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寧夏中衛市人民醫院功能科,寧夏 755000)
臨床認為,肝膿腫的超聲聲像圖表現與肝膿腫壞死組織的復雜結構、自身的病理過程關系密切。對于典型肝膿腫,超聲一般能夠進行準確診斷,而對于非典型肝膿腫,二維超聲診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進一步結合超聲造影進行診斷。本文通過觀察分析典型、非典型肝膿腫病灶的超聲聲像圖特征,總結其臨床診斷價值如下:
選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26例經手術病理檢查證實為肝膿腫的患者,男17例,女9例,年齡在41~67歲,平均年齡為53.2±2.1歲,對其超聲聲像圖特征進行回顧性分析。
2.2.1 二維超聲診斷
采取彩超診斷儀 (日立公司生產,型號:EUB-5500型),患者皆采取適當側位或平臥位,充分將檢查區域暴露,選擇頻率為3.5MHz的低頻超聲探頭對肝臟進行掃查,再換成7.5~15MHz的高頻超聲探頭,主要掃描病灶的內部結構、部位、形態、大小、與肝表面距離、膽道結構等情況,然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對肝內、膽囊的動靜脈血流分布進行拍攝并記錄。超聲掃查的上下范圍由兩側乳頭連線至髂前上嵴連線,兩側范圍至腋后線。
2.2.2 超聲造影
對二維超聲無法確診的2例病灶,采用超聲造影檢查,均采用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后,將0.8ml的Sono Vue造影劑在5s內迅速注入肘正中靜脈。注入后,以5ml的生理鹽水對針管進行沖洗,然后進行攝片,儀器使用CT機(GE公司生產,型號:Hispeed),進行CT螺旋掃描,層厚設為2mm,螺距為1,掃描參數設為200mAs,120~140kV,依據臨床表現進行X線平片、CT側位或正位定位片,以對掃描部位進行確定,對病灶的造影增強和消退的情況進行觀察并記錄,觀察時間應持續超過5min[1]。
本組病灶直徑的數據經SPSS軟件13.0檢驗,計量單位以X±S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本組病灶位置、類型的數據經卡方軟件V1.61版本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二維超聲檢查顯示典型肝膿腫的病灶有14例,占肝膿腫患者的71.7%,與手術病檢符合率為92.8%(13/14),均呈現出圓或類圓形,病灶內部可見低回聲區,呈無回聲的蜂窩狀、液化、壞死結構,見圖1;非典型肝膿腫的病灶有9例,占肝膿腫患者的17.4%,與手術病檢符合率為77.7%(7/9),均可見低或中等的不均勻回聲區,見圖2;特殊型肝膿腫的病灶有1例,占肝膿腫患者的2.2%,與手術病檢符合率為100%(1/1),肝內可見有“氣體樣”的強回聲區。二維超聲診斷肝膿腫的符合率為91.3%,經超聲造影檢查2例未確診的病灶,均可見門脈期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增強,動脈期自周邊開始增強,延遲期呈現出低增強,在病灶內始終可見有無增強區,均可診斷出肝膿腫,與手術病檢符合率100%(6/6)。典型、非典型肝膿腫聲像圖具體表現中的病灶直徑及發病位置比較存在一定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肝臟具有雙重供血的特點,并且連通膽道與腸道系統,因此,容易受到循環血中的病菌感染引起肝膿腫。采用超聲檢查能對肝膿腫進行準確的定位及定性分析,通過超聲聲像圖特征分析,能夠對膿腫的形態、結構、大小,有無分隔、液化及膿腫的周邊有無出現重要的血管結構等信息進行綜合評估,本文中統計發現,二維超聲診斷肝膿腫的符合率為91.3%,可見超聲診斷肝膿腫的診斷率高,可重復性檢查,屬于臨床上診斷肝膿腫的首選及簡便的方法。
綜上所述,采用二維超聲診斷肝膿腫與手術病檢的符合率較高,尤其對典型肝膿腫的診斷率較高,能對病灶進行準確定位,對早期診斷肝膿腫、隨訪跟蹤病情進展、監測治療效果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王麗霞,36例肝膿腫超聲診斷與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5):196-198.
[2]朱文靜,周振芳,王秀云等,超聲在肝膿腫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醫 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0,7(11):1925-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