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志琴
(江蘇省興化市婦幼保健院(所),江蘇 225700)
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嚴重并發癥,處理不及時會危及母兒生命。明確診斷并準確判斷其類型是臨床處理的關鍵。胎盤定位,超聲具有安全、準確、用低、可重復且無創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前置胎盤的篩查,是首選的檢查方法[1]。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門診產科常規超聲檢查診斷的胎盤前置狀態88例,年齡19~42平均29歲,孕周16~41周,孕次1~6,其中有人工流產及藥物流產清宮史45例,輔助生育技術史5例,剖宮產史13例,陰道不規則流血史9例。初產婦55例,經產婦33例。
采用ALOKA3500、ALOKA4000超聲診斷儀經腹部探頭頻率3.5MHZ,按常規產科超聲檢查方法,適度充盈膀胱,顯示宮頸內口,仔細觀察胎盤附著部位、下緣與子宮內口之間的關系確定前置胎盤的類型。胎盤下緣顯示不清或與子宮內口關系顯示不滿意時,加用經會陰檢查途徑。經會陰超聲檢查:孕婦取膀胱截石位,探頭涂少量藕合劑,套保護膜(一次性PE手套)在保護膜外面涂上適量藕合劑,將探頭置于會陰部,縱切并左右側動探頭,使胎盤下緣與宮頸內口關系顯示清晰。診斷結果與產后對照。
(1)完全性前置胎盤:子宮頸內口完全被胎盤組織覆蓋;(2)部分性前置胎盤:子宮頸內口部分被胎盤組織覆蓋;(3)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邊緣達子宮頸內口,但不超越。(4)低置胎盤:胎盤位于子宮下段,其邊緣接近子宮頸內口(20mm)以內。
產后證實35例前置胎盤,經腹超聲檢查診斷前置胎盤31例。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盤4例,部分性前置胎盤9例,邊緣性前置胎盤12例,低置胎盤6例。漏診4例,誤診2例,符合29例,診斷符合率82.86%。經腹聯合經會陰超聲檢查,漏診4例得以糾正,但仍有兩例誤診。一例側壁邊緣性前置胎盤誤診為完全性前置胎盤,一例后壁低置胎盤誤認為部分性前置胎盤。診斷符合率94.29%。
胎盤在正常情況下附著子宮體部的后壁、前壁、側壁妊娠28后,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稱為前置胎盤。其發病率國外報道0.5%,國內報道0.24~1.57%[3]。近年來,隨著高齡產婦和剖宮產率顯著升高,前置胎盤的發生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前置胎盤的發生可能與孕婦的年齡(大于35歲)、既往孕產史、剖宮產史、胎盤大小與形態的異常、孕婦吸煙、輔助生育技術等因素有關。
超聲檢查可清楚顯示子宮壁、宮頸、胎先露部和胎盤的關系。妊娠中期胎盤占宮腔面積的一半,超聲檢查見胎盤低置甚至超過宮頸內口,稱為前置狀態,至妊娠晚期胎盤占據宮腔面積減少到1/3或1/4,子宮下段形成及伸展增加了宮頸內口與胎盤邊緣之間的距離,位于子宮下段的胎盤可隨宮體上移而改變成正常位置的胎盤稱之為胎盤遷移。所以診斷前置胎盤應以孕28周后為宜。對前置狀態的胎盤需要定期復查、動態觀察至妊娠末期才能做出明確診斷。
超聲診斷前置胎盤首先必須顯示宮頸內口,然后觀察胎盤與宮頸內口的關系。經腹部超聲檢查方便、安全除可診斷前置胎盤外,還可直接觀察胎兒在母體內各個階段的生長發育情況,是目前診斷前置胎盤的首選方法。但是,經腹部超聲檢查需適度充盈膀胱。由于孕婦肥胖、腹部疤痕以及膀胱充盈程度的影響,均可影響檢查結果特別是妊娠晚期胎頭的遮擋,很難看清后壁胎盤與側壁胎盤下緣與宮頸內口的關系,本文經腹部超聲檢查漏診4例,誤診2例診斷符合率82.86%。
近年來,經陰道超聲快速發展,能更準確測量胎盤邊緣與宮頸內口的實際距離,現已成為診斷前置胎盤的金標準,但在基層尚未普及。經會陰超聲檢查獲取圖像盡管沒有經陰道超聲檢查理想,但更安全、無痛苦,孕婦也易于接受,檢查時無需充盈膀胱,宮頸與子宮下段處于自然狀態,能清晰顯示胎盤與宮頸內口的關系。本文經腹聯合經會陰超聲檢查,彌補了經腹超聲檢查的不足,診斷符合率提高到94.29%。由于經會陰超聲顯像深度只能達到靠近宮頸內口處的子宮下段,對部分低置胎盤以及正常位置的胎盤結果不滿意。聯合應用經腹部及經會陰超聲檢查取長補短,對指導臨床治療、選擇分娩方式改善母兒預后等均有重要意義。
[1]廖華,曾蔚越.前置胎盤產前診斷研究進展[J].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25(10):579.
[2]張瀟瀟,陳廉.前置胎盤的病因研究及分類[J].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25(10):577.
[3]樂杰主編.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