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紅
山東省泰安市中醫二院中風科,山東泰安 271000
影響社區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因素及護理對策
張新紅
山東省泰安市中醫二院中風科,山東泰安 271000
目的 分析社區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差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 方法 選擇本院2008年6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高血壓患者200例,采用訪談方式,對20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調查,分析服藥依從性差造成血壓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結果120例服藥依從性差,知識缺乏,存在藥物不良反應,服藥種類多、時間長,經濟狀況原因是服藥依從性差的主要原因;服藥依從性良好者(堅持服藥)從干預前的40.0%提高到81.0%,間斷服藥者及未服藥者的比例明顯降低,而藥片計數法也顯示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良好者從干預前的43.0%提高到干預后的90.0%。結論 加強健康教育,預防藥物不良反應,按階梯合理用藥,建立社區、家庭支持系統是提高服藥依從性的主要對策。
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個體化護理;對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結構的改變及人口老齡化,我國高血壓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與高血壓有關的心腦血管病已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殺手。據Inter Asia在我國抽樣調查35~47歲高血壓患者資料顯示,血壓控制率僅為8.1%,原因與服藥依從性有很大關系。筆者對醫院2008年6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高血壓患者200例進行服藥依從性調查,以便在工作中采取相應護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療率和控制率,減少并發癥,提高生存質量。
本組資料來自于本院2008年6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高血壓患者200例,其中,男128例,女72例,年齡35~59歲80例,60歲以上120例,大專以上學歷53例,高中或者中專62例,初中48例,小學或者以下37例。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
采用訪談形式,了解患者對疾病基礎知識的認識、文化程度、服藥種類及是否有(1)忘記服藥;(2)拒絕服藥;(3)自行停藥或停藥太快;(4)錯誤服藥的情況,同時詢問原因是什么,如有上述情況之一即為依從性差。
(1)正規的健康教育:嚴格服藥的依從性很大程度與患者對該疾病有關醫學知識的了解與認識有關。指導患者嚴格按醫囑堅持服藥。(2)使用長效或緩釋控釋制劑。(3)養成良好的服藥習慣,在服藥的初期,建立各種提醒方式,以便養成按時服藥的習慣,比如可以通過家人定時提醒,設定鬧鐘等方式。
本次研究所用數據均使用SPSS 18.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使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視雙側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調查200例高血壓患者,依從性良好80例,占40%,依從性差120例,占60%。影響120例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統計結果為:知識缺乏46例,占38.33%;藥物不良反應26例,占21.67%;服藥種類多、時間長21例,占17.50%;經濟狀況原因17例,占14.17%;其他因素10例,占8.33%。
200例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前后知識改變情況詳見表1。

表1 200例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前后知識改變[n(%)]
本組高血壓患者經過干預后,采用兩種方法判斷的服藥依從性均有顯著性提高,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量表法判斷的服藥依從性良好者(堅持服藥)從干預前的40.0%提高到81.0%,間斷服藥者及未服藥者的比例明顯降低,而藥片計數法也顯示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良好者從干預前的43.0%提高到干預后的90.0%。見表2、3。

表2 200例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服藥依從性比較[n(%)]

表3 200例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前后服藥依從性比較[n(%)]
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的關系是一個連續的關系,沒有一個絕對正常的水平,而是只有危險性相對高低,所以對高血壓的預防要及早進行,在血壓輕度有升高現象的時候,就應該采取一些大量的預防措施,特別是非藥物治療、中藥治療和行為干預等。我國高血壓患者已有11 000萬,但血壓控制并不理想,成都、北京控制率分別為11.9%和18.6%[1-2]。普遍認為高血壓服藥依從性差是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中采用訪談式,對20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調查,分析服藥依從性差造成血壓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服藥依從性良好者(堅持服藥)從干預前的40.0%提高到81.0%,間斷服藥者及未服藥者的比例明顯降低,而藥片計數法也顯示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良好者從干預前的43.0%提高到干預后的90.0%。說明加強健康教育、預防藥物不良反應、合理用藥、建立社區、家庭支持系統是提高服藥依從性的主要對策。
服藥依從性,既遵醫行為,指患者對醫囑的服從或遵守。高血壓需長期服藥治療,其病理變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依從性良好的患者嚴格執行醫囑,堅持長期規律治療,能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大大降低并發癥的發生[3-4]。應根據國家政策,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建立完善的高血壓病三級防治網,以醫院為依托、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平臺、社區居委會為基礎,在社區范圍內開展高血壓病的預防、康復等健康指導活動[5-6]。充分發揮家屬的心理支持作用,指導家屬學會觀察病情變化,監督患者服務,家屬的主動參與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7-8]。
[1]王隴德.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報告20023綜合報告[R].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3-57.
[2]潘紅,崔華光.150例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治療隨訪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06,9(3):224-226.
[3]梁丹,伍俊妍,嚴惠明.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調查分析及對策[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1):22-23.
[4]湯紅玲,代莉,林麗曼.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3):13-14.
[5]石紅英.高血壓腦卒中患者服藥依從性相關因素分析[J].醫藥論壇雜志,2008,29(8):36-38.
[6]楊濤,吳榮.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差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5,5(18):32-33.
[7]于洪智.影響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相關因素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0,23(18),147-148.
[8]廖歆,陳柳風,江英,等.汕頭市社區高血壓病患者服藥依從性及高血壓知識知曉率調查[J].當代醫學,2012,18(11):159-160.
Affect factors of medication adherence of communities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ZHANG Xinhong
Stroke Department of Second TCM Hospital of Tai'an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Tai'an 2710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bad medication adherence in community hypertensive patients,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 Two hundred cases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08 to February 2012 were selected and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interviewing investigation,the main reason of bad medication adherence which caused poor blood pressure control was analyzed.Results Medication adherence of 120 cases were bad;lack of knowledge,adverse drug reactions,large medication class and long time,economic situation were the main reason for poor drug compliance;rate of good medication compliance(adhere to medication)increased from 40.0%before intervention to 81.0%after intervention,intermittent medication and non-med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while the tablet counting method also show that good medication adherence rate improved from 43.0%before intervention to 90.0%after the intervention.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health education,preventio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ladder reasonable medication,community and family support system is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medication adherence.
Hypertension of elderly patients;Medication compliance;Individualized care countermeasures
R544.1
C
1674-4721(2012)11(c)-0149-02
2012-08-23 本文編輯:魏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