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純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堰橋醫院,江蘇無錫 214174
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臨床療效
周純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堰橋醫院,江蘇無錫 214174
目的研究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使用痰熱清注射液的臨床效果。 方法 將本院呼吸科2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住院的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患者60例分為A組和B組,分別予以一般基礎治療 (包括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和加用痰熱清注射液治療。 結果 分別治療1個療程后,A組的總有效率為60%,癥狀緩解時間為(8.6±0.4)d,B組的總有效率為90%,癥狀緩解時間為(4.3±0.7)d。經統計學分析,P均 <0.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過程中加用痰熱清注射液,不僅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同時還可以迅速起效,縮短治療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痰熱清注射液;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臨床療效
慢性支氣管炎是呼吸科的常見病,急性發作期的常規治療以抗感染、平喘、祛痰等治療方式為主,臨床一般基礎治療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起效慢,治療時間長,易反復發作[1-2]。本院呼吸科在一般基礎治療的同時配合痰熱清注射液治療,起效快,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1年2月~2012年6月本院呼吸科收治住院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患者6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進行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分為A組和B組各30例,A組患者中,大學學歷6例,占20%,高中及中專學歷24例,占80%;病程3~5年;體重在50~80 kg;女性患者12例,占40%,男性患者 18例,占 60%;年齡 55~67歲,平均(60.00±3.47)歲。B組患者中,大學學歷9例,占30%,高中及中專學歷 21 例,占 70%;病程 4~6 年;體重 52~78 kg;女性患者 20例,占67%,男性患者10例,占33%;年齡53~66歲,平均(58.00±1.45)歲。 A、B 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體重、學歷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的臨床診斷標準,首先符合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每年發病時間要持續3個月,并且要連續發病2年或2年以上。符合以上標準并在1周內出現膿性或黏液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加,或伴有發熱等炎癥表現,或“咳”、“痰”、“喘”等癥狀任何一項明顯加劇,即可確診[3]。
入院時記錄患者的癥狀體征,測定患者的體溫、查血常規、胸片,治療時間為1個療程(14 d)。治療上,A組采用一般基礎治療方法,抗感染、解痙平喘、化痰等治療。B組在一般基礎治療的同時予痰熱清注射液20 mL,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日1次靜點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患者的癥狀體征的變化、觀察體溫的變化,復查血常規、胸片并做記錄比較。比較A、B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及癥狀緩解時間。
1.4.1 療效評定標準 臨床癥狀消失,體溫、復查血常規及胸片均正常為治愈;臨床癥狀明顯緩解,體溫、復查血常規及胸片的指標接近正常為顯效;臨床癥狀緩解,體溫、復查血常規及胸片的指標有所改善為有效;臨床癥狀、體溫、復查血常規及胸片的指標均無改善或反而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為治愈加顯效加有效。
1.4.2 治療有效時間的評定標準 臨床癥狀體征緩解,體溫的指標有所改善為有效,以天數為單位記錄時間。
對臨床采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用SPSS 15.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A、B組患者分別治療1個療程后臨床總有效率,結果見表1。

表1 A、B組患者分別治療1個療程后臨床總有效率比較(n)
表1結果表明,A、B組治療的臨床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B組的治療方案能夠增強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治療的總有效率。
比較A、B組在治療過程中的癥狀緩解時間,結果見表2。

表2 A、B組在治療過程中癥狀緩解時間的比較
由表2數據可以得出,A、B組在治療過程中癥狀緩解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選用B組的治療方案,能夠縮短癥狀緩解時間,提高治療效率。
慢性支氣管炎為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有咳嗽、咳痰、氣喘等癥狀,急性發作期咳、喘、痰癥狀加重,隨季節變化容易反復發作,并且緩慢進展,逐漸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最終發為肺氣腫,使患者喪失勞動能力,加重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單純的抗感染、平喘、吸氧、祛痰等一般基礎治療,僅僅能夠緩解病情,臨床治療效果欠佳[4]。痰熱清注射液由連翹、山羊角、金銀花、熊膽粉、黃芩組成。黃芩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起到殺菌消炎的功效,臨床研究發現其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金銀花、連翹具有殺菌、抗病毒的雙重作用,可促進吞噬細胞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治療效果;熊膽粉可殺菌消炎、退熱[5]。從整體分析痰熱清注射液的配伍功效,其具有抗感染、抗病毒、抗驚厥、退熱、祛痰、鎮咳等作用[6]。
經過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能夠迅速改善癥狀,控制感染,相對單純一般基礎治療,臨床療效確切,并且臨床使用中未發現不良反應。痰熱清注射液能夠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增加血液中的供氧,對肺炎鏈球菌、嗜血流感桿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對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薩奇病毒、流感病毒等有顯著抑制、殺滅作用[7-8]。結合本次臨床研究說明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能夠增強臨床治療效果,縮短癥狀緩解時間,提高治療效率,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羅顯榮,毛文廣.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臨床研究[J].湖南醫學,1995,12(3):134-135.
[2]方向.10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治療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9):18-19.
[3]劉冰冰.淺析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診斷及治療[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0,19(16):138-139.
[4]胡瑾.三拗湯和止咳散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療效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6):897-898.
[5]許愛梅.治療老年人肺氣腫并發感染的臨床觀察[J].中原醫刊,2005,32(14):41-42.
[6]于明克,李霞,馮忠賢,等.痰熱清注射液聯合頭孢類抗生素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126例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2012,34(2):229-230.
[7]衛國.痰熱清注射液佐治小兒毛細支氣管炎46例[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4):137.
[8]徐小軍,楊艷萍.痰熱清與環丙沙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1,23(4):47.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Tanreqing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bronchitis
ZHOU Chun
Huishan District Yanqiao Hospital of Wuxi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Wuxi214174,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Tanreqi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bronchitis.MethodsSixty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bronchitis in the respiratory of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1 to June 201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who were given general basic treatment(including anti-inflammatory,asthma,removal of sputum,etc.)and added Tanreqing Injection respectively.ResultsOne course after the treatment,the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 was 60%,with the symptom relief time of(8.6±0.4)days,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B was 90%,with the symptom relief time of(4.3±0.7)days.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all the P values<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 use of Tanreqi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bronchiti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results,but also onset quickly,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 and is worthy of applied promotion.
Tanreqing Injection;Chronic bronchitis;Acute stage;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R974
A
1674-4721(2012)11(b)-0061-02
2012-07-19 本文編輯:郭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