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是一個比較主觀的概念。在人類產生的早起,每當人類遇到毀滅性的自然災害而手足無措時,就會產生一些在體力或智力上出類拔萃的人,這樣的人極易成為群體生活的領導者,加之品性優良、正義果敢,早期的英雄形象大抵如此。
英雄形象的出現實際上也是人們精神上有了寄托的體現,對于理想的追求,對于和平的向往,對于成功的渴望以及夢想著擁有超常的能力是每個普通人心中的一種情結。
按照角色類型可將絕大多數的英雄進行如下分類:第一類稱之為超能力者,如肌肉型的綠巨人、不死之身型的金剛狼、奇幻系列型的哈利波特、敏捷型的閃電俠;第二類稱之為凡夫俗子類,如射手型的鷹眼、武術家型的美國隊長、發明者型的鋼鐵俠;第三類稱之為集團式,如復仇者聯盟、正義聯盟等等;第四類稱之為非人類角色,如改造人代表鐵甲威龍、仿生人阿童木、人造人的飛天小女警以及外星人系列的超人力霸王。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陣容空前強大,能力超凡脫俗,英雄人數眾多的復仇者。
“ 復 仇 者 ” 系 列(The Avengers)是一個超級英雄團體,系驚奇漫畫公司的作品,其中原創的復仇者成員為蟻人、黃蜂俠、雷神索爾、鋼鐵俠以及綠巨人,而后隨著鷹眼、美國隊長等人的加入,復仇者的隊伍也得以不斷壯大。對這些英雄而言,復仇者一詞代表了他們的作為:為遭受惡勢力傷害的人,向加害者討還公道。其類似的概念也存在于我國的俠文化中。
影片《復仇者聯盟》自Marvel的同名漫畫改編,將漫畫中的各路英雄悉數搬上銀幕,敘述了美國隊長在被冰封數年后,終于蘇醒過來。發現這個世界已經不再是他過去所熟悉的樣子,各類型的邪惡對手層出不窮,整個社會動蕩不安,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已無法拯救世界。于是美國隊長、鋼鐵俠、雷神、綠巨人等超級英雄聚集在一起,組成了史上最強大的復仇者團隊,共同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為和平而戰。
影片中云集了眾多超級英雄,伴隨著奇絕壯絕的宏大制作與真實立體的動作鏡頭,他們與惡勢力角色斗智斗勇的精彩畫面一直為人們津津稱道。作為本影片的第一男主角——美國隊長斯蒂夫·羅杰斯,他的體能狀態已經達到了人類所能達到的巔峰,同樣他還具備非凡的領導才能以及超強的武術格斗技巧。“美國隊長”的故事起源于二戰期間,主人公斯蒂夫想參軍為國家效力,但他羸弱瘦小的身體并未通過體檢,沮喪無助的他卻由于機緣巧合而加入了美國軍方的一項秘密實驗計劃,最終他被改造成一個完美的試驗品,自此之后他手執刀槍不入的盾牌,身著紅、藍、白三色的戰斗服為國效力,成就了名震天下的美國隊長。斯蒂夫的成長之路頗具戲劇性,一心想幫助祖國贏得戰爭勝利的他從一個瘦削羸弱的熱血青年轉變成為一個高大健壯的超級戰士,開始他懲惡揚善的征程。戰場上,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次次刷新自己的功績,并最終帶領著他的部隊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與美國隊長擔負著極強的救國救民英雄主義色彩不同的是,鋼鐵俠托尼·斯塔克的身上有著另外一種獨特的魅力,雖然他披著傲慢的花花公子的外衣,但他身上的分裂,在普通人和超級英雄的雙重身份下都顯得十分突出。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的托尼,21歲就繼承了父親的公司,可好景不長,光環環繞的他卻遭受了徹底的改變。在一次意外事件中,他的心臟因受到彈片傷害而生命垂危,無奈之下只得服從暴徒首領之命,去建造一種破壞性極大的毀滅性武器。不過,他暗中違反命令,運用其過人的智慧為自己打造出一套鋼鐵衣,幫助他維持生命并逃出暴徒的魔掌。回到美國后的托尼改進了盔甲,化身鋼鐵俠,以超級英雄的身份擔當起了維持社會安全與穩定的職責。作為復仇者們懲奸除惡行動的背后力量,武器制造商的職業使托尼成為了超級英雄們的裝備支持者,包括美國隊長的盾牌、復仇者們的武器,以及X戰警和蜘蛛俠的盔甲等等。耐人尋味的是,除了正氣凜然的形象之外,鋼鐵俠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他喜歡冒險、發明,喜歡嘗試各種新鮮的事物,因此亦正亦邪的鋼鐵俠是復仇者聯盟中一個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形象。
雷神托爾相對于美國隊長和鋼鐵俠具有較強的神話色彩,其原型即北歐神話中的雷神,是戰神奧丁之子,手執雷神之錘。托爾是一個強大且傲慢的勇士,但他魯莽的舉動點燃了古代戰爭的戰火,作為懲罰,他被發配到地球生活在人類中間。下凡之后的托爾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身份,附身一名外科醫生唐納德。然而地球卻遭到了惡勢力派來的阿斯加德王國黑暗勢力的入侵,托爾肩負著保護地球的重任,他也終于拿回自己的戰錘,恢復了記憶,也正是在地球生活的日子里他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
在美國文化價值觀念中,個人主義是社會存在的前提。[1]美國隊長、鋼鐵俠、雷神、綠巨人等一系列人物之所以被譽為超級英雄,更多的是源于他們身上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從每一位超級英雄的成長歷程觀之,不難發現他們身上多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性格上,純樸、真摯而又善良;行為上,勇猛、果敢、正義;身手矯健、臨危不亂、意志堅定,且具有極強的正義感,這也正是英雄們異于常人的不可替代性。
縱觀超級英雄的成長歷程,還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第一、逆境磨練英雄。英雄大多孤獨,他們歷經伸張正義、被人誤解、消除誤會再到萬人敬仰,這一不可逆的艱難過程造就了英雄崇高的銀幕形象。綠巨人布魯斯每當情緒激動的時候就會失去自我意識而無法控制自己的超強破壞力,他也無法理解自己為何無端招致軍方的圍捕。鷹眼克林特則有一條更為曲折的成長道路,父母死于車禍之后成了無家可歸的克林特無人收養,于是他逃出孤兒院來到了一個雜技團,此后就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當他在康尼島目睹了鋼鐵俠救人的場面之后,激動的克林特也想成為一名超級英雄,而后克林特和另外兩個失足者紅女巫和快銀跟隨美國隊長組成了新的復仇者。第二、勁敵成就英雄。所謂時勢造英雄,造就英雄的不僅是英雄自己,同時英雄的對立面在成就英雄時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2]雷神托爾受弟弟洛基陷害被打入凡間,洛基弒兄篡位無惡不作,在地球上生活的托爾在喪失強大的能力之后舉步維艱,終于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感動了父親,拿回雷神之錘,打敗了洛基,最終蛻變為真正的英雄。此外,作為美國隊長的頭號勁敵——“紅骷髏”更是從反面完美的詮釋了美國隊長的傳奇故事。影片中美國隊長與強大的紅骷髏斗智斗勇的精彩場面將主人公斯蒂芬堅毅勇敢的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第三、女性襯托英雄。俗話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這句話放在托尼的身上就再合適不過了。鋼鐵俠托尼傲慢的性格與其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做法使他麻煩纏身,正是因為他身邊有一位精明能干、性感迷人的女助手小辣椒波茨無時不刻的幫助與提醒才使得他免于一次次的事端。第四、時勢造就英雄。美國隊長的成長經歷頗為傳奇,但后續發生的故事要歸因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作為一個一心想參軍為國效力的熱血青年,史蒂芬一直苦于沒有途徑和機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一張征兵令給了他一次難得機會,臥薪嘗膽的史蒂芬經歷層層考驗之后被任命為美國隊長,此后他帶領美國軍隊一次次大敗勁敵,不僅僅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更為同盟國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奉獻了自己的力量。
從超人的產生開始,眾多擁有超凡脫俗的能力,做出一系列非同尋常的壯舉,保衛人民大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與惡勢力斗爭到底的超級英雄層出不窮。涌現了諸如:蝙蝠俠、神奇女俠、綠燈俠、綠巨人、美國隊長、鋼鐵俠、鷹眼、雷神等一些列超級英雄,作為一個超級英雄,他們雖各有特點,卻也都擁有某種共同特征。第一、他們大多擁有非凡的超能力,精通和熟練各種儀器或設備的使用技巧,能夠游刃有余的利用身邊可利用的物品協助自己。第二、擁有特質的凸顯其特殊身份和地位的造型或服飾,顏色選擇考究,裝束打扮與眾不同,均根據英雄的自身特點和所具備的找能力而量身定做。第三、富有極強的正義感和責任感,并且符合“及時雨”的英雄形象,每當人們遇到危機或遭遇險情的時候,超級英雄都會及時出現在現場,挺身而出,絲毫不在乎個人安危。第四、除非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會殺害對手。危急時刻或成功解救受害者之后,英雄們大都選擇運用語言或行動感化惡勢力一方的對手,而非直接將對方殺害,這種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也給觀眾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和再創造空間。第五、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秘密基地或標志性武器。在英雄的堡壘內部,他們可以不斷地改進和提高武器裝備,或運用自己的獨門秘籍強化自身的超能力。第六、他們的背后至少擁有一個忠實的支持者,且支持者多為主人公的親密朋友或在感情上與主人公有著十分親密關系的人物形象。第七、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邪惡組織或超級反派與其長期對立進行戰斗,同時這種反派角色通常也具有超強的能力和頑強的生命力。不同的英雄有著相同的使命,而每一位英雄也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傳奇故事。伴隨著超級英雄題材類的影片數量與日俱增,人們也時常夢想自己能擁有超能力。英雄情結逐漸深入到人們生活當中,不斷地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也是“英雄”題材類影片總是有著極高票房收入的重要砝碼。
“美國電影產量占全球影片產量的7%,卻占領了全球電影總放映時間的一半以上”。現如今的美國電影更注重強調影片的商業效應,致使影片本身蒼白而又乏味,也因此產生了大量的高票房、低口碑電影。《復仇者聯盟》這樣的超級英雄主義題材影片則充分調動了觀眾的想象思維,讓純粹的英雄形象深深根植于大眾心中。【3】超級英雄是美國人理想主義的化身,復仇者的形象也為美國文化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1】肖青、李宇峰:“夢”的誘惑——淺析美國好萊塢電影模塑的文化價值觀念【J】.電影評介,2008,(5).
【2】齊瑾:從好萊塢電影看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價值觀【J】.安順學院學報,2009.(2).
【3】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還是中國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