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紅
李書福嫁閨女了。
2011年10月18日,一名網友在微博上貼出了婚禮車隊的照片。“今天李書福嫁女兒,車隊是沃爾沃XC60加帝豪。”
這個婚車組合特有意味。就在前一天晚上,李書福坐在北京一家沃爾沃4S店里,參加央視《對話》欄目錄制,面對著幾十號人重新聊起另一樁“婚姻”。
這樁“婚姻”,是在2010年,一個人人都知道的“農村小伙迎娶北歐公主的故事”——吉利收購沃爾沃,這成了汽車界的一段奇緣。
吉利收購沃爾沃一年多后,小伙吉利和公主沃爾沃,同時出現在李書福家里的這場真實的婚禮上。
有記者問他,“(吉利和沃爾沃)就像你說的有一種高攀在里面。一個人高攀另外一個人,這段婚姻能夠幸福嗎?你自己怎么覺得?”
李書福轉了轉眼珠子,眉毛使勁往上挑了挑,思考兩秒,呵呵笑起來,“只要我幸福就行了,自我感覺良好就可以了。”
就在這天晚上,李書福見了來自瑞典方面的一位朋友后塞了幾口米飯,然后飛奔機場,參加了第二天女兒的婚禮。
不光是這兩天忙著趕路,2011年十一假期,李書福也沒閑著。
10月1日,薩博重組管理人終于見到了李書福。他們是代表瑞典政府來的,其中的一大重要任務就是向李書福轉達瑞典政府方面的意愿,“希望吉利能夠進入薩博重組”。
薩博,創立于上世紀40年代中期,是瑞典的又一高檔車汽車品牌。如今的薩博已經成了一個“沒落貴族”。2011年4月份以來,薩博一直在尋求資金支持。
瑞典政府看中了那個娶了沃爾沃的中國小伙——吉利。
瑞典政府為何如此看好李書福?
在近期美國舉行的一次多國財長會議上,一個民意測驗,其中有一條“對中國印象”,瑞典財長給了中國最高分,這也歸功于吉利收購沃爾沃后的良好反應。
沃爾沃中國區副總裁寧述勇,告訴記者,“沃爾沃去年就開始盈利了,今年的前兩個季度也是盈利的,增長最快的4月份,達到了接近120%的增幅。”
公開數據顯示,沃爾沃與吉利聯姻一年來,全球經營業績明顯好轉。而且,李書福也坦言,收購沃爾沃一年,增加了瑞典當地5000人就業。
看起來,至少到目前為止,吉利和沃爾沃這樁高攀的婚姻還算幸福。因此,瑞典政府也希望吉利同樣能拯救薩博。
從質疑到融合
一年里,李書福不是一直被追捧的。這個中國民營車商,曾經是瑞典政府和沃爾沃員工非常懷疑和有成見的對象。
在瑞典,沃爾沃是一個相當有民族情結的品牌。瑞典駐中國大使羅瑞德說:“很多瑞典人不太能夠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其實任何人收購沃爾沃,瑞典人都不大能接受,特別是被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公司,最起碼我們沒有聽說過(吉利這個品牌)。”
可想而知,李書福會遭遇多大的質疑。
李書福不愿意講最初是如何平定民心的,但是他說,一直以來自己很有信心。他的絕招就是“尊重”。李書福在董事會上提出“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是吉利”,這讓董事會非常認同。
為了贏得公主芳心,李書福也的確動了一些心思。為此,李書福也在為沃爾沃改變著自己的習慣。
李書福省吃儉用慣了,最經典的段子是,當年他走進一家五星級賓館,門童看他西裝不整,專門上前詢問。
然而,收購沃爾沃一年多來,李書福變“大方”了。
“一開始確實有點不太喜歡,這是習慣問題,比如說他們預算一做,就是幾十億、幾百億克朗,克朗跟人民幣差不多。現在做出來,2015年預算研發投入115億美金,開始我覺得預算太多了,怎么花那么多錢,但是賬算出來就是那么多,其他董事都同意了,我沒有辦法,所以我也同意了。”
沃爾沃每年有個帆船賽,今年繼續搞,開支幾十個億,李書福顯然有點心疼。他記得每艘帆船的價格是“2個億”,記得活動總共需要“9個月”。說這些數字的時候,語氣中帶著強調,“這個當然花錢很多。”
不過,他還是哈哈一笑,同意了。李書福說:“我不給自己下框,必須怎樣。”他說,自己只負責擺明態度,尊重沃爾沃的文化。其他的,“以后的事情以后說。”
這么寬容和淡定的李書福,記者們也是這幾年忽然察覺的。大家都還記得之前的李書福,“很草根”,“汽車狂人嘛,有點瘋狂”,“挺有意思的”……
如今的李書福變了。
在造車初期,李書福最有名的話是,“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全世界的汽車沒有五個輪子的,全世界都在做模仿秀。”
這句話,在這幾年的場合中,李書福在有意冷淡和疏遠它。
2009年初,在一個論壇上,有人提起李書福的這個說法,李書福當即不高興。
再早一點的2008年底,在第七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主持人順口說出“四個輪子和兩個沙發”,李書福的表現更是讓全場尷尬,他借故離開了會場。
李書福似乎在無意識地提醒外界,“我已經不是一個農民。”
是的,從吉利收購沃爾沃那天起,李書福身上就印上了另一個標簽:大型汽車跨國公司的老總。這是個比民營企業家更氣派、更洋氣的稱號。
在中國民營企業造車史上,李書福功不可沒,他說過最讓人激昂奮進的一句話:“給我一個失敗的機會吧。”
幾分浪漫,幾分無畏。
沉默的李書福,喜歡談文化了。
對于沃爾沃,他最想談的,而且談得最歡快有勁的也是文化。他發現文化融合才是沃爾沃一年取得成績的原因。
李書福說:“瑞典的文化對我有影響,自己慢慢融進去了。他們這種淡定、平靜、相互尊重、人人平等的文化,比如說坐飛機,我現在不能坐公務艙,以后在歐洲都坐經濟艙,無論職位多高,官多大,錢多多,都坐經濟艙,以前搞公務艙好像有錢一樣,發現不對。”
李書福一直有不同的夢想。從民營企業造車拿準生證到與世界知名汽車品牌合作,包括收購沃爾沃。
現在,當著記者的面,他說自己又有了新夢想。
“我想創造的是一個全球性的企業文化,指的是超越國界,超越民族,超越人種,超越任何的個人背景,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大家都要圍繞一個核心價值理念,都要圍繞一個價值追求,來推動一件事情朝前發展。”
在場的人,有人笑出聲來,一陣陣。李書福不介意,繼續講,越來越帶勁,絲毫沒有停止的意思。
“為什么我想起要搞這樣的企業文化呢?我認為,人類70億人,面臨著巨大的危機。這些人分成不同的國家,這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利益,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領導層;不同的領導層,為了這個國家的不同利益,他們得設計各種游戲規則,而這種游戲規則,相互之間又不是非常認同,因此在全世界出現了很多恐怖事件,相互殘殺,各種戰爭,然后產生核武器、核戰爭等等。我認為一定要把全人類70億人團結起來,而不是相互殘殺。怎么才能團結起來,那就要我們充分地認識到,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地球這么大,資源就這么多,所以我覺得人類應該團結起來,朝外太空發展,而不是在地球上發展。”
“把車開到外太空去?”
面對記者的調侃,李書福還是一本正經,“70億人,團結起來,去開發外太空,去開發更多的地球,去開拓更大的空間。”
這個夢想,聽起來,就像10年前他喊出“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一定有一家會破產”一樣,沒人相信。
現在,聽李書福講他的宇宙觀,很多人依舊笑,大家琢磨著:李書福關心全人類發展的想法有點離譜。
但,這就是李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