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明代漳浦人楊一葵《裔乘》評述

2012-12-18 15:10:54王連茂
閩臺文化研究 2012年4期

王連茂

2012年7月,漳浦縣佛潭楊氏祖廟理事會與漳州市圖書館內部出版了明代楊一葵的 《裔乘》,并承陳正統先生寄贈一冊,不勝喜悅。該書系據鄭振鐸編 《玄覽堂叢書》所收萬歷43年刊本影印,屬罕見 “僻書”,故甚珍貴。鄭氏 《玄覽堂叢書》于1941年6月由上海精華印刷公司 (即商務印書館)出版,共10函120冊,收有明史珍貴古籍、抄本34種。1947年5月,鄭氏又編《玄覽堂叢書續編》,由南京中央圖書館影印,收有關明史珍貴古籍20余種。[1]1981年臺北正中書局再版的 《玄覽堂叢書初集》,以及2010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出版的《玄覽堂叢書》,《裔乘》八卷均在其中。今漳州單獨影印成書,為閩南文化研究提供了一部難得的著作,學者們無不稱便。

楊一葵,字翹卿,明漳州府漳浦縣人。因無傳略,不知其生卒時間,從各種志書的簡略記錄中僅能了解,他是萬歷20年(1592)進士,官至云南布政使。其父楊守仁是嘉靖44四年 (1565)進士,任過知縣、知府,后因事被貶六級,但 “以廉能名”,政績甚佳,受到百姓的愛戴。[2]據縣志記載,他 “以子一葵封貴州按察使,崇祀鄉賢”。[3]相比之下,楊一葵的官運要順暢得多,萬歷年間他在山西、浙江、貴州等地任過戶部督餉郎中、浙江提刑按察司僉事、承宣布政司左參政、貴州按察使副使等官職,一路升遷。 眾多志書均稱其 “官至云南布政使”,奇怪的是,在 《云南通志》的職官名錄中居然沒有他的名字。

盡管有關楊一葵的生平資料殘缺不全,《漳浦縣志》中明代有40個進士被立傳,他也不在其中,甚受 “冷落”;但從一些記載中還是能夠發現他官宦生涯的某些精彩之處,如在浙江任上主修過大規模水利設施,便是其亮點之一。當地百姓還為之立祠,以紀念他的功績:

楊公祠:于越新編,在縣 (蕭山縣)二十里長山尾,祀明守道楊一葵。錢象坤 《楊公祠記》:憲副楊公蒞越,以歲甲寅 (萬歷42年,1614)筑石塘,橫袤九十五丈。又用錢氏法,實石于竹籠,倚疊為岸,固以椿木,袤一千三百一十丈,復以余力濬河千一百余丈,費金三千七百有奇。越之水利,東則湯公閘,西則蕭公堰,而今則楊公塘,可列為三。公福之漳浦人,壬辰進士。[5]

又如 “任冀北道參議時,與總兵焦承勛組織重修大同興云橋。在家鄉佛曇捐資挖通蘇港,疏浚鴻儒江支流等。”[6]可見他做過不少有益于民生的好事。楊氏所著 《云中邊略》、《海塘事宜》二書雖已佚失,但顧名思義,前者是就云中 (今山西大同)的邊防問題建言獻策,后者則顯然與興修水利有關,均是對國家安全與民生大計的關切,稱得上是有作為的好官。同年進士王在晉為 《裔乘》所作的序文,也特別指出他的這種憂患意識和盡忠守職的精神:

公嘗治兵西垂,大展云中籌略,以上功晉秩。今且控越海之三郡,而兩要區屹然,藉保障也……

國家承平日久,武備闊略。公時時蒿目以憂邊計,乃纂 《裔乘》,以志先憂。凡燋齒梟瞷之邦,韋鞲毳幕之長,梯杭琛貢,解辮蹶角,以至山川阻深、隔閡聲教者,靡不別其種類,肖其風俗,悉其所為,制馭之筴。[7]

楊一葵平生著述頗豐,可惜多已佚失。清修 《四庫全書》對明人著作的歧視貶抑已是公認的事實,或與此有關,楊一葵的著作僅 《芙蓉館集》二卷被存目,并簡單介紹 “是集詩一卷、文一卷。詩格頗清,文則多應酬之作”。評論中提及楊氏尚有《豫章集》和 《畫脂編》,已不見傳本。除此之外,《千頃堂書目》與 《明史》存目的有 《云中邊略》四卷,《漳州府志》也僅載有 《芙蓉館集》一部,還是依重纂 《通志》新增的。[8]楊建良文章提到的還有 《海塘事宜》與 《臆語》兩部,或有所據。而 《裔乘》一書諸志均未見收錄,卻最終被保存下來,也是一大幸事。

王在晉的序撰于萬歷乙卯年 (1615),當是 《裔乘》成書的時間。此前一年,楊一葵正在蕭山主修石塘工程,是書或有可能是他在浙江任內撰寫的。全書八卷,分108個條目,記述所涉及的國家、地區和邊疆少數民族的歷史、山川、地理、物產、習俗、傳說等,主要是與歷代中國朝廷的朝貢關系。對于該書的評價,陳自強先生有簡要而中肯的論述:

作者系將以前史籍的有關資料整理編纂而成,雖然因沒有認真考證,錯訛甚多,但保存了明代前期民族關系、中外關系的許多珍貴資料,同時也記載萬歷間中外關系的一些史實。[9]在一些研究文章中,已有學者引用了該書的資料。[10]從網上還查知,南開大學碩士生土屋美紗的學位論文題目是 《楊守敬、楊一葵父子及 《裔乘》考論》,可惜無緣一讀。總之,近20年來,該書已引起學術界一定程度的關注。盡管其內容瑕疵互見,問題不少,但仍不失為一部值得研評的明人著作,其間某些有價值的歷史資料也有待于進一步發掘。

作者確 “系將以前史籍的有關資料整理編纂而成”,但一些篇章如朝鮮、日本、安南、爪哇、琉球、西番以及哈密、土魯番、于闐、亦力把力、撒馬兒罕等,均作大篇幅敘述,搜羅既富,採擷繁博,大量資料雖多常見,但時間跨度大,延續歷史長,卻能摘取要點,貫串成文,道其概貌,亦屬不易。多數篇末所附 “外史氏曰”,雖不乏稱功頌德之詞,卻值得一讀。它頗能反映一個時代的知識精英們從中國中心主義的天下觀出發,對歷史的認識與經驗總結。從篇末諸論可以看出,作者頌揚明代君主的英明之處,即在于以德治 “天下”,認為只有這樣的統治理念與策略,才會使威德遠播,令諸夷信服,而朝貢不絕。如對永樂初爪哇王殺害明使者事,作者感慨道:“假令當時以犁庭之威加此么麼小丑,何所不糜爛也者?而最止罰金,且卻之曰:令遠人知畏也。大哉!王言不殖貨財,不勤遠略,至今數百年間,戎心自戢,好音是懷,其所觀感有自來矣”。[11]又如明初暹羅船被風飄至福建,當地官員要籍其所有,而明成祖下令發還,并為其修理船只,發給糧食,遣返本國一事,作者總結的經驗是:“自是畏威懷德,輸誠納款者數百年不衰,孰謂夷狄不可以信義服哉?”[12]日本的情況最為復雜,入明以來,“遞貢遞掠,反復不常,而我亦取羈縻,示寬大而已”。但作者認為,這種寬大手段并不奏效,“倭益肆無忌”,在我沿海焚燒劫殺,極其慘毒,嘉靖初更因 “爭貢事件”大掠寧波。于是,作者極力主張,對此等 “狡猾疆狼”,必須時加防患, “不能無杞人之憂”。尤須警惕王直、宋素卿之徒與之相勾引,為其出謀劃策。[13]

作者的諸多議論雖頗有精辟之處,但并無新的觀點。他不外是在如何維護 “天朝上國”與諸夷的 “宗藩”關系及平順的朝貢制度方面,向朝廷提出一些正統思想規范下的個人見解罷了。其所折射出的時代背景是,時至17世紀,當西方殖民者相繼東來以后,中國官場依然普遍存在著嚴重的守舊思想和對世界貿易新格局的缺乏了解。

其實,客觀存在的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已在東亞區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貿易網絡,好多個世紀以來,正是這個體系使東亞區域之間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聯系和相互影響成為可能。正如濱下武志教授所認為的:

朝貢制度顯示了一種維護中國中心的外部等級關系的結構。但是事實上,這個制度是一種國內統治秩序的擴展,從帝國中央對外的延續。換句話說,朝貢體系是一個聯結中心和邊緣的有機的關系網絡,包括各省和附屬國、土司和藩部、朝貢國和貿易伙伴。更廣泛地說,朝貢體系構成了一個經濟圈——東亞國家和亞洲東南、東北、中部、西北的其他實體都參與其中,而且界定他們和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多樣關系。[14]

雖然,由于歷代中國朝廷采取 “薄來厚往”和寬厚的不治態度,對這一區域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建立東亞新秩序,確實產生了不容否認的巨大影響;但這種建構在 “等級禮義”上的政治理念,并不能給朝貢制度帶來任何新的變化。

從這個角度出發,不難發現,楊一葵的著作最注重的內容是朝貢的歷史,其敘事無不圍繞著冊封、納貢事宜及與中國的朝貢關系尤其是明代的情況而展開。因此,《裔乘》也可視為一部包含各個朝貢國家、部族與中國歷史關系的書,也是一部陳自強先生所定義的 “涉海著述”,這對于研究中國朝貢制度尤其是明代的朝貢歷史以及海外交通歷史,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毋庸諱言,該書確實存在著不少問題,并直接影響其學術價值。主要問題是:

其一,作者將所收錄的周邊少數民族與海外國家統稱為 “夷”,固然是沿襲已久的傳統稱呼,即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難以苛責。而作者又細分為東夷、南夷、西夷、北夷、東南夷、東北夷、西南夷、西北夷八個夷,則屬少見。嚴從簡在行人司工作多年,接觸過大量四夷外國的資料,所撰 《殊域周咨錄》分為東夷(含東南)、南蠻、西北夷、西戎,應是大體遵循當時朝廷對藩屬的區分慣例,所收錄的國家和周邊部族均與明朝有朝貢關系。嚴從簡、李賢等撰的 《明一統志》(成書于1461年)則將海外國家統稱為 “外夷”。具有一定權威性的官修 《明會典》(成書于1502年,1509年重校刊行)對所收錄的“朝貢諸番及四夷土官去處”,分為東南夷、北狄、東北夷和西戎。[15]章潢的 《圖書編》基本上仍以 “四夷”來區分邊疆各少數民族,而稱日本為 “東海島夷”、琉球為 “東南海中島夷”;又分南海夷、東南海夷、西南海夷等,但并不一致,有時也稱之為“西洋諸國” 與 “西域諸國”。[16]

在這方面,《裔乘》的體例顯得過于蕪雜,而且舛誤叢生,因不諳外國地理而錯移方位者不止一處。最典型的例子是將忽魯謨斯從遙遠的波斯灣搬移到 “東南海中”,成了 “東南夷”(卷五)。同為菲律賓群島的三嶼、蘇祿和呂宋,則分別被置于 “東南夷”與 “西南夷”(卷五、卷七)。三佛齊 (即“巨港”,位于蘇門答臘島)被歸于 “南夷”(卷二),卻將蘇門答剌劃入 “西南夷”。“蘇門答剌”條中看到的全是波斯大食的資料,對波斯被阿拉伯進攻,向唐朝求援而最終滅國的歷史敘述尤詳,可見作者誤將蘇門答剌當成了波斯國。不過,犯這種張冠李戴錯誤的并非楊一葵一人,章潢的 《圖書編》也稱蘇門答剌 “唐波斯大食皆其地也”。[17]張燮的《東西洋考》則將大食資料置于 “啞齊”條中,稱 “啞齊即蘇門答剌國,一名蘇文達那,西洋之要會也……其先為大食國,蓋波斯西境也”。[18]

其二,明代與外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最多,朝貢制度也最稱完善。而這一龐大的朝貢體系究竟包括多少國家和部落呢?濱下武志根據 《明會典》把朝貢國分為六個地區或國家群,做了如下統計:①第一類東南夷,包括朝鮮、日本、琉球、安南、真臘、暹羅、占城、爪哇等18國;②第二類東南夷,包括蘇祿、滿剌加、錫蘭等44國;③北狄,包括韃靼部王和酋長等8個部落;④東北夷、女真部;⑤第一類西戎,指西北蘭州以西58個國家,包括西域38個國家;⑥第二類西戎,指來自吐魯番地區的14個部族。土官的分布情況是:四川71名、廣西31名、云南18名、湖廣7名。[19]其數目超過 《裔乘》108個條目所涉及的國家和部族,但 《裔乘》比嚴從簡的 《殊域周咨錄》僅記載37個國家與部族要多得多。

《裔乘》記述的內容雖多,但隨意擇掇,未析源流,夾雜著不少早已消失的國家的陳年殘事,使某些篇章內容陳舊,未免減弱其參考價值,也有違作者本人希冀天子閑暇之時能夠 “試取 《裔乘》展卷披閱”,以了解各朝貢國家與部族歷史的初衷。[20]例如, 渤海國 (698~926) 與朝鮮半島的百濟 (前 18~660)、新羅 (603~936)均早已不存,成歷史故事,卻仍被收入,并作大篇幅敘述。

至若印度東南端的馬八兒國,雖于12~13世紀盛極一時,元代與中國關系至為密切,但入明以來幾已銷聲斂跡,諸多典籍均不見提及,該書仍以 “馬八兒諸國”條目 (卷二)收錄,而所敘皆元代事。幾個與遼國有朝貢關系的小國,如 “鐵驪”、“曷蘇館”、“兀惹”、“蒲盧毛朵”、“蒲里奴”(卷5),于遼代時均已先后 “絕貢”,雖資料極少,也被收入書中。

其三,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作者對16~17世紀東南亞出現的新情況無所反映,只字未及。這種新情況主要是1511年 (明正德6年)葡萄牙人占領馬六甲,1557年(明嘉靖36年)又占澳門為據點;1570年代 (明隆慶至萬歷年間)西班牙艦隊進犯菲律賓并建立馬尼拉殖民地;1619年 (明萬歷47年)荷蘭人征服爪哇巴達維亞。這些變化尤與閩南地區有密切的關系,當時,正是閩南的海商與移民群體對東南亞地區出現的新形勢、新市場最先做出了反應,并掀起一場持久的海外貿易與移民高潮。

盡管當時的明朝人并不了解這些歐洲殖民者的來歷和國籍,而統稱為 “佛郎機”,但有關佛郎機來華朝貢、其先進火器、甲板船、白銀以及侵犯閩南沿海等各種情事,已不斷出現在各級官員的奏疏或著述中。如黃衷的 《海語》已記述佛郎機于正德間占據滿剌加事;嚴從簡的 《殊域周咨錄》也特別增添了新朝貢國 “佛郎機”。

在這方面,龍溪人張燮的 《東西洋考》記載尤詳,也最具史料價值。該書所立“紅毛番”條目,已能區分紅毛番乃 “和蘭國,與佛郎機鄰壤”。這里的佛郎機指的是西班牙人,這從他們如何使用武力和狡詐手段占領菲律賓的具體描述中可以知道。最為重要的是,張燮在卷五 “東洋列國考”中,如實記錄了佛郎機在1603年 (萬歷31年)發生的 “呂宋事件”中血腥屠殺我25000 名漳泉僑民的全過程,[21]把西方殖民者的這一滔天罪行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這一慘絕人寰的事件,使在呂宋的漳泉僑民 “存者三百口而已”,[22]給閩南人帶來的傷害可想而知。正如晉江人李光縉所敘述的安平鎮的情況:“安平之俗好行賈,自呂宋交易之路通,浮大海趨利,十家而九。歲夷酋發難,盡殲賈人,安平無一人得脫。訃至,家哭相聞,婦人女子不知其幾人稱寡”。[23]讀之催人淚下。這是閩南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千家萬戶無不處在極大的悲憤之中,這一慘案也為眾所周知。

奇怪的是,同為閩南人的 《裔乘》作者對此竟渾然不知,在 “呂宋”條目中只字未提事件的罪魁禍首佛郎機,僅述:

呂宋與閩密邇,閩人常往貿易,于法不禁,蓋其俗用銀錢,而酷愛中國方物,故閩人至其國者,往往得利數倍而還,甚且數十倍焉。于是,居留者不可勝數矣。邇年構隙相仇殺,初以厚值易吾兵器,吾人為其所愚,爭起而市之。既而大逞,遂以空拳不敵,被殺傷至二萬余人。[24]

不僅與事實不符,且讀后還誤為華人與當地土著相仇殺,實為全書最大的硬傷。

其四,《裔乘》之資料所據,多來自官方典籍和他人著述,不像張燮那樣在參考各種史籍的同時,還 “間採于邸報所抄傳,與故老所誦述,下及估客舟人,亦多借資,庶見大全,要歸傳新”,[25]故不乏珍貴的新材料。當時漳州的月港是中國的航運中心,閩南民間有關海外的知識要比帝國的官吏們豐富得多,可惜 《裔乘》的作者并不注重于此,以致內容存在許多缺陷和錯誤。

《裔乘》作者在行文中多未注明其資料來源,但閱后不難發現,抄引他書者實比比皆是,且錯訛甚多。茲舉數例于下:

例1吉里地悶。內容基本依據元代汪大淵 《島夷志略》 “古里地悶”條。

例2龍牙門。僅兩行,全取自章潢《圖書編》“龍牙門”條。該條內容主要根據《島夷志略》“龍牙門”寫成,汪氏稱該地“田瘠稻少”,章氏改為 “田瘠米谷甚厚”,《裔乘》也依此作 “其地米谷甚厚”。

例3龍涎嶼。最早為 《島夷志略》所記。《圖書編》“龍涎嶼”條依此而作,惟行文次序稍作變化。《裔乘》此條全抄自 《圖書編》,未易一字。

例4馬八兒諸國。內容均摘自 《元史》卷二百一十·列傳第九十七 “馬八兒等國”。

例5真臘。內容據各種史料綜述,歷史脈絡頗清晰。有關女王號 “柳葉”的說法,尚未知出處。所述 “王三日一朝,坐五香七寶床,上施寶帳,以文木為竿,象牙、金鈿為壁”,最早見 《隋書》卷八十二 《真臘傳》。“九頭蛇精”的傳說,置手油鍋以辨盜、坐小石塔以證曲直、女去童貞的習俗,及中國商人在該地納婦等事,則抄自周達觀《真臘風土記》與周致中 《異域志》。

例6三佛齊。所謂 “本南蠻別種”,見于北宋初陳晹撰 《樂書》。《宋史》稱 “其國居人多蒲姓”,[26]《裔乘》誤寫為 “其人多滿姓”。有關鄭和擒陳祖義、以施進卿 (《裔乘》漏刻為施進)代之一事,系據馬歡《瀛涯勝覽》所記。作者并敘述了嘉靖末俞大猷征剿廣東大盜張璉、林朝晞等告捷,而“萬歷五年,中國人有至三佛齊者,歸言見璉等列肆為番舶長,泉漳人多主之 (按:《明史》作 ‘漳泉人多附之’,較為合理)”。作者自稱所述俱見于 《續文獻通考》。

例7百濟。多唐代事,俱錄自 《新唐書》,[27]而舛誤殊多。 如 “扶馀” 誤為 “夫馀”;“小王孝演”漏寫為 “小王演”;“迎故王子扶馀豐于倭,立為王,西部皆應”誤為“迎故王子夫馀豐于倭,立為王,西都皆應”;“道琛保任孝城”誤為 “道琛保仁孝誠”;“新羅王金法敏”誤為 “新羅王全法敏”,等等。

例8新羅。所述亦多唐代事,俱錄自《新唐書》,[28]而稍簡略。 惟舛誤之處仍多,如 “謂城為侵牟羅”誤為 “其俗呼城曰徤牟羅”;“(貞觀)十七年,為高麗、百濟所攻,使者來乞師,亦會帝親伐高麗”誤為“十七年,為高麗、百濟所攻,使者來乞師,會帝親代高麗”;新羅王真德所獻頌詞中,“興文繼百王”誤為 “興文經百王”,“三五成一德,昭我唐家唐”誤為 “五五成一德,照我唐家唐”,等等。

例9渤海。內容亦抄自 《新唐書》,[29]而抄錯者如:“帝賜典冊襲王并所領”誤為“帝賜典冊襲玉并所領”;“使太仆卿金思蘭使新羅”誤為 “使太仆卿全思蘭使新羅”等。

例10滿剌加。主要言明朝事,與 《明史》大略相同。其國人信仰伊斯蘭教、居民中的 “唐人種”、物產以及有關黑虎化人形入市的傳說,均出自馬歡的 《瀛涯勝覽》和費信的 《星槎勝覽》。所述亦有差錯,如王子母幹撒于的兒沙誤為毋幹撒于的兒沙。

例11討來思 (古赤土國)。所述出自《隋書》之記載。隋大業3年 (607),常駿、何君政 (《裔乘》誤為王君政)出使,其王遣婆羅門鳩摩羅以舶30艘來迎一事,則與宋初陳晹 《樂書》之敘述全同。其王姓瞿曇及其習俗,俱抄自唐杜佑 《通典》卷188。明朝事僅述及更名討來思、宣德六年來貢事,沒有新材料。

例12沙哈魯,又譯為薩哈勒,即古投和國。所述幾乎全錄自宋代樂史的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七十七 “投和國”。該書稱“投和國隋時通焉”,《裔乘》依明代其他著作改為 “隋以前無聞”,并記載明代時更名為沙哈魯。所謂 “物產甚多,交易海中諸國,西域賈胡輒以廉價得奇貨云”,《御定淵鑒類函》采集明及之前諸家的如下說法應較準確:“西域賈胡來市,海中得奇貨,不惜酬數倍,薩哈勒人不識也”。

例13答兒密。所稱古名丹眉流,是《明一統志》將西域的答兒密 (屬撒馬兒罕)與東南的丹眉流 (屬真臘)弄混了。《明史》將答兒密歸于西域國,其出產與《宋史》、《諸番志》所載丹眉流全異,可信非同一國。《圖書編》僅記宋咸平初及永樂朝來貢事,《裔乘》則摘取各書資料綜而述之,似應再加考證。

例14交欄山。《島夷志略》作勾欄山,閩南語 “交”與 “勾”均可讀為ɡāo,所記元初征阇婆事甚詳。《星槎勝覽》“交欄山”條亦作具體敘述,與 《島夷志略》大致雷同。《裔乘》此條據此抄錄。

例15剌撒。內容抄自 《星槎勝覽》“剌撒國”條。

本文所做資料查對僅是 《裔乘》所列條目的一小部分,尚需花更多時間作全面比對校勘工作,以求從中發現作者言前人所未言的某些寶貴資料,并對該書的價值做出全面的客觀評價。

不管 《裔乘》的價值如何,它的出版倒引起我們去關注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要深入開展對閩南文化的研究,加強對歷代閩南人各種著述的搜集與出版,這無疑十分重要。鄭振鐸的 《西諦書話》[30]未言及《裔乘》的搜求經過,據說得之海外,未知確否。而海外尚保存著不少閩南人的著作以及航海針簿、航海圖之類的實物,卻是事實,也足以引起學界的高度重視。

早在上個世紀,英國牛津大學著名的戲劇史專家龍彼得 (Piet van der Loon)在歐洲發現了三種刊于17世紀初的閩南戲曲與弦管的孤本,對于研究世界文化遺產——南音和梨園戲的歷史,其貢獻實不可估量。2011年,《海交史研究》首先發表了一幅新近發現的明朝中葉彩繪航海圖,引起了海內外學術界的重視。據考證,該圖于1659年由英國律師約翰·雪爾登 (John Selden)捐給牛津大學鮑德林圖書館 (Bodlieian Lidrary)收藏,已塵封350年之久。其繪制范圍,北起西伯利亞,南至今印尼爪哇島和馬魯古群島,東達日本列島和南部的菲律賓群島,西抵緬甸和南印度。圖中還用文字注明古里往阿丹國、古里往法兒國、古里往忽魯謨斯使用的針位與更數。錢江教授認為該圖系出自有海外經歷的閩南鄉間或民間畫工之手,應該是在泉州創作的。[31]我則更相信是漳州人的作品,這不僅因為向達先生早年從牛津大學鮑德林圖書館抄來的 《順風相送》和 《指南正法》俱出自漳人之手,而且,該海圖上所有簡化或俗寫字,我在上述明刊閩南戲曲弦管三種選本中已全部找到對應的證據。而這三種刻本經龍彼得考證,分別刊行于漳州與海澄。[32]海圖中的這些簡化或俗寫字是:遠(鎮遠)、伊 (伊勢)、云 (云南)、興 (加興、興化)、處 (處州)、國 (琉球國)、臺(臺米坑)、舊 (舊港)、機 (丁機宜)、齊(亞齊)、羅 (暹羅)、樓 (樓里)。

很難知道海外的各類圖書館、檔案館和宗教機構究竟藏有多少閩南人的著作,僅出現的這么一些,已讓我們興奮不已。鑒于清修的 《泉州府志》與 《漳州府志》對歷代文人的著作書目均錄之不全,即使備載無遺,存至今日國內各收藏單位的也并非多數,因此,通過各種渠道大力搜求海外之所藏,確實必要。

1994年有半年時間,我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和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看書,就發現一些地方志缺錄的閩南人著作。如燕京圖書館善本庫收藏而為清乾隆 《泉州府志》所乏載的泉人著作有:王慎中 《王遵巖家居集》(明刻本,嘉靖壬子七月華云序);朱炳如纂集,何炯、李熙校錄的 《溫陵遺墨》(明刻本);李贄 《批評〈四書參〉》(明末吳興閔氏朱墨套印本);李贄編、笑笑先生增訂 《山中一夕話》(明萬歷間梅墅石渠閣刊本);李贄 《疑耀》(萬歷戊申序刊本);李贄 《增補素翁指掌雜著全集》(崇禎癸未潭陽余氏敦古齋刊本);蘇浚 《新刊六子全文注釋摘錦》(明萬歷2年序,泉南書舍刊本);蘇浚、李廷機編纂 《歷輯紀要天梯綱鑒》(明萬歷壬子種德堂熊沖字刊本);許獬 《許鐘斗文集》(明萬歷辛亥許鸞枝刊本)等,均無收錄。

工程維護費按照固定資產原值乘以維護費率計算,其中固定資產原值為固定資產價值減去工程占地補償投資和建設期利息。根據東線、中線工程的特點,東線工程泵站、供電、通信設施和水情水質監測系統為2.5%,現有河道為6.0萬元/km,新開河道為1.0%;中線水源及干線工程維護費率為1.5%。

該圖書館善本庫收藏的幾種黃道周的著作均為光緒 《漳州府志》所乏載:《石齋海篇》(明崇禎己卯至壬午序,聚光堂刊本)、《黃石齋先生文集》(康熙甲午刊本)、《博物典匯》(康熙癸卯刊本)、《群書典匯》(崇禎癸未譚陽余氏敦古齋刊本)。

普林斯頓大學從日本購買的明清文史著作縮印本,均藏在葛思德東方圖書館,只準閱看,不能復印。這些日本所藏的明清刊本有更多的閩人著作。不見于 《泉州府志》收錄的有如下幾種:

(1)《鏡山全集》,明何喬遠撰,七十二卷,明崇禎刊本。

(2)《未軒公文集》,明黃潛撰,十二卷,嘉靖乙卯刊本。

(3)《清源洞文集》,明李光縉撰,六卷,萬歷癸丑刊本。

(4)《李氏文集》,明李贄撰,十八卷。

(5)《黃吾野先生詩集》,明黃克晦撰,五卷,清乾隆25年刊本。

(7)《平圃詩集》,明丁啟濬撰,四卷,崇禎14年刊本。

(8)《國朝人文翼統》,明楊瞿崍編,崇禎8年刊本。

(9)《棲霞山人石室稿》,明楊瞿崍撰,十六卷。

(10)《大明律例臨民寶鏡》,明蘇茂相輯,十卷,崇禎5年刊本。

(11)《黔草集》,明蘇琰撰,九卷。

(12)《續刻溫陵四太史評選》,明黃鳳翔等編,八卷,萬歷23年余氏自新齋刊本。

(13)《白毫庵集》,明張瑞圖著,崇禎12年刊本。

(14)《靜觀室增補史記纂》,明李廷機增補,蘇浚訂評,六卷,萬歷16年建邑詹彥洪刊本。

(15)《大方萬文一統內外集》,明李九我編,二十二卷,萬歷余氏雙峰堂刊本。

(16)《鐫玉堂厘正龍頭字林備考韻海全書》,明李廷機撰,十六卷,萬歷26年刊本。

(17)《恬庵遺稿》,明蔣孟育撰,張燮校,三十八卷,崇禎10年刊本。

我較忽略于查找漳人著作,僅錄有道光10年刊本 《黃漳浦集》 (明黃道周撰,清陳壽祺編,五十卷)一種,為 《漳州府志》所未載,其實不止于此。

可以說,明清之際由各種渠道流往海外的閩南人著作和民間資料,實不知凡幾。

注釋:

[1]鄭振鐸:《鄭振鐸文博文集》“鄭振鐸大事年表”,國家文物局編,文物出版社,1998年。

[2][6]楊建良:《賢臣良吏:父子進士楊守仁、楊一葵》,《閩南日報》,2011年6月21日。

[3]清康熙39年《漳浦縣志》(民國17年翻印)卷十三“選舉志下·封贈”。

[4]《山西通志》卷七十九·職官七、《浙江通志》卷一百十八·職官八、《貴州通志》卷十七·秩官。

[5]《浙江通志》卷二百二十一·祠記五·蕭山縣。

[7][20]《裔乘》卷之首,王在晉撰“裔乘序”。

[8]清光緒3年《漳州府志》卷四十一·藝文一。

[9]陳自強:《明清時期閩南涉海著述舉要》,《閩臺文化交流》,2012年第3期。

[10]張獻忠:《試論高麗辛禑王朝對明朝和北元的“騎墻”外交》,《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

[11]《裔乘》卷二“爪哇”。

[12]《裔乘》卷二“暹羅”。

[13]《裔乘》卷一“日本”。

[14][日]濱下武志:《中國、東亞與全球經濟:區域和歷史的視角》,王玉茹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17~18頁。

[15]《明會典》卷九十六。

[16](明)章潢:《圖書編》卷五十至五十一。

[17](明)章潢:《圖書編》卷五十一。

[18](明)張燮:《東西洋考》卷四,謝方點校本,中華書局,2000年。

[19][日]濱下武志:《中國、東亞與全球經濟:區域和歷史的視角》,王玉茹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20頁。

[21][22](明)張燮:《東西洋考》卷五,謝方點校本,中華書局,2000年。

[23](明)李光縉:《景璧集》卷十四“二烈傳”,福建省文史研究館編,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24]《裔乘》卷七“呂宋”。

[25](明)張燮:《東西洋考》“凡例”。 謝方點校本,中華書局,2000年。

[26]《宋史》卷四百八十九·列傳第二百四十八·外國五“三佛齊”。

[27]《新唐書》卷二百二十·列傳第一百四十五·東夷“百濟”。[28]《新唐書》卷二百二十·列傳第一百四十五·東夷“新羅”。[29]《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四·北狄 “渤海”。

[30]鄭振鐸:《西諦書話》,三聯書店,1998 年。

[31]錢江:《一幅新近發現的明朝中葉彩繪航海圖》,《海交史研究》,2011年第1期。

[32]龍彼得輯:《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中國戲劇出版社,1995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男人天堂| www.99在线观看|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欧美色图第一页| AV老司机AV天堂|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香蕉网久久|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人与鲁专区|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三级片在线看| 日本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在线观看av永久|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国产内射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亚洲色图欧美|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笫一页|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亚洲| 国产第一页第二页|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福利片91|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久草性视频| 日韩免费毛片|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久久先锋资源|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 日韩av资源在线|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av在线直播| 亚洲手机在线|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看AV天堂|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