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糖尿病管理361°:降糖、降壓、調脂、抗凝、監測

2012-12-08 11:26:51巴建明王立雪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北京電力醫院干部病房
藥品評價 2012年1期
關鍵詞:血糖高血壓糖尿病

巴建明 王立雪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北京電力醫院干部病房

糖尿病是一組以血漿葡萄糖水平升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人群迅速增長。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統計,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2.85億,中國的糖尿病患病人數占全球的1/3。2008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的調查顯示,在20歲以上的成人中,年齡標化的糖尿病患病率為9.7%,糖尿病前期的比例則高達15.5%[1]。據此患病率估算,我國現有糖尿病患者約9240萬。

目前,糖尿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質量帶來極大的危害,同時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應高度重視對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如糖耐量減低(IGT)或肥胖患者的篩查及早期治療。另外糖尿病患者除高血糖外,通常并存其他代謝紊亂,如高血壓、高血脂、肥胖,使得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心腦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及其危害顯著增加。早年的DCCT研究及UKPDS研究,均有力地證明了早期強化血糖控制可有效地減少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風險,但對其大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僅在其后續研究中才獲得有統計學意義的結果。近年發表的

ACCORD研究在年齡較大、有心血管危險因素且糖尿病病程較長的人群研究發現,強化降糖組與常規治療組相比,心血管死亡率不但未下降,反而略有增加。VADT研究及

ADVANCE研究也未觀察到強化降糖治療對心血管并發癥的預防效果。這些結果表明,早期強化降糖治療對預防糖尿病并發癥有肯定的效果,但單純降糖治療并不能完全避免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特別是大血管并發癥。對2型糖尿病基于循證醫學證據的科學、合理的治療應該是綜合性的干預措施,包括降糖、降壓、調脂、抗凝、控制體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力求全面達標,以期最大程度上降低心腦血管并發癥的風險。

血糖管理

1. 早期干預:生活方式干預及藥物干預

早期干預包括對糖尿病高危人群進展為糖尿病的預防及對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療。早期干預糖尿病可獲得明顯的心血管獲益,事實上,糖尿病并發癥特別是大血管病變的發生在糖尿病前期即糖調節受損階段就已經開始,絕大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時已有明確的動脈粥樣硬化,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我們提倡對于糖尿病高危狀態人群進行篩查,并于糖耐量受損階段就應開始積極的干預,從強化生活方式干預開始。

中國大慶研究和美國糖尿病預防計劃(DPP)顯示,生活方式干預可使IGT進展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下降43%~58%。在芬蘭的研究中,隨訪4年生活方式干預組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為11%,而對照組為23%,證明了生活方式干預的有效性。

1.1 生活方式干預

⑴飲食控制:要求在保證營養均衡合理的基礎上,積極控制血糖及相關指標達標。對于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應以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飲食為主,減少總熱量攝入,改善胰島素抵抗,減低體重并降低血糖水平。

⑵運動干預:體力活動在2型糖尿病的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利于減輕體重,同時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并輔助降糖。建議糖尿病患者在無特殊禁忌證情況下,堅持規律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例如快步行走、太極拳、自行車等),運動后其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50%~70%為宜。每周至少運動150min。但是對于血糖>14~16mmol/L、明顯的低血糖癥或者血糖波動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謝并發癥,以及各種心、腎等器官嚴重慢性并發癥者暫不適宜運動。

1.2 藥物干預

基于現有研究證據,以飲食控制、合理運動與降低體重為核心的生活方式干預應作為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基本治療措施。對于不能堅持有效的治療性的生活方式改善,或雖經改善生活方式仍不能滿意控制血糖者,可以考慮應用藥物干預。與空腹血糖增高相比,餐后高血糖與不良心血管預后關系更為密切。在我國人群中餐后高血糖更為常見,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應同時加強對餐后高血糖的監測與控制。若強化生活方式干預很難堅持或是存在明顯的餐后高血糖,可以應用α-糖苷酶抑制劑。STOP-NIDDM研究證實,阿卡波糖不但能使IGT人群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顯著降低,同時大大降低了心血管并發癥的風險。2007年《IDF預防2型糖尿病共識》指出,當單獨的生活方式干預未達理想體重和(或)糖耐量目標時,可考慮給予二甲雙胍或阿卡波糖治療。

2. 強化降糖治療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其并發癥,糖尿病并發癥特別是心血管并發癥是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1998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芬蘭EASTWEST前瞻性研究結果,單純糖尿病患者生存率與既往發生心肌梗死的患者的生存率相近,使人們認識到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癥。

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約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系統并發癥,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治療的核心。幾項大型的臨床試驗充分證明了給予強化降糖治療可以給糖尿病患者帶來大血管及微血管的受益。

經典的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2]中,納入4209例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別接受常規治療、磺脲類藥物或胰島素或二甲雙胍強化治療,中位隨訪時間11.1年。結果顯示,強化治療組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較常規治療組顯著降低(7.0 vs 7.9,P<0.0001),微血管事件強化治療組較常規治療組亦顯著下降。其中微血管并發癥及糖尿病相關死亡風險分別下降了37%和21%。UKPDS后續十年隨訪研究中,盡管當年的強化治療組患者在隨后的10年中也轉為常規治療,當年強化組患者微血管及心血管并發癥風險仍然持續低于常規治療組。早期的DCCT研究及其后續的EDIC研究也證明,對初診斷的(1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早期強化治療使得患者長期受益。上述研究充分證明早期強化治療對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效果,且血糖控制具有一定的代謝記憶效應,早期嚴格的血糖控制在糖尿病的后續治療中長期獲益。但近年發表的ACCORD研究、ADVANCE和VADT研究[3]結果均未能顯示強化降糖治療對于大血管病變的益處。ACCORD研究[4]中選取19251例心血管高危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隨訪3.5年,結果發現強化降糖組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甚至略高于常規治療組。

ADVANCE研究[5]選取11140例心血管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觀察強化降糖組與標準治療組間主要血管事件和微血管事件的不同影響,結果肯定了強化降糖對微血管事件的益處,但強化降糖治療組的大血管事件并沒有統計學意義的降低;VADT研究[6]招募1791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平均糖尿病病程為11.5年,納入時約40%患者已有心血管事件史,結果顯示強化治療組(HbA1c水平從基線時的9.4%降至6.9%)主要終點事件的死亡人數和心血管死亡率并無顯著下降。

ACCORD研究、ADVANCE研究和VADT研究受試者均為年齡較大、糖尿病病程較長并已有心血管危險因素,上述研究均未證明強化降糖對于大血管病變的受益,甚至提示在這些患者中過于激進的降糖,不但未降低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的風險,甚至還帶來了危害。這些結果表明早期強化降糖治療對預防糖尿病并發癥有肯定的效果,但單純降糖治療并不能完全避免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特別是大血管并發癥。大血管并發癥的發生除受血糖影響外,與高血壓、高血脂及肥胖等均有密切關系。對2型糖尿病應該采取綜合性的干預措施,包括降糖、降壓、調脂、抗凝、控制體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力求全面達標,以期最大程度上降低心腦血管并發癥的風險。

STENO-2研究[7]中,共納入160例伴有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強化治療組和常規治療組,采用多重危險因素干預,包括降壓、降糖、調脂,平均隨訪7.8年,之后觀察隨訪5.5年,在結束13.3年平均隨訪后,強化治療組與常規治療組的死亡人數分別為24人和40人(危險比0.54,P=0.02),因心血管性死亡的人數分別為9人和19人(危險比0.43,P=0.04)。強化治療組其主要終點事件(全因死亡率)的絕對風險下降20%,心血管性死亡的絕對風險下降13.0%。強化治療組中有1例患者發展為終末期腎病,而常規治療組中為6例(P=0.04)。并且強化治療組中需要做視網膜光凝固手術者也相對較少(相對危險度0.45,P=0.02)。從STENO-2研究中可見,多重危險因素干預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風險。

綜上所述,對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應遵循早期干預、強化降糖、綜合干預、高度個體化的原則。早期強化降糖不僅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并發癥,并消除高血糖的不良代謝記憶,使心血管遠期受益。對于病史較短、心血管危險因素低、血糖控制可相對嚴格,HbA1c可降低至7.0%以下或更低的水平,有助于充分降低微血管與大血管并發癥的風險。對于年齡較大、病史長、胰島功能較差、已發生大血管并發癥、預期壽命較短及有嚴重低血糖事件史等患者,血糖控制目標值應適當放寬,避免過于激烈的降糖治療導致血糖波動或低血糖,甚至危及生命。此外,在降糖治療同時應加強對伴發的高血壓、血脂紊亂等危險因素的干預。

3. 降糖藥物的分類及選用原則

降糖藥物包括口服降糖藥物、GLP-1受體激動劑和胰島素或其類似物。口服降糖藥物根據其作用機制的不同,可以分為胰島素促分泌劑(磺脲類、格列奈類)、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α-糖苷酶抑制劑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五大類。

降糖藥物的方案一般采用先簡單、后復雜的原則,2010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在糖尿病早期可在生活方式改善的基礎上加用單藥治療,如選用二甲雙胍或阿卡波糖作為一線藥物;如HbA1c不達標,可逐漸采用口服降糖藥聯合、口服藥加用胰島素聯合、預混胰島素治療或胰島素多次注射強化治療。口服藥物聯合治療的原則是選擇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充分權衡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盡可能選用低血糖風險較小、體重增加較少的藥物,同時關注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控制。血糖控制主要目標為HbA1c<7%,但血糖控制目標應高度個體化,對于年齡較大、病史長、胰島功能較差及有嚴重低血糖事件史等患者,血糖控制目標應適當放寬。

4. 血糖監測

代謝紊亂本身在多數情況下不會造成身體不適,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依靠自我感覺判斷自己的血糖狀況。對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來說,血糖監測必須數字化。所有糖尿病患者均應定期作自我血糖監測,并建立完善的健康檔案。目前,臨床上多采用便攜式血糖監測儀進行自我血糖監測,如近年新上市的拜安捷、拜安易血糖儀,具有世界領先的免調碼和試碟技術,可以在提高監測結果準確度的同時,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方便和降低治療成本。血糖監測一方面可以為降糖的藥物調整提供依據,指導血糖控制達標,還可及時發現并避免低血糖的風險,也有助于患者了解自身血糖對不同飲食和治療的反應,提高患者對降糖治療的直觀認識和依從性。血糖監測中另外一個重要指標是HbA1c,是血糖長期控制最重要的評估指標,目前已有商品化的快速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儀如拜安時可供患者使用。

5. 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及糖尿病患者需要充分接受糖尿病知識的宣教,才能及早干預,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同時為臨床診療的依從性提供保證,當血糖控制較差需要調整治療方案或進行胰島素治療時,具體的教育和指導也必不可少,故應該為糖尿病患者建立較完善的教育管理體系,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并為其提供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的個體化指導。

教育的內容包括:①糖尿病相關知識包括高危人群篩查,糖尿病的臨床表現和診斷標準,糖尿病的危害,包括急性及慢性并發癥的防治,血糖控制指標;②生活方式干預的必要性,包括個體化的飲食控制方案及運動處方;③飲食、運動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規范的胰島素注射技術;④自我血糖監測的意義;⑤發生緊急情況時如感染、低血糖、應激和手術時的應對措施。

為有效應對日益嚴重的糖尿病危機和為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目前許多糖尿病相關制藥企業也積極參與到糖尿病教育的項目中,如“拜耳糖尿病關懷”計劃,創辦具有開創性的“糖尿病小屋”,將涵蓋診斷、治療、監測、教育各環節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帶到社區,包括向社區衛生中心提供糖尿病診斷監測設備和聘請糖尿病治療專家培訓社區醫生,以及面向社區居民開展健康教育大課堂、糖尿病知識普及教育和咨詢等。預計將會有上千萬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從中受益。

降壓治療

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是心血管和腎臟病變的重要危險因子,高血壓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或伴發病之一,糖尿病患者的30%~80%伴有高血壓。高血壓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提高近2倍,糖尿病也可使高血壓人群的心血管風險增加2倍,因此,二者并存心血管危害的凈效應是普通人群的4~8倍,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可高達50%,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也顯著升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時,通常還合并有其他心血管代謝危險因素,使心腦腎血管及視網膜血管病變發生發展加速,血壓及血糖難以控制達標,增加糖尿病死亡率,因此,積極控制血壓達標,可降低糖尿病相關心血管并發癥的風險。

UKPDS研究顯示嚴格控制血壓可以降低更多事件風險,如卒中、心衰、視網膜病變風險發生率較對照組分別下降44%、56%、37%。ADVANCE研究提示,對于伴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強化降糖可以減少微血管并發癥特別是腎病的風險,強化降壓治療使得糖尿病相關終點事件、微血管事件、大血管事件的相關風險下降分別為24%、35%、44%,均高于強化降糖帶來的益處,故對于糖尿病患者,積極控制血壓顯得更為重要。

薈萃分析顯示,所有的降壓藥物均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降壓治療,從而降低心血管風險,這主要受益于降壓帶來的益處。糖尿病伴高血壓者提倡早期生活方式干預和必要時的藥物治療。控制血壓的目的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減少靶器官損害,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危險,具體控制目標為[8]<130/80mmHg,但不適宜降得過低(如<115/75mmHg)。

如生活方式干預3個月后血壓不能達標或初診時血壓≥140/90mmHg,建議給予藥物治療。降壓藥物選擇時應綜合考慮效果、心腦腎血管的保護作用、安全性、依從性以及對代謝的影響等因素。降壓治療的獲益主要與血壓控制本身相關。供選擇的藥物主要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CB)、利尿劑和β受體阻斷劑。

ARB與ACEI類藥物成為治療糖尿病伴高血壓的基礎藥物。因這兩類藥物在有效降壓的同時,還有減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泌、延緩腎臟損害進展的作用,并對糖代謝發揮有益影響。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應用ARB或ACEI治療可以顯著降低替代終點事件發生率。IRMA-2研究[9]證實糖尿病和/或高血壓患者應用厄貝沙坦治療可以顯著降低尿蛋白排泌率并降低糖尿病腎病發生風險達70%。IDNT[10]顯示,厄貝沙坦治療可有效降低腎臟終點事件達23%(P=0.006)。腎功能嚴重損害者慎用或禁用ARB/ACEI。長效CCB具有可靠的降壓效果和靶器官保護作用,且對糖代謝無不良影響,J-MIND研究顯示長效硝苯地平(拜新同)降壓可延緩糖尿病腎病進展,與ACEI相當,因而可用作不能耐受ARB/ACEI治療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首選藥物,或與ARB/ACEI類藥物聯合應用。在INSIGHT研究中,拜新同治療伴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高血壓可使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減少50%。薈萃分析顯示,與其他藥物相比,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應用CCB治療可以更為有效地降低卒中事件發生率,在預防冠心病事件方面,CCB與ARB/ACEI具有相似療效。

利尿劑是難治性高血壓的重要選擇之一。因大劑量應用利尿劑對內分泌代謝系統具有潛在的不良影響,故不推薦首選用于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但噻嗪類利尿劑對糖脂代謝的不良影響呈劑量依賴性,小劑量(≤25mg)的氫氯噻嗪對糖代謝的影響甚微,在ARB/ACEI或CCB治療后血壓仍未達標時,可考慮聯合應用小劑量噻嗪類利尿劑輔助降壓,提高血壓達標率[11,12]。應用利尿劑治療過程中需注意監測血鉀水平。聯合應用噻嗪類利尿劑與ARB或ACEI,有助于降低低血鉀發生率。嚴重腎功能損害者需應用襻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對糖代謝與脂代謝可能具有不利影響,故不宜作為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的首選降壓藥物。β阻滯劑對于內分泌代謝系統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為:增高TG水平、降低HDL-C、加重胰島素抵抗以及掩蓋低血糖癥狀。對于存在交感張力增高、心動過速、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考慮在ARB/ACEI和CCB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

為提高糖尿病患者降壓治療達標率,常常需要多種降壓藥物的聯合應用。若患者血壓水平超過目標值20/10mmHg,可以直接啟動聯合治療。聯合用藥的方案很多,目前推薦以ACEI或ARB聯合CCB、利尿劑或β-受體阻滯劑等。CHINASTATUS研究顯示中國三甲醫院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達標率小于15%,提示在中國一線臨床實踐中仍要大力提倡“起始聯合治療早期達標”和“強化聯合治療持久達標”。

血脂管理

通過單純強化血糖和血壓的控制,并不能完全消除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風險,尚需要多方面的積極防治措施。血脂異常也是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見的血脂異常包括甘油三酯和LDL-C水平增高,HDL-C水平降低,以上均為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增加了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發癥的風險。

多危險因素干預試驗(MRFIT)顯示,糖尿病患者(n=5163)的心血管死亡率增加3~4倍,UKPDS在其10年隨訪的280例發生CHD的病例中,發現其重要危險因素仍是LDL-C升高,HDL-C降低或HbA1c升高等。

大量循證醫學證據顯示,血脂干預治療降低糖尿病患者發生CHD的危險性。心臟保護研究(HPS)[13]中的糖尿病患者5963名,半數沒有閉塞性動脈粥樣硬化疾病,辛伐他汀40mg/d治療5年,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組,聯合終點(心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腦卒中或冠狀動脈血管重建)危險下降25%。在沒有動脈粥樣硬化閉塞性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亞組,終點事件減少了33%。

阿托伐他汀糖尿病協作研究(CARDS)[14]是專門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他汀治療研究,入選2838名無明確臨床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基線時平均LDL-C為3.1mmol/L(118mg/dl),其中25%的患者LDL-C<70mg/dl,其結果顯示阿托伐他汀治療組致死性CHD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腦卒中及總死亡率等主要心血管終點的危險分別下降37%、48%和27%。由此可見,對無CHD史,且LDL-C水平無顯著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阿托伐他汀10mg/d進行調脂治療可以取得顯著的臨床益處。

北歐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11]針對有心血管病史及明顯高LDL-C者.應用辛伐他汀20~40mg/d治療5.4年,發現辛伐他汀能使438名糖尿病亞組患者的CHD事件危險下降55%;在膽固醇與復發性心臟事件(CARE)研究包括了586例糖尿病患者(占研究總體的14%),發現普伐他汀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顯著降低冠脈事件的作用。DAIS研究入選的418例全部是糖尿病患者,其中半數先前未診斷有CHD。追蹤觀察3年,結果表明非諾貝特治療組TC下降10%,LDL-C下降5%,TG下降29%,HDL-C升高8%;定量冠脈造影顯示,與治療前比較,冠脈管腔改善在兩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29)。

HPS、CARDS等研究充分證明他汀類藥物通過降低TC和LDL-C水平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發生大血管病變和死亡的風險。使用他汀或貝特類藥的心血管二級預防的研究證明,血脂干預可使糖尿病患者發生CHD事件相對危險降低,與非糖尿病患者受益類似。

作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應積極采取他汀干預,在考慮整體心血管風險基礎上,對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都應使用他汀類調脂藥,提高糖尿病患者血脂治療率與達標率,降低心血管風險,減少糖尿病的死亡率。中國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紊亂者高達48%(n=2430,亞洲多國家資料分析,中國亞組,1999),血脂控制未達標率高達78.6%。因此,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給予糖尿病患者強化生活方式(控制飲食及總熱量攝入,減少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適當增加體力運動,控制體重等)干預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調脂藥物的干預。

調脂治療

1. LDL-C:對于年齡<40歲已發生心血管疾患或存在多種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高血壓、吸煙、微量白蛋白尿、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系數較高)者,LDL-C控制于2.6mmol/L(100mg/dl)以下;對于已經發生心血管并發癥的糖尿病患者復發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顯著增高,即心血管疾病的極高危人群,可考慮將其LDL-C控制在2.07mmol/L(80mg/dl)以下。若他汀類藥物充分治療后LDL-C水平仍不能達標的人群,考慮聯合應用其他調脂藥物(如膽固醇吸收抑制劑)。

2. TG:TG水平輕中度升高(<5.6mmol/L),應首選他汀類調脂藥治療,TG嚴重升高(≥5.6mmol/L)的患者,則應首選貝特類調脂藥先降低TG水平以預防急性胰腺炎。

部分混合性血脂異常患者單藥治療不能達標者,可能需要聯合應用調脂藥物(如他汀類加貝特類或煙酸類等),降低LDL-C的同時兼顧TG水平,ACCORD研究調脂治療亞組探討了伴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聯合使用他汀和非諾貝特的受益程度,結果提示對于已經接受他汀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不宜常規加用非諾貝特;建議在臨床實踐中若經過他汀治療患者仍存在明顯的TG增高或HDL-C降低,可以考慮聯合應用非諾貝特治療。同時需要密切監測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

抗凝治療

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變和動脈粥樣硬化與患者的血栓前狀態、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小板功能增強、抗凝血功能減退和血液流變學改變有密切關系,而阿司匹林作為抗血小板藥物在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和治療中都有重要的價值。一項大型的薈萃分析和多項臨床試驗證明,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預防包括卒中、心肌梗死在內的心腦血管事件。

給予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治療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其一級預防的證據確鑿。PHS內科醫師健康研究糖尿病亞組分析:阿司匹林組首次心梗發生率下降高達61%;ETDRS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治療研究顯示,阿司匹林組心肌梗死危險下降達28%,且對伴視網膜病變者安全性良好;2005年發表的女性健康研究(WHS)[12]結果顯示,阿司匹林治療可使腦卒中風險下降24%,其中糖尿病亞組腦卒中風險下降高達58%;小劑量阿司匹林一級預防2型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事件研究(J-PAD研究)[15],以2539例無心血管疾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平均隨訪4.37年,阿司匹林組心腦血管事件死亡率0.08%,而對照組為0.8%,(P=0.0037),研究顯示小劑量阿司匹林可以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以上多項研究證實阿司匹林可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的并發癥,使主要心腦血管事件風險下降,降低死亡率,并對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有預防作用。

基于上述眾多的循證醫學證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薦若無禁忌證,所有具有心血管事件史的糖尿病患者均應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75~150mg/d)進行二級預防;對于既往無心血管病史的50歲以上男性與60歲以上女性糖尿病患者且伴有至少1項其他危險因素(吸煙、高血壓、血脂異常、早發冠心病家族史、蛋白尿)者,若其不存在出血性并發癥的高危因素,建議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若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治療,可考慮應用氯吡格雷(75mg/d)替代。

UKPDS及STENO-2研究提示糖尿病干預要及早,在發生大血管病變前,給糖尿病高危人群尤其是合并有多種代謝綜合征因素的心血管高危人群及早干預,可以明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風險。STENO-2研究表明,包括降糖、降壓、調脂、抗凝在內的綜合治療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絕對風險下降20%,因心血管性死亡的絕對風險下降13.0%;VADT研究表明,通過對血糖、血壓、血脂及不良生活方式的綜合干預,兩組的心血管事件都比最初入組時的預期發生率下降了一半以上。

綜上所述,糖尿病的治療不僅僅是單純的降糖,應該是包括降糖、降壓、調脂、抗凝、糾正不良生活習慣等的綜合治療。通過對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風險因素的早期綜合干預,建立糖尿病患者一體化綜合管理的新模式,綜合達標才能做到最大程度上預防及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和進展,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及延長壽命。

[1] Yang WY, Lu JM, Weng JP,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10, 362: 1090-1101.

[2] Holman RR, Sanjoy KP, Bethel MA, et al. 10-year follow up of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J]. N Engl J Med, 2008, 359: 1577-1589.

[3] Skyler JS, Bergenstal R, Bonow RO, et al.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Intensive glycemic control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implications of the ACCORD, ADVANCE, and VA diabetes trials: a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nd a Scientific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J Am Coll Cardiol, 2009, 53(3): 298-304.

[4] The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 Study Group. Effects of intensive glucose lowering in type 2 diabetes[J]. N Engl J Med, 2008, 358: 2545-2559.

[5] The ADVANCE collaborative group. Intens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N Engl J Med, 2008, 358:2560-2572.

[6] Duckworth W, Abraira C, Moritz T, et al. Glucose control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veterans with type 2 diabetes[J]. N Engl J Med, 2009, 360: 129-139.

[7] Gaede P, Lund-Andersen H, Parving HH, et al. Effect of a multifactorial intervention on mortality in type 2 diabetes[J]. N Engl J Med, 2008, 358: 580-591.

[8] Chobanian AV, Bakris GL, Black HR, et al.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National High Blood Pressure Education Program Coordinating Committee. 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JNC 7 report[J]. JAMA, 2003, 289: 2560-2572.

[9] Parving HH, Lehnert H, Brochner-Mortensen J, et al. Irbesarta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Microalbuminuria Study Group. The effect of irbesartan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N Engl J Med, 2001, 345: 870-878.

[10] Berl T, Hunsicker LG, Lewis JB, et al. Irbesartan Diabetic Nephropathy Trial Collaborative Study Group.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the Irbesartan Diabetic Nephropathy Trial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overt nephropathy[J]. Ann Intern Med, 2003, 138: 542-549.

[11] Pyorala K, Pederson TR, Kjekshus L, et al. For the Scandinavian Simvastalin Survival Study: cholesterol lowering with Simvastatin improves prognosis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scandinavian Survival Study(4S)[J]. Diabetes Care, 1997, 20: 614-620.

[12] Ridker PM, Cook NR, Lee IM,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low -dose aspirin i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J]. N Engl J Med, 2005, 352( 13) : 1293-1304.

[13] 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 MRC/BHF Heart Protection Study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with simvastatin in 20536 high-risk individuals: a ran 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1[J]. Lancet, 2002, 360(9326): 7-22.

[14] Colhon HM, Betteridge DJ, Durrington PN,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atorvastain in type 2 diabetes in the Collaborative Atorvastatin Diabetes Study(CARDS): multicentre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1[J]. Lancet, 2004, 364: 685-696.

[15] Ogawa H, Nakayama M, Morimoto T, et al.Low -dose aspiri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ti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AMA, 2008, 300 (18) : 2134-2141.

猜你喜歡
血糖高血壓糖尿病
糖尿病知識問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42
糖尿病知識問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56
細嚼慢咽,對減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保健醫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34
一吃餃子血糖就飆升,怎么辦?
全國高血壓日
西部醫學(2021年10期)2021-10-28 08:25:50
糖尿病知識問答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20
糖尿病知識問答
如何把高血壓“吃”回去?
基層中醫藥(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8
高血壓,并非一降了之
基層中醫藥(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4
妊娠期血糖問題:輕視我后果嚴重!
媽媽寶寶(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va| 日韩免费无码人妻系列|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亚洲精品图区|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久久国语对白| 色视频国产|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91视频首页| 久久九九热视频|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欧美精品另类|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国内毛片视频| 视频一区亚洲|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夜夜爽|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区欧美区| 911亚洲精品|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婷婷色婷婷|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免费高清毛片|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亚洲熟女偷拍| 欧美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精品1区2区3区|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AV成人一区国产精品| 色综合久久88|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