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衛平
(江蘇省盱眙縣中醫院,江蘇 淮安 211700)
我國的傳統醫院大多都是公立醫院,為人們的健康生活以及戰勝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走向完善,傳統的醫療衛生體制已經不能夠很好的適應當前的國情,嚴重的制約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作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主體的醫院,其體制改革對于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當前國家對于醫院改制工作十分重視,相繼出臺了不少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醫院的發展。但是應該看到由于各種原因,醫院改制中還存在各種問題。醫療衛生事業是關系到國計民生,因此在改革的過程當中應該注意相關問題的處理,從而更好的為人們提供服務。
長期以來我國的醫院都是由國家財政提供撥款,醫院本身是作為政府的財產而存在的,由政府相關部門直接管理,并非獨立的市場主體。對于醫院來說,其日常經營活動不能夠盈利,由上級主管單位直接任命醫院的院長。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醫院的進一步發展,使其不能夠適應當前的市場經濟。
傳統的公立醫院由于由政府財政撥款作為經費,因此具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因此具有相對穩定的技術隊伍以及市場,并且在長期的發展過程當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相對于公立醫院,我國的民營醫院,在很大程度上都處于本行業的邊緣,很難和公立醫院在醫療市場展開競爭,因此民營醫院都是一些規模不大的??漆t院。一般來說某個地方的規模較大的醫院一般都是由公立醫院所把持。
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進行,以公立醫院為主體的醫療市場局面被打破,大量的民營醫院開始涌入醫療市場,特別是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國外一些外資醫療機構也開始進入國內市場,在很大程度上給我國的公立醫院造成沖擊,公立醫院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變。
我國公立醫院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開始逐漸的暴露出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公立醫院的布局存在很大的問題,地域以及城鄉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特別是一些縣鄉的公立醫院由于人才匱乏,很難保證醫療水平達到相關要求。第二,很多公立醫院往往都將藥品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自身醫療水平的提高,以藥養醫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公立醫院的技術創新,使醫療服務技術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不利于我國整體醫療水平的提升。
由于公立醫院主要依靠政府財政撥款,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其缺乏競爭意識,很多公立醫院管理效率低下,服務態度惡劣,導致大量優秀人才流失,從而使其自身的服務質量不斷下降。很多公立醫院自身存在嚴重的問題,產權混亂、國有資產流失嚴重、人才流動性差、管理理念落后等問題十分普遍,這些都嚴重的制約其發展。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我國的公立醫院的弊端日益明顯,和我國當前的發展不相適應。
當前公立醫院在我國醫療市場當中仍然占有主導的地位,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這種優勢勢必逐漸的喪失。因此對于公立醫院來說,要想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就必須進行改制。
從長期看我國的經濟將會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這在很大程度上為醫療市場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老齡化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大量的民間資本進入醫療市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外資金對于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也不斷增加,這勢必激化當前我國的醫療市場競爭。隨著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的建立和不斷走向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也擴大的醫療市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自身健康的關注程度不斷上升,這些都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醫療市場的發展。
從上面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的醫療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當中,無論是政府還是醫院本身都應該抓住這次機會,積極推進醫院體制改革,利用這次機會快速的發展壯大,從而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占據優勢。
一是改革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政事分開”就是指政府行政職能與公共事業運作功能的分開,“管辦分開”是監管與舉辦職能的分開。二是推進補償機制改革,逐步取消藥品加成,積極探索醫藥分開的多種有效形式。三是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積極穩妥推進部分公立醫院轉制,鼓勵民營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院。通過改革,使公立醫院切實履行公共服務職能,規范醫療服務行為,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滿意的醫療服務。
一是改革公立醫院內部運行機制,完善醫院內部決策執行機制和財務會計管理制度,深化公立醫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勵機制。二是改革公立醫院的體制,一些技術差、服務差、環境差、無特色的公立醫院需要通過“關停并轉”的方式,解決其在體制上存在的問題,只有使其形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制的經營體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三是公立醫院應重新進行職能定位,除了公共衛生醫院、婦幼醫院、鄉鎮醫院、平民醫院、龍頭醫院、教學醫院等起到調控醫療服務市場作用之外的公立醫院,可以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制醫院、國資局控股收購、交醫院管理公司經營、改制為民辦非企業單位。
我院在醫院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積極開展改革工作,從2004年開始,大力推進股份制改革,吸收社會資本,用于醫院的發展。當前我院的股份當中民營公司有70%的股份,國有股份為30%。通過股份制改革,國家可以利用較少的資金支配較多的社會資本。使醫院的發展更具活力,改制后醫院迅速進行了人事制度與分配制度改革,采取全員聘用制,在人才引進、設備投入中加大力度,加強了與上級醫院的合作,目前醫院已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經過多年的運營,我院的收入已經由改革之初的600萬元左右上升為1億3000萬,獲得了極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除此之外,我院始終秉承“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則,相繼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行動,包括HRP醫院資源管理軟件的全面使用、醫療服務共同體的廣泛建立、“先診療后結算”的新型診療服務模式應用、學習型臨床路徑的有效開展、醫務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實踐等,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使醫院自身得到了極大的完善和發展。
綜上所述,通過醫院體制改革使醫院能夠更好的適應當前的市場經濟,在提升經濟效益的過程當中,服務水平不斷上升,取得了較大的社會效益。
[1]李衛平.公立醫院改革要從五方面著手[J].中國衛生經濟,2010,29(3):6-8.
[2]李衛平,周海沙,劉能.我國公立醫院治理結構研究總報告 [J].中國醫院管理,2005,25(8):5-8.
[3]向佳.衛生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8(2):F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