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琦 李海燕 江 貝 王德超 李為騰 李 智
(1.山東大學巖土與結構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濟南市,250061;2.山東科技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山東省青島市,266590;3.山東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山東省青島市,266590)
深部厚頂煤巷道高預應力錨索梁支護優化技術研究*
王 琦1,2李海燕1江 貝3王德超1李為騰1李 智1
(1.山東大學巖土與結構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濟南市,250061;2.山東科技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山東省青島市,266590;3.山東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山東省青島市,266590)
趙樓煤礦3302軌道巷為埋藏千米的深井巷道,在原支護條件下頂板沉降量大,圍巖變形嚴重。針對此,采用鉆孔窺視儀及地質雷達探測了巷道圍巖的破裂區域,并對松動破壞規律進行了分析。根據探測結果,提出了高預應力錨索梁支護優化方案,利用離散元數值軟件UDEC對方案優化前后的圍巖裂隙分布及錨桿(索)受力進行了分析。數值模擬及現場監測結果表明,提高錨桿(索)預緊力可有效地控制錨固區內頂板離層,增強頂板的完整性;高預應力錨索梁支護方案顯著改善了巷道圍巖控制效果。
厚頂煤 深部巷道支護 松動破壞圈 數值模擬 高預應力錨索梁
巷道支護的效果是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之一。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探究經濟合理有效的支護技術,對我國的煤礦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隨著煤礦開采逐漸向深部延伸,“三高一擾動”的復雜地質力學環境對深部煤巷的支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一錨桿、錨索等常規支護方式下,經常出現錨桿拉斷或整體失效、錨索拉斷或整體滑落、頂板變形過大、局部頂板冒落等現象。針對單一支護方式存在的不足,錨網索、錨梁網索等聯合支護形式在深井復雜巷道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支護效果。本文在探測趙樓礦煤巷頂板松動破壞范圍、分析其破壞規律的基礎上,采用高預應力錨索梁進行支護優化設計,并在趙樓礦3302軌道巷進行了現場工業性試驗。
趙樓煤礦3#煤層埋深約990m,厚度5~8.5m,平均煤厚7.8m,煤層普氏系數f為0.8~2.3,平均1.6。3302工作面軌道巷沿煤層底板掘進,為典型的深部厚頂煤巷道。巷道直接頂為粉砂巖,部分區段含有泥質砂巖與泥巖互層,煤巖交界面粘結力低,離層明顯。地應力實測資料表明:該區地壓大,最大水平地應力為36.4MPa。地層條件極為復雜,存在多處斷層構造。在原支護條件下,巷道頂板控制效果不理想,頂板變形嚴重,網兜現象明顯,部分區段頂板沉降量達到384mm,錨桿、錨索折斷現象時有發生。
利用巷道松動破壞范圍探測方法,根據煤巷掘進進度,分別采用鉆孔窺視儀和地質雷達對3302軌道巷進行了3個斷面的圍巖破壞模式和松動范圍探測。
采用鉆孔窺視儀在3302軌道巷進行了探測工作。根據提取的鉆孔內視頻圖像,對孔壁裂隙、形態、數量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圍巖松動破壞帶深度在2.6~3.2m之間,部分探測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鉆孔裂隙及結構面視頻截圖
采用美國勞雷SIR-3000地質雷達主機及400 MHZ天線在3302軌道巷進行了3個斷面的地質雷達探測工作。由于篇幅所限,現僅列出3#斷面地質雷達頂板橫向探測的雷達波形圖,見圖2。圖2中左側軸為時間,右側軸為深度,橫軸為移動距離,白色線為松動破壞分界線,圍巖松動破壞帶深度在2.8~3.1m之間。

圖2 3#斷面頂板雷達波形圖
根據鉆孔窺視儀和地質雷達探測結果,典型監測斷面(1#、2#斷面)圍巖內部最后的裂隙帶和松動破壞區域分布如圖3所示,用粗線包圍起來的破壞嚴重區域即為松動破壞圈。

圖3 監測斷面圍巖破裂區分布
根據兩種儀器探測結果,巷道圍巖松動破壞圈深度統計見表1。

表1 巷道圍巖松動破壞深度統計
由表1可知,采用鉆孔窺視儀與地質雷達結合的方式探測軌道巷頂板及兩幫破壞規律如下:
(1)圍巖由表及里破壞程度依次減弱,并形成多個破裂區,其中前兩個破壞區破壞嚴重,是傳統的破壞松動圈,對巷道穩定性影響較大,為重點支護對象。
(2)頂板松動破壞圈范圍大于兩幫,最大破壞深度3.1m,最小2.65m,平均2.71m,兩幫煤體破壞深度平均1.9m。
(3)松動破壞圈范圍與頂煤厚度和煤巖參數有關,頂煤較厚時松動破壞圈也相應增大。
頂部支護采用錨網+鋼帶+錨索的錨梁網索支護形式,幫部采用錨網支護,并鋪設鋼筋梯護表。頂部采用?22mm×2400mm KMG500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預緊力50kN,幫部采用?20mm×2000mm的KMG400左旋無縱筋全螺紋錨桿,預緊力30kN,頂板及兩幫錨桿間排距為800mm×800mm;錨索型號為?17.8mm×5800mm,預緊力100kN,間排距1800mm×1600mm。采用U型鋼帶支護頂板,長度為4300mm,鋼帶寬為140 mm,厚為10mm。
研究表明,錨桿、錨索預應力及其擴散效果在煤巷支護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根據巷道地質條件確定合理的預應力,并使預應力實現有效擴散是支護設計的關鍵。提高原支護方案中錨桿錨索預應力,能夠提高圍巖峰后強度與自承能力,改善錨索在巷道頂板中的擴散效果。根據3302軌道巷地質資料及圍巖松動破壞范圍探測,采用高預應力錨索梁方案進行巷道支護優化設計。
高預應力錨索梁方案:頂部支護采用錨網+鋼帶+錨索+礦用工字鋼的支護形式,錨桿長度與型號均與原支護相同,頂錨桿預緊力提高為70kN,幫錨桿預緊力提高為50kN,錨索型號為?22mm×6200mm,間排距為1380mm×1600mm,工字鋼與錨索聯合支護,預緊力提高為150kN。
根據趙樓煤礦實際工程概況,采用UDEC離散元數值模擬軟件,取典型地質斷面分別對原支護方案和高預應力錨索梁方案進行對比研究。根據現場煤巖試樣力學實驗及參數反演,結合地應力測試數據進行建模,模型中巖體材料模擬采用摩爾—庫倫準則,采用高預應力錨索梁方案優化后的圍巖裂隙分布及錨桿(索)受力分布見圖4。

圖4 優化方案圍巖裂隙分布及錨桿(索)受力分布
通過對比分析UDEC計算結果可得出如下結論:
(1)高預應力錨索梁方案對頂板離層和巷道圍巖的控制效果明顯優于原支護方案,巷道頂板沉降量和兩幫移近量明顯減少。
(2)高預應力錨索梁方案通過錨索與工字鋼的聯合作用,增大了錨索的應力擴散效應,使上覆巖層形成連續受壓區,擴大了巷道頂部受壓區域面積,將受壓區域擴大至巷道正上方之外的區域,有效防止了巷道頂板整體跨落。
(3)通過增加錨桿預應力消除了上覆巖層的松散變形和頂板中部的拉伸破壞,有效控制了錨固區范圍內的頂板離層,形成預應力承載結構;通過高預應力錨索的補強作用,將錨固區內的預應力承載結構固結在深部穩定巖層中,有效保證了頂板的整體穩定性。
為檢驗優化后的支護方案在巷道支護中的實際控制效果,在3302軌道巷內實施了高應力錨索梁方案,并進行了監測,兩類支護方案巷道表面位移隨掘進時間變化的監測曲線見圖5。從圖5中可以看出,支護方案優化后的巷道表面位移明顯減少,頂板和兩幫未出現大的下沉和幫部內移現象,最大頂板沉降量和兩幫移近量分別為187mm和225 mm,頂板及兩幫變形量均在控制范圍內,觀測結果表明,采用新的支護方案后,巷道收斂明顯變小,圍巖整體穩定性良好。

圖5 巷道表面位移監測結果
(1)通過鉆孔窺視儀和地質雷達對深部厚頂煤巷道圍巖的破壞規律進行探測,得到圍巖由表及里形成多個破裂區,前兩個破壞區破壞嚴重,為松動破碎圈。松動破碎圈都分布在煤層和底板泥巖中,其中頂板破壞平均深度2.71m,兩幫煤體破壞深度平均1.9m。
(2)數值模擬結果顯示高預應力錨索梁方案可有效增大錨索的應力擴散效果,減小塑性區面積,有效防止了巷道頂板整體跨落;明顯地提高了錨桿(索)預應力對圍巖控制。
(3)現場實踐結果表明,采用高預應力錨索梁方案進行支護的巷道收斂明顯減小,頂板及兩幫未出現大的下沉和兩幫內移現象,巷道整體支護效果良好。
[1] 韋玉沛,于士芹.深部復雜條件下沿空掘巷錨網索支護技術研究[J].中國煤炭,2005(12)
[2] 王旭宏,王玉懷,夏歡閣等.復雜條件下回采巷道錨網索支護參數優化研究[J].中國煤炭,2010(3)
[3] 康紅普,司林坡,蘇波.煤巖體鉆孔結構觀測方法及應用[J].煤炭學報,2010(2)
[4] 宋宏偉,王闖,賈穎絢.用地質雷達測試圍巖松動圈的原理與實踐[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2(4)
[5] 康紅普,林健,吳擁政.全斷面高預應力強力錨索支護技術及其在動壓巷道中的應用[J].煤炭學報,2009(9)
[6] 張鎮,康紅普,王金華.煤巷錨桿-錨索支護的預應力協調作用分析[J].煤炭學報,2010(6)
Optimization of high-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beam supporting technology in deep coal roadway with thick top-coal
Wang Qi1,2,Li Haiyan1,Jiang Bei3,Wang Dechao1,Li Weiteng1,Li Zhi1
(1.Geotechnica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hand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061,China;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Shandong 266590,China;3.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Shandong 266590,China)
No.3302roadway in Zhaolou coal mine belongs to the deep roadway with the depth of 1000m.Because of the large settlement under the original supporting conditions,the surrounding rock was deformed seriously.The fractured zones of surrounding rock were monitored by the borehole camera and th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and the loosening and failure laws were analyzed.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the high-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beam was proposed as an optimized supporting plan.The crack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forces on the anchor bolt or cable before and after the support optimization were analyzed using 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UDEC)software.The results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field monitoring data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of pre-stress on the anchor bolt or cable could validly control the roof separation in the anchorage zone and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roof,indicating that the high-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beam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on the surrounding rock in roadways.
thick top-coal,support for deep roadway,loose circle,numerical simulation,high-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beam
TD353
B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50904043);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ZR2009FM009)
王琦(1983-),男,山東臨沂人,博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地下工程支護材料及技術方面的研究。
(責任編輯 張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