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瑞爽,郝春柳(河北省圖書館,石家莊 050000)
隨著河北省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工作的開展及“十二五”規劃綱要關于“基本建成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目標的提出,作為城市文化標志和城市文明象征的圖書館,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河北省公共圖書館正迎來新一輪建設高潮,而這個快速發展期正是圖書館文化建設重要的啟動時機。本文根據現代圖書館文化建設的要求,對河北省公共圖書館文化建設現狀進行調研,分析當前存在的不足和應注意的問題,并提出解決途徑,以期為河北省公共圖書館文化建設較好較快發展總結經驗,提供理論支持。
圖書館物質文化是物質層面的圖書館文化現象,它是獨立于圖書館員、讀者等相關人意識之外的、而且是發生在圖書館及其相關領域內的物質文化現象,是圖書館職業長期發展積累的物質財富和成果。[1]河北省公共圖書館近年來在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快發展,館舍、館藏規模不斷擴大,設備不斷更新。在物質文化建設方面展示了“自由、開放”的文化理念,體現了“親民”文化、“生態”文化、“信息”文化、“智能”文化、“特色館藏”文化等文化現象。
(1)在館舍文化方面:① 河北省公共圖書館館舍基本上都建在該市的中心位置,在選址上體現了濃郁的“親民”“便民”文化;② 在建筑風格上,圖書館文化建設呈現了“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文化特征,尤其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完美地契合了圖書館的使命,如,河北省圖書館館舍的建筑核心“智慧之塔”,滄州市圖書館館舍的九宮格圖的造型等。③ 內部布局及裝飾方面,則體現了強烈的“自由、開放”和“生態”文化理念,如省圖書館每層設計2-3個閱覽室,把藏書、閱覽、外借集于一個平均面積在700平方米的大空間,館內公眾活動場所和多種功能用房的設計,體現出鮮明“家居”文化特色,盡力保證讀者有個舒適的閱讀空間。
(2)在圖書館設備文化方面,河北省公共圖書館體現出了“人本”文化理念和“智能”文化氣息。如省圖書館館區實現了無線網絡覆蓋,讀者可以在館區內無線上網;采用RFID圖書館管理系統,讓讀者在圖書館可以自主借閱等。
(3)館藏文化是圖書館物質文化的核心內容,河北省公共圖書館館藏文化呈現兩個文化特征。一是呈現“歷史積淀深厚”的文化特征。館藏文化歷史可以上溯到清代藏書機構文津閣和保定市古蓮池書院。但經歷史的更迭,文津閣的藏書于1915年運至北京,現歸北京圖書館收藏。而古蓮池書院藏書剩有《蓮池書院法帖》38方刻石“石籍”,少量書籍歸保定市圖書館收藏。兩個藏書機構的館藏及歷史給河北省公共圖書館界留下了無形的、深厚的精神財富。二是呈現“特色館藏”的文化特征。河北省圖書館重視地方文獻的收藏,其中,“西柏坡”系列文獻、“李大釗”系列文獻等在我國圖書館界有著很高地位。市、縣級圖書館立足于河北省廣袤大地,館藏蘊含著更為原始和深厚的地方特色文化特征。如滄州市圖書館館藏的武術、雜技類文獻信息資源,衡水市圖書館館藏的內畫、年畫類文獻信息資源,以及寬城縣圖書館收藏的滿族特色地方文獻等。
圖書館制度文化是制度層面的圖書館文化現象。它是正確解決圖書館各部門、各工序、各環節的業務技術問題,設備使用問題,藏書利用和保管的關系問題,圖書館工作人員之間關系問題,圖書館與讀者關系問題,讀者之間關系問題的準繩。[2]
在管理體制和制度文化方面,河北省公共圖書館體現了單一的“政治治理”文化,即遵循傳統的政府或主管機構治理的模式。公共圖書館的組織結構文化是“直線職能制”文化。這種文化最明顯的特征是:組織結構按照圖書館職能包括業務和行政、輔助等職能以及圖書館業務流程來劃分部門,管理層次呈現金字塔型,層次多而繁瑣;圖書館業務流程過于分散,整體性遭到割裂。
職業資格制度文化方面,河北省公共圖書館基本上體現了“民主”“平等”“法治”“人本位”的文化理念,目前,河北省公共圖書館職業資格制度主要是通過專業人才招聘和職稱聘任兩種方式進行。“民主”“平等”“法治”是兩種制度執行的前提。職業資格制度文化延伸出了以“館員為本”的資格技能培訓的“人本位”的文化理念。[2]
圖書館精神文化是精神(或意識)層面的圖書館文化現象,是在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下長期形成的哲學思想及其在意識層面的體現。按照圖書館哲學體系所涉及的內容,圖書館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圖書館服務活動、圖書館職業精神、圖書館職業使命和圖書館職業價值觀等。
圖書館在分類、編目、借閱、課題研究以及延伸服務等方面開展的服務活動,是凝聚了館員的聰明智慧而形成的精神財富,屬于圖書館精神文化。如河北省公共圖書館在全省舉辦的“燕趙少年系列讀書活動”、滄州市圖書館舉辦的“獅城讀書節”、唐山市圖書館舉辦的“唐山市讀書節”等,體現了“信息”文化、“商業”文化、“人本”文化等文化概念。
在職業精神文化方面,河北省公共圖書館體現出敬畏圖書館制度、維護圖書館權利、對弱勢人群的知識關懷、堅持圖書館職業精神的人文精神以及對圖書館職業秉持科學態度并勇于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而在職業價值觀方面,河北省公共圖書館館員踐行著注重服務和人文關懷,熱愛圖書、倡導閱讀,主張社會成員享有使用圖書館服務的平等權利,倡導合作和技術創新,倡導寬容、公正等文化理念。但目前尚沒有把職業價值觀升華為成文的規定。
通過河北省圖書館物質文化建設的分析,可以看到,省公共圖書館物質文化發展呈兩極化態勢:一方面是省、市及部分經濟強縣圖書館建設得到較快發展,圖書館物質文化建設取得較大成果。另一方面,部分縣級圖書館硬件建設發展緩慢甚至處于停滯狀態,經筆者多地實地調研,看到很多縣級圖書館無館舍,目前處于關閉狀態,不提供任何讀者服務;或無獨立館舍,很多縣級圖書館與當地博物館等文化機構合用館舍;或有獨立館舍,但被網吧或影院擠占等。在館藏方面,從2009年第四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數據來看,127個參評縣級圖書館中,30個圖書館年入藏量一欄中數據為0,24個圖書館的年入藏數據在500及500以下。這說明2009年河北省近43%的縣級圖書館沒有購進任何新書。
通過對河北省公共圖書館精神文化建設的分析,可以看出館員在日常的讀者服務中對圖書館職業精神、職業使命和職業規范進行了長期富有成效的實踐活動,卻沒有從理性的層面進行概括提煉,從而導致了河北各級公共圖書館沒有明確成文的職業使命、職業精神及服務理念的局面。
目前,河北省公共圖書館界在圖書館管理方面,只重視制度、紀律等硬性管理傾向,不注意從人的思想深處挖掘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普遍把圖書館精神文化等同于對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舉辦文化活動等。可以說,精神文化建設系統性、科學性不強,缺乏明確的目標、方向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和監督機制。因此筆者認為,在圖書館物質文化建設取得較大進展的情況下,應逐步加快精神文化建設步伐。
通過筆者實地調研和研究分析,河北省公共圖書館系統運行體制缺少以信息共享為核心的聯盟文化,導致系統內部不能充分共享知識,不能有效業務管理。為更好闡釋聯盟文化的作用,筆者利用系統工程相關原理,提出河北省公共圖書館聯盟模型(如圖所示)。河北省公共圖書館聯盟可以看作一個由省、市、縣、鄉鎮、村級圖書館組成的系統。圖中圓圈表示整個聯盟(系統),內部為省、市、縣、鄉鎮、村級圖書館系統要素,要素之間的箭頭表示各要素之間信息流通渠道,外部箭頭表示系統外部各種外部影響因素,如政府政策、研究成果、發展動態等。河北省公共圖書館系統如果缺失聯盟文化,內部各要素之間不能充分共享信息,將導致外部影響因素只能對內部局部要素起作用,引起外部因素對整個系統作用失靈,導致系統內耗嚴重。

圖 河北省公共圖書館聯盟示意圖
這里的“社區”文化是指圖書館以“親民”“愛民”和“便民”為主導思想,以長期培養人們對圖書館的使用習慣為核心,從而使圖書館得到持續發展的文化理念,它是圖書館必備的文化關懷。河北省社區圖書館發展相對比較滯后,“社區”文化建設意識不強。以石家莊為例,石家莊社區有346個,社區圖書館(室) 零星分布,規模小,基本上面積在20—40平方米,藏書基本上在千冊左右。藏書中新書極少,多數圖書是社區居民捐贈的過時版本,內容陳舊,可讀性差。總體藏書質量低下,很少有讀者問津。[3]
現代社會越來越強調視覺和其它感覺的功效,視覺識別系統(VI)的目的正是是借助視覺符號元素來傳達辦館理念,反映服務特色,展現獨特個性,鼓舞員工士氣等。目前河北省公共圖書館新館的不斷涌現,正是有效導入視覺識別系統(VI)的最佳時期。經調研分析,一些新建圖書館在外部造型和內部裝飾頗費心思,但大多缺少一套成熟權威的識別系統。
(1) 各級政府部門應高度重視縣級圖書館的發展,認識到物質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河北文化大省建設,是河北省整體文化建設要大發展大繁榮。對于全省公共圖書館事業來講,縣級圖書館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河北省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整體水平。在建設方面需要省、市、縣三級政府部門同“給力”“給大力”,共同解決縣級圖書館物質文化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2)省市級圖書館要重視縣級圖書館的發展。省市級圖書館要加強與縣級圖書館的信息交流,讓縣級圖書館了解全省圖書館界的動態,了解其它館的文化建設情況。圖書館界應多舉辦一些以縣級圖書館物質文化建設為中心的評比活動,以激發縣級圖書館發展物質文化的動力,也讓河北省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接上地氣兒”。
(3)圖書館自身要重視物質文化建設。所謂“他助不如自助”,縣級圖書館要注重吸取當今圖書館物質文化建設的系列成果,提高物質文化建設水平,強化物質文化建設意識,加強館藏體系建設,讓館藏變得更有“本館特色”。
(1)圖書館領導應認識到自己在精神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圖書館文化的建立,要求領導要明確圖書館的基本定位和發展方向,并將其提煉升華為全體館員共同的價值觀,然后才可以談到建立特有的圖書館文化。
(2)提煉圖書館精神文化內涵,并加以設計。隨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我們應清醒認識到精神文化對于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必要性。以省、市圖書館為核心的河北省公共圖書館應逐步總結在讀者服務過程中形成的精神層面內容,加以理性概括,用確切的文字把主導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固化成確切的文化理念。精神文化的設計可以采取專家幫助、群眾參與的方式,并進行推廣和完善。
(3)做好精神文化理念的灌輸與傳播。一方面要打“持久戰”。圖書館管理層應該認識到精神文化的作用,要堅持不懈地向全體館員灌輸其特有的文化價值觀,使館員認同該文化,從而形成合力,提高圖書館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要“措施有力”。如采取組織編寫圖書館文化手冊、強化文化訓導等活動來推動精神文化理念的貫徹推廣和完善。總而言之,圖書館精神文化的灌輸和傳播不是附庸風雅的應景之作,不能淺嘗輒止,而是圖書館發展戰略的導向,它不僅要成為當前各項工作的推動力,更要成為圖書館長遠發展和員工健康成長的持久源動力。
(4)增加精神文化的儀式感。圖書館工作人員很容易出現職業倦怠,而圖書館精神文化的充盈可以彌補館員產生的心理落差,消除職業倦怠。筆者認為,圖書館精神文化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有規范的文化禮儀,還要讓灌輸措施具有一定的儀式感,這對增加館員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職業歸屬感都有積極作用。
(1)確定培養聯盟文化的目標。聯盟文化的特征是信息共享支配聯盟的一切行為,是整個聯盟共同的追求和信仰,是聯盟共同的道德意識和自然常態化的行為。
(2)聯盟文化培養的措施。一方面,增加公共圖書館聯盟個體之間的互助或關聯行為,如聯合編目、資源合作存貯、電子資源建設、公共檢索、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參考咨詢協作服務、計算機軟硬件共享、在職人員培訓與業務輔導、合作進行圖書館學和信息技術應用相關問題的研究等;也可以逐步開展全省圖書館“一卡通”工作,選取條件比較成熟的市、縣、鄉鎮、村作為試點,待到條件成熟,在全省鋪開。另一方面,增加聯盟個體之間信息交流通道,各級公共圖書館之間保持良好的信息溝通和業務交流。
(3)提高聯盟系統與外部的交流意識。對河北省公共圖書館聯盟來講,國家的政策、方針、法規,網絡技術,管理技術,讀者需求等都是外部影響因素,這些因素要通過系統內部要素并通過內部要素的信息流通才能對系統起作用。各級公共圖書館對于外部要素保持敏感,捕捉到的相關信息要通過良好的內部交流渠道,及時取得其他圖書館的支持和幫助,共享經驗和成果。
(1)公共圖書館保持“吸引讀者到館”的積極性。鑒于各個圖書館的服務定位不同,采取多種措施吸引讀者到館,要努力找到讀者對圖書館的需求點。
(2)為“社區”文化發展找到媒介,加強社區圖書館建設。以石家莊為例,發展城市社區圖書館,首先要做好摸底統計工作。其次做好社區圖書館的社區圖書館(室)建設規劃,避免盲目建設。第三要做好資金的持續保障,爭取政府設置社區圖書館(室)專項經費,同時做好社區圖書館(室)的考核評估工作。鼓勵私營企業、公益性基金和個人捐贈參與到社區圖書館建設中來。第四,做好社區圖書館(室)的業務指導工作。省、市級公共圖書館應對社區圖書館(室) 制定相關扶持計劃,開展社區圖書館(室)的服務項目、考核評估等業務工作。最后,動員社區居民全員參與,強化社區圖書館發展的群眾基礎。
(3) 采取具體措施促進“社區”文化理念的形成。① 社區圖書館要建設特色館藏文化;② 成為社區信息咨詢的提供者,提供如房產、尋物等生活信息;③ 采取社區讀書會、親子活動、音樂戲曲欣賞、棋藝比賽等活動形式,培養讀者使用社區書館的習慣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