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君 周 蓉
沈陽醫學院沈洲醫院婦產科,遼寧沈陽 110002
盆底功能康復技術對防治產后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作用研究
吳 君 周 蓉
沈陽醫學院沈洲醫院婦產科,遼寧沈陽 110002
目的 探究盆底功能康復技術對防治產后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作用。 方法 選取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產婦178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89例采取專門的盆底功能康復技術對產婦進行治療,時間為8周。而對照組89例采取一般措施,主要是產后健康教育,時間也是8周。產后16周對兩組產婦進行隨訪,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分析盆底功能康復技術對防治產后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作用。 結果 通過兩組的調查對比分析,其中治療組在產后出現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論盆底功能康復技術對防治產后女性出現壓力性尿失禁有著極大的幫助,但是其長期的療效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盆底功能;康復技術;尿失禁;作用
對于尿失禁(UI)主要是女性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排尿功能障礙,其中主要表現的癥狀為腹壓突然的升高時尿液不由自主的溢出,而此時患者并無逼尿肌的收縮或者是膀胱張力的增加。一般這種狀況的發生主要和妊娠分娩所導致的泌尿生殖器官脫垂和盆底肌的功能受到損害有關。其中分娩的過程中一般對骨盆的結構和盆底肌造成一定的產科損害,而且這種損害主要是骨盆受到機械的損害,這也是造成女性產后出現尿失禁的最根本原因[1]。通過一些臨床的實驗表明,在女性產后實施盆底功能康復技術能夠有效地防治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與發展。筆者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對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產婦178例進行盆底功能康復技術的治療,并取得了不錯的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產婦178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89例,年齡為23~38歲,平均孕周為(39.38±1.58)周;對照組 89 例,年齡為 22~38 歲,平均孕周為(39.18±1.45)周。兩組孕產婦年齡和孕周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組主要采取1名經驗比較豐富的助產士對所有的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和實施盆底功能康復治療,并給產婦講明盆底功能康復治療的技術和達到的目的以及治療中注意的問題,并需要產婦進行有效的配合。其中盆底功能康復技術的方法為:首先讓產婦平臥位;然后雙腿屈曲并稍分開,而且吸氣時需要盡力地收縮肛門并持續6~8 s,在進行呼氣時需要放松,并反復地練習直到掌握,其中注意避免腿部肌肉和臀部肌肉的參與。一般在產后就進行盆底功能康復治療,3~5次/d,需要持續8~12周以上方可對比。并且產婦需要逐漸地延長每次的康復治療時間和訓練時間。而對照組主要是由產科的護士實施一般的健康教育。
對于兩組的孕產婦需要在產后的16周進行隨訪,并評價其排尿的狀況,然后進行評分(按國際尿控協會的標準進行評判,其中評分的標準為0~5分),而尿墊的試驗(評判標準大于2 g提示有漏尿的存在),盆底肌的張力強度(評分的標準 0~5 分)。
本次所有的資料均采用SPSS 17.0的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取均數±標準差(±s),采取t檢驗,組間數據對比采取χ2檢驗,其中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有意義。
通過兩組的調查對比分析,其中治療組的產婦在產后出現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具體的數據分析見表 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對比分析
目前UI是影響女性正常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疾病,通過調查顯示,這種疾病年輕女性主要占10%~20%,而老年女性占30%~40%,而且研究發現女性出現UI主要是產后3個月中的一種常見問題[2]。其中最為常見的UI是壓力性尿失禁,主要是由于產后盆底的組織結構和功能受到了影響而造成[3]。而盆底與膀胱頸尿道括約肌出現的損傷一般從病理生理學的角度解釋為產后尿失禁的發生。因此采取盆底功能的治療是有效解決盆底與膀胱頸尿道括約肌受到的損傷,從而對女性產后出現壓力性尿失禁具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4]。
對于女性妊娠期和產后進行盆底功能康復治療是防治女性產后尿失禁的有效治療方法,而且得到了廣大患者和臨床醫師的認同。這種盆底功能康復治療技術的核心是使產婦的盆底組織結構和功能逐漸地恢復正常,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復正常的組織機構和功能。而且這種技術一般不受時間和地點以及體位等因素的限制,而且整個治療的過程中患者一般也比較容易接受和掌握,且操作也比較簡便,而且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但是這種方法由于訓練比較單一,長時間的訓練患者一般容易產生厭倦感,甚至有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就放棄。因此,在進行這種技術的治療時需要專門的醫務人員進行指導,并讓其家屬給予一定的幫助和鼓勵,從而更加有效地治療[5]。
通過本文的研究表明,對于盆底功能康復技術治療產后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具有一定的幫助,而且這種技術也是目前治療女性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首先辦法[6],在治療的過程中并未有出現什么不良的反應和技術難題,相反這種技術健康而具有顯著性,但是對于治療遠期的女性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作用還需要繼續的臨床觀察。
[1]諶曉梅.初產婦產后尿失禁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9(6):455-456.
[2]溫醒華,石少權,王建英.盆底肌肉鍛煉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0,8(15):567-568.
[3]劉義富.周智平盆底肌肉功能鍛煉對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康復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10,15(23):56-58.
[4]鄒菊華,龔健,盧惠珍.盆底肌訓練在防治孕產婦壓力性尿失禁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13(32):878.
[5]羅婷婷,何鳳梅,陳秀蓮,等.盆底肌功能訓練預防和治療產后尿失禁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21(14):125-126.
[6]楊春波,金杭美.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相關因素及研究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09,36(6):557.
Th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on prevention of the postpartum women with stress incontinence
WU Jun ZHOU Ro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Shenzhou Hospita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age,Shenyang 110002,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on prevention of the postpartum women with stress incontinence.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eight childbirth women were chosen from February 2009 to February 2010,and th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of 89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pelvic floor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special techniques,for 8 weeks.89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taken the general measures,mainly was health education for postpartum,time was also 8 weeks.Then at 16 weeks,postpartum follow-up to all patients,mainly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 on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Resul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the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rat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Pelvic floor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 on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has great help,but its long-term efficacy still need further observation.
Pelvic floor function;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Urinary incontinence;Effect
R714.46
B
1674-4721(2012)11(c)-0177-02
2012-08-13 本文編輯:郭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