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建華
(吉林省送變電工程公司,吉林 長春 130000)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國家根據現實的需要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電力企業開始執行新的會計準則已經四年。在這四年的時間里新會計準則對電力供應企業產生了十分深刻的影響。我國電力企業積極進行會計工作調整,從而更好的貫徹和執行新的會計準則。由于新的會計準則給供電企業的會計工作帶來重大的變化和調整,使得電力企業在執行新會計準則的過程當中面臨這一定的挑戰。
1.1.1 會計要素計量變化面臨的問題
在新會計準則中,會計要素的計量和傳統的會計準則相比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要求企業可以使用可靠的公允值進行會計要素的計量。采用這種會計要求計量方式相對于傳統的計量方式來說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供電企業的利潤。因為在電力企業的很多行為以及業務的開展都符合公允值計量。
1.1.2 取消資產減值準備轉回面臨的問題
新準則第17條明確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內不得轉回”。資產減值準備轉回的取消對電力企業會有一定的影響,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準備后不允許轉回的規定,簡化了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但同時也要求企業在計提上述資產減值準備時應更加慎重,避免出現企業計提減值準備后資產價值回升,企業資產賬實不符現象的發生。
1.1.3 所得稅核算變化面臨的問題
新準則廢止了以前的會計核算方法,要求企業一律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新的所得稅核算方法對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每一項資產在每期的狀況和差異都要記錄,管理必須做到“動態化、常態化、痕跡化”,才能保證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確認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例如電力企業的固定資產中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線路的使用年限的估計等,其準確性程度可能造成計稅基礎與會計基礎存在巨大差異。
金融工具給新準則的執行帶來了挑戰。金融工具的影響范圍非常廣泛,就電力供應企業的特點來說,會受到其影響。從影響的會計要素來說,從最簡單的現金、應收應付賬款,到債券投資、某些股權投資,到復雜的衍生工具。公允價值的采用,尤其是采用估值技術,大量依賴管理層的判斷。目前,金融工具的相關法規缺乏,大大制約了電力供應企業對新會計準則的執行。
在新的會計準則正式實施之前,國內的電力企業為了更好的適應新的會計準則,組織相應的培訓,從而使會計人員更好執行新的會計準則。經過培訓之后,電力企業的會計人員對于新的會計準則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但是這種認識往往不夠深入,只是看到了新會計準則中比較皮毛和表面化的東西。很多電力企業的老會計人員由于自身專業素質較低,對于新會計準則的接受比較慢,對于新會計準則沒有能夠融會貫通,因此在實際工作當中經常會發生錯誤,工作效率較低,這些都給電力企業新會計準則的執行帶來一定的挑戰,建立一支具備高素質的會計人才隊伍,對于推動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由于我國體制上的原因,電力企業具有較高的壟斷性,雖然近年來我國電力市場的開放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電力企業之間競爭不充分的事實,因此很難形成公允價值,而新會計準則與老會計準則的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引入了公允價值的概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會計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逐漸開始完善,但是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當前我國相關的法律還是存在很大的漏洞,因此無法為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也給電力企業新會計準則的執行帶來重大的阻礙。
新會計準則在電力企業當中的執行離不開高素質的會計人員。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新的會計準則,電力企業必須強化對已有會計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從而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會計人才隊伍,保證會計工作的順利執行。為了保證培訓的效果,應該建立相應的考核制度對會計人員的培訓效果進行考核,只有通過考核的會計人員才能夠持證上崗,對于沒有通過考核的人員應該繼續進行培訓,直到合格之后才能夠持證上崗。
新會計準則的會計政策比較靈活,財務部門應提請管理層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盡早確定會計政策。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的規定,確定企業會計政策是管理層的責任,而不僅僅是會計人員的責任。為認真評估新準則對公司財務的影響,財會人員進行了大量的模擬測算,積極提出選擇會計政策的建議和意見,為管理層確定會計政策提供依據。在確定會計政策的基礎上,財務部門還必須明確本企業使用的會計科目,細化各科目的核算內容、使用方法及對應關系,具體指導會計人員開展會計核算。與會同志表示,本企業會計科目表的制定與細化非常重要,它既是對各項會計政策的具體落實,也是開展會計核算的具體指南。
由于新會計準則在執行過程當中,電力企業還沒有做好相應的配套管理工作,有可能有人利用管理的漏洞進行操作利潤,因此應該加強相關方面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各個部門之間應該加強相互夠通,共同做好新會計準則的執行活動。
構建電力供應企業財務管理網絡化、一體化的信息管理平臺,大力推進數字化管理,積極拓展信息系統功能,以計算機技術為手段,硬化財務規章制度,減少人為因素,實現高效、有序的信息化管理,以達到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的要求,實現財務系統與其他喜用的信息集成和數據共享,減少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通過對各個部門和下屬公司的實時監督、管理、控制,來減少編制報表過程中的人為因素,提高財務信息傳遞的速度和質量。
完善決策機制,爭取多方配合。實施新會計準則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不僅僅是會計部門的事情,而是涉及公司內部的許多部門和個人,在特定情況下還需要聘請外部專家提供專業化服務。首先是要完善會計政策決策機制,因為新準則會計政策靈活多樣,許多問題不能單純依靠會計人員的判斷,而必須尋求相關部門的大力配合。如果沒有完善的決策機制,就無法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
[1]廖雪梅.新舊會計準則的變化及對電力企業的影響[J].金融經濟,2009,(14).
[2]曲肖倩.淺議新會計準則、新企業所得稅的執行對電力企業的影響 [J].現代企業教育,2009,(08).
[3]王娜,孟昆.論新會計準則對電力企業利潤的影響[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