。現在,公司在業內有了一點影響力,也因此形成了許多業務。我們對企業品牌和產品的保護主要是商標注冊和專利申請來實現.
記者:作為企業掌舵人,您希望政府創造什么樣的政策環境?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看,您是否有什么可操作性的意見或建議?
柳辰:如果說希望政府創造良好的環境,我最希望的是盡快制定和出臺一部信息化、標準化的行業規范,否則我國餐飲行業與洋餐飲,尤其是快餐、連鎖經營的業態競爭始終將處于劣勢地位。
新產品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得到市場認可,在網上實現自由點餐需要餐飲企業和消費者通過長時間的磨合,才能進一步看出它的優缺點。我們需要用一種多元化的視角來看待,并給予寬容,由市場去鑒定,這樣才能讓新產品有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