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生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醫院,吉林松原 138001
同期雙側膝關節置換和單側膝關節置換的安全性和膝關節功能恢復對照
劉 生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醫院,吉林松原 138001
目的探討同期雙側膝關節置換和單側膝關節置換的安全性和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 方法 本次實驗以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膝關節置換患者為實驗對象,其中,40例患者行雙側膝關節置換術,其余40例行單側膝關節置換術,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的安全性和膝關節恢復效果。 結果 手術治療后,1例雙側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發生切口不愈合,1例單側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發生切口脂肪液化壞死,2例發生深靜脈血栓,兩組均未出現死亡病例,雙側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的HSS評分顯著優于單側膝關節置換術患者,且其并發癥發生率更低,兩組患者實驗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本次臨床實驗結果表明,雙側膝關節置換術與單側膝關節置換術相比,治療效果更加顯著,且安全性更高,因而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雙側膝關節置換;單側膝關節置換;膝關節功能;安全性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老年關節疾病,65歲以上老人的發病率通常能夠達到80%左右,全膝關節置換術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一種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晚期治療方法,該方法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緩解疼痛癥狀。約有30%左右的患者初次就診時就表現出明顯的雙側膝關節臨床癥狀,因而需要接受雙側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本次臨床實驗對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膝關節置換患者進行了分析研究,現對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本次實驗以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膝關節置換患者為實驗對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患者年齡 46~82 歲,平均(63.5±1.3)歲,平均住院時間為(24.3±1.2)d。患者膝關節疾病類型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10例,骨性關節炎53例,創傷性關節炎17例。其中,40例患者行雙側膝關節置換術,其余40例行單側膝關節置換術。
單側膝關節置換術方法為:按照患者的情況,以仰臥位行選擇持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手術過程需在止血帶下實施。選擇膝關節正中部位行手術切口,常規實施全膝關節置換術,手術結束后留置負壓引流球。手術后使用下肢彈力繃帶對患肢進行固定,并利用低分子肝素進行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治療,手術當天使用1/2常規劑量,手術后每天使用常規劑量,手術7 d后改用80 mg/d阿司匹林,連續用藥2~3個月。連續使用1周抗生素進行傷口感染預防。手術1周后口服塞來昔布進行鎮痛治療。同時,手術2 d后患者可開始進行直腿抬高和股四頭肌靜力收縮練習,并實施持續的下肢被動練習,抬起角度為30°,每組20~30次,每天練習2次;手術7 d后將抬起角度提升至90°,并進行下地活動。雙側膝關節置換組患者使用相同的方法行雙側置換術治療。
術后對患者實施6個月的隨訪,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術后膝關節恢復情況、臨床死亡率、局部并發癥(包括切口深部感染和表面感染)發生率,以及全身并發癥(包括靜脈血栓、肺栓塞、肺部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等指標。
利用HSS評分系統對患者膝關節功能進行評估,評估項目包括:患者膝關節穩定性、膝關節屈曲畸形、肌力、活動度、功能和疼痛程度。依據患者的統計結果判斷全身并發癥的發生率,依據膝關節的統計結果判斷局部并發癥的發生率;利用D-二聚體化驗、影像學檢查結果和臨床癥狀,診斷肺栓塞發生情況;利用多普勒檢查結果和臨床癥狀,診斷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利用細菌培養結果評估感染發生率,若細菌培養結果為陽性則患者確診為術后感染。
使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用卡方檢驗兩組患者之間數據資料,對計量數據使用t檢驗,如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雙側膝關節置換組患者術前HSS膝關節評分為 (43.3±5.2)分,手術 6個月后評分為(80.3±7.3)分,臨床治療前后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單側膝關節置換組患者術前HSS膝關節評分為(45.1±6.3)分,手術6個月后評分為(81.5±6.7)分,臨床治療前后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HSS膝關節評分結果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HSS膝關節評分結果對比(±s,分)
組別 例數(n) 治療前 術后6個月雙側膝關節置換組單側膝關節置換組P值40 40 43.3±5.2 45.1±6.3>0.05 80.3±7.3 81.5±6.7<0.05
手術治療后,1例雙側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發生切口不愈合,并發癥發生率為2.5%,無死亡病例;1例單側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發生切口脂肪液化壞死,2例發生深靜脈血栓,并發癥發生率為7.5%,且無死亡病例。兩組患者死亡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我國臨床醫學圍術期護理水平、手術操作技術和麻醉水平的不斷提高,雙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治療效果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且越來越多地傾向于同期雙側膝關節置換術治療,該方法具有以下顯著的優勢:第一,手術僅需一次麻醉[1];第二,手術后疼痛過程較短;第三,住院時間較短、康復速度較快;第四,膝關節功能能夠早期恢復[2]。所以,在單側膝關節置換術和雙側膝關節置換術實施風險無顯著統計學差異的情況下,應選擇雙側膝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加快患者膝關節恢復速度,降低死亡率和并發癥發生率[3]。
臨床醫學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同期雙側膝關節置換術前對病例進行嚴格的篩選,能夠顯著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4]。同時,手術前實施局部麻醉,手術后患者進入監護病房,并實施局部鎮痛治療,使用美托洛爾防止患者發生心律不齊和心動過速等心血管疾病,利用利尿劑防止患者肺水腫和缺氧癥狀,也能夠極大地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5-6]。對于患有腦血管疾病、慢性肝臟疾病、肥胖癥的患者以及依賴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不宜實施雙側膝關節置換術治療。
由于膝關節置換術后的各項臨床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因此,若所選病例數量較少,則并發癥的發生率也無法顯現出顯著的統計學差異。由此可見,本次臨床實驗兩組患者死亡率和并發癥發生率之間無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可能是由于所選病例數較少所致。綜上所述,嚴格篩選入選病例,在手術實施前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并實施針對性的并發癥臨床治療和護理措施,能夠顯著降低臨床并發癥的發生概率,降低臨床治療的風險,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并有效節約手術治療費用,縮短住院時間。雙側膝關節置換術與單側膝關節置換術相比,治療效果更加顯著,且安全性更高,因而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王文杰.同期雙側與單側全膝關節置換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比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7(11):185-186.
[2]方銳.同期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與選擇性單側全膝關節置換后的早期功能恢復[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9(6):133-135.
[3]徐杰.同時雙側全膝表面置換與單側全膝關節置換圍手術期康復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6(25):4791-4792.
[4]張晶.膝關節人工置換術后的康復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10,16(1):30-31.
[5]陳小欣.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的康復[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0,9(2):49-51.
[6]李建國.一期雙側全膝關節置換早期功能鍛煉臨床分析[J].中國健康月刊,2011,8(4):12-13.
The safety of simultaneous bilateral total knee replacement versus unilateral knee replacement and the comparison of functional recovery of knee joint
LIU Sheng
Central Hospital of Songyuan City in Jilin Province,Songyuan 138001,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afety of simultaneous bilateral total knee replacement versus unilateral knee replacement and the recovery of knee joint functions.Methods Eighty patients of knee joint replacement were taken as experimental objec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1,in which 40 cases were underwent b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nd the remaining cases were dealt with unilateral knee replacement.The safety and knee rehabilitation effect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Incision disunion occurred in 1 case with bilateral knee replacement,whereas 1 case happened fat liquefaction necrosis at incision,deep vein thrombosis arose in 2 cases with unilateral knee replacement after operation.None was dead in both two groups.HSS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were much better than that by unilateral one postoperatively,in addition,b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had lower complication rate.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b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s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and safe compared with unilateral knee replacement and it has great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Bilateral total knee replacement;Unilateral knee replacement;The function of knee joint;Safety
R684
A
1674-4721(2012)11(c)-0049-02
2012-08-29 本文編輯:林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