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璋,楊子明,顏小捷,劉金磊,盧鳳來,李典鵬,*
(1.廣西植物功能物質研究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廣西植物研究所,廣西 桂林 541006;2.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4)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原有飲食習慣的改變,肥胖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的流行病,由肥胖所帶來的其他相關疾病,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脂肪肝和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等已經嚴重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1-5]。根據調查的結果顯示,1996年以來發達國家肥胖人數顯著增加,有超過60%的人群為肥胖所困擾[6]。肥胖的發病機制很復雜,對于多數肥胖者來說,都是由于能量攝取過多而消耗不足引起的,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肥胖的常見因素[7]。L-阿拉伯糖味道與蔗糖非常接近,但甜度大約為砂糖的50%。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與功能,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將L-阿拉伯糖列入抗肥胖的營養補充劑和非處方藥;日本厚生省將其列入專用特殊保健食品添加劑用于調節血糖[8];我國衛生部于2008年批準L-阿拉伯糖作為新資源食品。L-阿拉伯糖是一種目前廣泛推廣使用的保健類新型食品和保健品,其生理功能多樣,有效得到了廣泛的承認,作用將漸漸被人們認識和使用在生活中,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改善人們的健康水平。經研究表明,L-阿拉伯糖能抑制體內蔗糖的代謝與吸收,控制血糖升高[9];抑制脂肪生成,降低脂肪指數[10];作為一種甜料與食品添加劑,用以減肥和控制血糖,預防糖尿病[11]。
SD 大鼠,SPF 級,雄性,體重(100±10)g,由湖南斯萊克景達實驗動物有限公司提供。生產許可證號:SCXK(湘)2009-0004。
L-阿拉伯糖(純度99%):唐傳生物科技(廈門)有限公司,批號:1009081;鹽酸西布曲明:桂林集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0046;血糖測定試劑盒:四川省邁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批號:1009051;其余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TGL-16R型高速臺式離心機:珠海黑馬公司;RT-9100型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雷杜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AT-200型電子天平:德國梅特勒公司。
1.4.1 動物分組和模型建立
動物適應性飼養1周后根據體重按隨機數字表法將60只大鼠分為正常對照組(10只),給予普通飼料喂養;肥胖造模組(50只),給予高糖高脂飼料喂養。高脂飼料配方:基礎飼料55%,干酪素20%,蔗糖10%,豬油13%,食鹽1%,酵母粉1%。2組大鼠自由飲食飲水。喂養60 d后,[(造模組大鼠體重-正常大鼠體重)/正常組大鼠體重]×100%>20%,判斷為成功的肥胖模型大鼠,經過篩選得到40只肥胖大鼠,按體重隨機分為4個組:肥胖模型對照組、L-阿拉伯糖低劑量組、L-阿拉伯糖高劑量組和陽性對照組,每組10只。
1.4.2 給藥方法
造模成功后,灌胃給藥,每天1次,灌胃體積10 mL/kg,正常對照組、肥胖模型組灌服等體積蒸餾水,L-阿拉伯糖低、高劑量組給藥劑量分別為[1.5g/(kg·d)、3.0 g/(kg·d)]、陽性對照組[鹽酸西布曲明4 mg/(kg·d)],連續給藥80 d,給藥期間,正常對照組繼續飼以普通飼料,肥胖模型對照組、L-阿拉伯糖低劑量組、L-阿拉伯糖高劑量組、陽性對照組繼續飼以高脂飼料。每周稱量體重1次,以便調整給藥劑量。
1.4.3 指標測定及方法
大鼠體重指標測定:從給藥第1天起,每隔20天大鼠稱重1次,80 d收集完成大鼠體重數據;血糖指標測定:從給藥第1天起,每隔20天分別采集大鼠空腹血液,及時離心分離血清,采用血糖測定試劑盒(GPOPAP法)檢測大鼠血糖值;Lee's指數測定:給藥80 d后將大鼠斷頸椎處死,稱量體重,將大鼠平攤仰臥,用卷尺準確測量大鼠鼻尖至肛門的長度作為體長,根據以下公式計算Lee's指數。計算公式:Lee's指數=式中:BW 為體重,g;BL 為體長;cm。大鼠腹腔脂肪濕重測定:將已處死的大鼠剖開腹腔,摘取腎周脂肪墊及附睪脂肪墊,濾紙吸干血液,使用電子天平準確測量各個組織的重量;脂肪系數/%=脂肪濕重(g)/體重(g)×100 ;肝指數/%=肝臟濕重(g)/體重(g)×100。
1.4.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實驗數據均以表示,兩個獨立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多個樣本之間的兩兩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給藥 20、40、60、80 d,L-阿拉伯糖低、高劑量組大鼠與模型對照組比較,體重均明顯降低,均差異顯著(P<0.05或P<0.01),其中L-阿拉伯糖高劑量組效果更為明顯。結果見表1。
表1 L-阿拉伯糖對肥胖大鼠體重的影響(,n=10)Table 1 Effect of L-arabinose on body weight levels in dietinducde obese rats(,n=10)g

表1 L-阿拉伯糖對肥胖大鼠體重的影響(,n=10)Table 1 Effect of L-arabinose on body weight levels in dietinducde obese rats(,n=10)g
注:與正常對照組相比,*P<0.05,**P<0.01;與模型對照組相比,△P<0.05,△△P<0.01。
組別 0 d 20 d 40 d 60 d 80 d正常對照組 315.9±38.0 313.7±43.2△△ 306.5±52.9△△ 352.4±61.2△△ 342.2±57.1△△模型對照組 528.3±33.5**662.3±55.7**703.8±56.9**751.7±62.7**759.4±60.9**LA 低劑量組 524.6±30.9** 589.5±22.5△ 622.3±56.4△ 659.3±52.9△ 667.4±52.7△LA 高劑量組 522.6±34.9**529.5±22.5△△ 542.3±46.6△△ 539.3±42.9△△ 567.4±56.7△△陽性對照組 520.9±35.2**516.4±25.9△△ 516.7±30.2△△ 494.7±35.6△△ 482.6±32.3△△
給藥 40、60、80 d,L-阿拉伯糖低、高劑量組大鼠與模型對照組比較,血糖指標均明顯降低,均差異顯著(P<0.05或 P<0.01),其中L-阿拉伯糖高劑量組效果更為明顯。結果見表2。
給藥80 d,L-阿拉伯糖高劑量組大鼠與模型對照組比較,Lee's指數和肝指數均明顯降低,均差異顯著(P<0.05);L-阿拉伯糖低、高劑量組大鼠與模型對照組比較,脂肪濕重和脂肪系數均明顯降低,均差異顯著(P<0.05或P<0.01),其中L-阿拉伯糖高劑量組效果更為明顯。結果見表3。
表2 L-阿拉伯糖對肥胖大鼠血糖的影響(,n=10)Table 2 Effect of L-arabinose on blood sugar levels in dietinducde obese rats(,n=10)(mmol/L)

表2 L-阿拉伯糖對肥胖大鼠血糖的影響(,n=10)Table 2 Effect of L-arabinose on blood sugar levels in dietinducde obese rats(,n=10)(mmol/L)
注:與正常對照組相比,*P<0.05,**P<0.01;與模型對照組相比,△P<0.05,△△P<0.01。
組別 0 d 20 d 40 d 60 d 80 d正常對照組 5.31±0.95△ 5.49±0.78△ 5.24±0.33△△ 5.50±0.55△△ 5.43±1.19△△模型對照組 6.92±1.15* 7.38±1.38*7.83±0.96**8.65±0.97**8.87±1.14**LA 低劑量組 6.88±1.01* 7.04±1.05 6.65±1.16△ 7.15±1.02△ 7.21±0.91△LA 高劑量組 6.86±1.05* 6.32±1.19△ 6.29±1.01△△ 6.56±1.09△△ 5.83±0.71△△陽性對照組 6.73±1.11* 6.15±1.69△ 6.33±1.76△ 6.48±1.50△△ 5.73±1.27△△
表3 L-阿拉伯糖對肥胖大鼠Lee's指數、脂肪濕重、脂肪系數和肝指數的影響(,n=10)Table 3 Effect of L-arabinose on Lee's index,fat tissue weight,fat tissue index and liver index in diet-inducde obese rats(,n=10)

表3 L-阿拉伯糖對肥胖大鼠Lee's指數、脂肪濕重、脂肪系數和肝指數的影響(,n=10)Table 3 Effect of L-arabinose on Lee's index,fat tissue weight,fat tissue index and liver index in diet-inducde obese rats(,n=10)
注:與正常對照組相比,*P<0.05,**P<0.01;與模型對照組相比,△P<0.05,△△P<0.01。
組別 Lee's指數 脂肪濕重/g 脂肪系數/% 肝指數/%正常對照組 285.90±7.10△△ 14.29±12.20△△ 1.22±0.54△△ 2.46±0.14△△模型對照組 322.79±16.48**52.51±15.23**6.80±1.34**3.14±0.34**LA低劑量組 315.57±20.05 38.16±10.35△ 5.04±1.10△ 3.05±0.40 LA 高劑量組 309.37±18.16△ 22.19±9.46△△ 3.83±1.04△△ 2.59±0.46△陽性對照組 305.67±18.13△ 11.27±4.95△△ 2.30±0.92△△ 2.77±0.31△
本實驗通過高脂飲食誘導成功建立了營養性肥胖大鼠模型,灌胃治療80 d后,與肥胖模型組相比,L-阿拉伯糖低、高劑量給藥組均能明顯減輕肥胖大鼠體重,明顯抑制血糖升高,明顯降低Lee's指數、脂肪濕重、脂肪系數和肝指數,其中L-阿拉伯糖高劑量組效果更為明顯。說明L-阿拉伯糖能明顯減少營養性肥胖大鼠體內脂肪從而達到較好的減肥效果,同時也具有較好的降血糖效果,其作用機理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李勇.營養與食品衛生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5:356-360
[2]Van G L F,Zhang A,Steijaert M.Human obesity from lipid abnormalities to lipid oxidation[J].Int Obese Relat Metab Disord,1995,19(3):521-525
[3]孫志娟,黃之瑜.肥胖的研究進展[J].生理科學進展,2001,32(1):39-44
[4]朱智明,吳宏超,賓建平.肥胖是21世紀心血管系統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J].海軍醫學雜志,2000,21(2):176-179
[5]李茵.脂肪肝的B超影像診斷特點[J].河北醫學,1997,3(1):53-54
[6]Relling,David P a,Esberg.High-fat diet induced juvenile obesity leads to cardioiyocytedys function and up regulation of Foxo transcription factor independent of lipotoxicity and apoptosis[J].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06,24(3):549-561
[7]鄭云郎,張云芬.一個嚴峻的健康問題-肥胖[J].自然雜志,2001,17(6):614-616
[8]方永亮,鄭珩,余江河.功能性甜味劑L-阿拉伯糖的研究進展[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09,31(1):8-12
[9]Seri K,Sanai K,Matsuo N,et al.L-arabinose selectivity inhibits intestinal sucrase in an uncompetitive manner and suppresses glycemic response after sucrose ingestion in animals[J].Metabolism,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1996,45(11):1368-1374
[10]吳漢洲,韓偉,謝予朋.L-阿拉伯糖抑制兔子因喂養高糖高脂飼料引起的體內脂肪堆積[J].中國醫藥導報,2009,11(6):140-148
[11]檜作進.L-阿拉伯糖的營養、生理功能以及用途[J].應用糖類科學,1999,46(2):15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