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曲鳳剛
創新黨建工作 服務經濟發展
文 /曲鳳剛

2012年是撫順市的“項目促進年”,撫順縣委組織部以縣中心工作為重心,把服務和推進項目建設作為組織工作的重點,圍繞項目發展,抓干部建隊伍,為項目建設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深刻理解全縣總體發展思路。撫順縣委立足縣情,堅持“一城兩區三業”總體發展思路不動搖,全面推進石文新縣城、救兵、海浪兩個產業區和生態旅游三大產業的建設,引領縣域經濟社會步入科學發展的新階段。組織部門要跳出“就組織工作抓組織工作”的思維定勢,樹立“組織部門出生產力”的工作理念,將組織工作放在經濟發展之中去謀劃,積極為建設生態和諧富裕幸福新撫順縣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全面把握縣域經濟發展形勢。撫順縣委確定了7大重點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新型工業、現代農業和生態旅游業,激發了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新的發展形勢、新的發展任務,需要組織部門把服務和服從經濟建設作為重點,切實把熟悉經濟、會抓經濟作為組織部門選拔任用干部的重點工作。同時,不斷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新方式,組織黨員干部主動參與謀劃項目發展。
全面對接組織工作新任務。組織部堅持“縣委的中心工作就是組織工作的中心”的工作理念,全面對接組織工作新任務,找準組織工作與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和切入點,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力度,全面構建科學選拔使用干部的體制機制,為服務經濟發展選好干部、配強班子,建好隊伍、聚好人才,夯實基層組織基礎,切實提升組織工作服務經濟發展大局的水平。
為發展夯實基礎。一是構建與發展相適應的基層組織架構。探索創新農村“戶聯網”管理,逐步形成“縣委+鄉鎮黨委+村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縱向到底、一級帶一級的組織網絡。二是抓實載體活動。結合“干部下基層”、選派“第一書記”等活動,確定“黨建經濟共進”項目,破解黨建與經濟“兩張皮”瓶頸。三是打造黨建品牌。圍繞“基層組織建設年”研究制定黨建示范點建設標準,分領域、分層次建立黨建工作示范點,重點打造“救兵鄉立體式農村黨建示范點”、“罕王集團非公制企業黨建示范點”,形成以點帶面,以面聯片、以片聯體的典型效應。
為發展配優配強干部。一是講求實效樹立導向。圍繞發展目標,配強工業、園區等關鍵崗位干部;圍繞破解突出矛盾,選派優秀干部參與招商引資、園區建設等急難險重工作任務;圍繞壯大縣域經濟,把用人視線對準主干線、對準基層。二是群眾滿意民主選人。把民主貫穿于干部選任全過程,將組織推薦、領導干部推薦、群眾推薦、全委會推薦、個人自薦等方式相結合,實現好中選優、優中選強目標。三是結構合理促發展。根據發展需求對班子和干部的要求,依據班子特征和干部特點,注重老、中、青結合,兼顧智能結構配備,更好地適應科學發展。
為發展培養中堅骨干力量。一是抓管理,強培訓。根據干部培養和實用需要確定參訓對象,優先安排重要部門、關鍵崗位和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干部參加外出學習培訓。二是抓陣地,建體系。縣級以縣委黨校、縣教育進修學校為培訓基地,各鄉鎮以鄉鎮黨校為培訓基地,村級以黨員活動室為培訓基地,下大力氣狠抓縣、鄉、村三級干部教育培訓陣地建設。三是抓創新,出實效。采取定期與不定期、分散與集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辦法,把全縣千名領導干部都帶進鄉村大課堂,進行體驗式教育培訓。
協同作戰抓黨建。通過組織部門牽頭、黨群部門協作、基層黨委配合,部門間相互合作,形成縣、鄉黨建協同作戰新格局;通過采取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居聯建和站所與村共建等方式,建立橫向到邊的基層黨組織聯絡網;通過“支部+協會”新模式把黨支部建立在產業鏈上,探索建立縱向到底的產業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
有的放矢抓黨建。組織部門注重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組織鄉鎮黨委班子和村“兩委”班子組成工作組深入基層,廣泛了解基層反映出的訴求和意見、建議。保證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類難題解決到位,能夠解決的問題盡早解決、及時解決,對復雜性難題研究辦法限時解決。
立足長遠抓黨建。組織部門要針對當前縣域實際,研究制定出全縣黨建工作五年規劃,進一步健全大督查體系、目標工作任務體系、項目庫和信訪通則四個體系,形成符合順應形勢、符合縣情、引領經濟發展的黨建工作長效機制。
(作者系撫順縣委常委、組織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