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非常看重孩子的課程學習,所以不惜重金聘請家庭教師,以幫助孩子全面提高學習能力、提升學習成績。因此,社會上的各種介紹家庭教師的機構也應運而生,但它們情況各異,良莠不齊,家長茫然,學生惶恐……那么,應該怎樣做才能聘請到“好”的、“對”的家庭教師呢?
經總結發現,須把好以下“三關”。
基礎關:親子溝通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請家教之前,家長要先讀懂孩子,厘清以下二層關系:
第一,請家教補習是否源于孩子的需求。請家教或上補習班已是現在的一種潮流,看著大多數孩子都已參與其中,王媽憂心忡忡,孩子不補能跟得上嗎?于是在兒子王訓小學一畢業,沒有征求兒子的意見,不做任何溝通,就給他請了了“數學家教”。然而,王訓對補習數學感到厭煩,經常為上家教補習課而痛苦不堪。上初中以后,王訓對數學的興趣每況愈下。王媽也感慨:悔不當初呀,把孩子對數學的胃口補壞了!
從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請家教一定得遵循孩子的意愿,否則事與愿違。
第二,厘清孩子的性格類型,防患于未然。源動力家庭自助教育心理管理統合專家吳琨琨老師把孩子分為兩大類型:溫順型、倔強型。溫順型的學生,生性乖巧,對父母所安排的補習課程、家庭教師表現出絕對服從,從無二話;倔強型的學生,個性較強,對父母所作的安排,時常逆反而不順從,除非遇到令自己折服的老師,才會愿意服從并配合。
所以,對于這兩個類型的學生,前者要預防厭學情緒,后者要先排除叛逆情緒。家長厘清自家孩子所屬類型后,并相應作出深刻的親子溝通,才能防患于未然。下文中小強的媽媽就做得很成功。
王力強,是初中一年級學生,對于英語學科始終提不起興趣。在學校,教王力強英語的教師是個責任心很強的老教師。這位教師希望學生們每天都能復習她所教的學科,于是每天只要有自習課,她都要到班上給學生輔導英語,或讓學生背誦英語。王力強對她的做法極其反感,因此對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淡了。力強媽對此很焦急,她與兒子反復溝通后,肯定了老教師的工作態度,并向倔強的兒子推薦了一位精通英語和網絡游戲的研究生小李作為家庭教師。力強非常崇拜這位既會玩游戲、英語又拔尖的小李老師。從此,與老師一起認認真真定好學習計劃,努力學習英語,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溝通是雙向的,親子溝通的有效性在于孩子的反應度,父母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受尊重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權和父母一起探討自己想請的是哪種類型的家庭教師。同時,對于倔強型的孩子,父母很有必要與其一起商定并簽定相關學習協議。
重點關:綜合能力強的教師
有了融洽的親子關系作為基礎后,父母則可以全力以赴搜羅好老師了。一名優秀的家庭教師,除了過硬的業務能力,他(她)還要具備良好的親和力、富有愛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并具備一定教育心理學知識及經驗。也就是說一名稱職的家庭老師,他(她)應該融學科教師、學習管理師、心理專家等多種身份于一體。對補課的對象應因材施教,要起到心理輔導、方法點拔、基礎鞏固等輔導作用。
如,女孩楊朵比較內向,不愛言語,但卻愛玩、會玩。她對學英語不但沒有自信,還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接受知識較慢。但她態度認真,主動性較強。
對于像楊朵這樣的孩子,家庭教師應對他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進行初步測評,根據楊朵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制定個性化輔導計劃,對其進行認知調適,使她擺正英語學習的位置,明確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對她未來發展的意義。其次,從她好玩、會玩的特點入手,選擇適當梯度的英語游戲激發她學習英語的興趣等。
鞏固關:與時俱進的父母
在有了優秀的家庭教師教輔后,父母不能完全當“甩手掌柜”,要時常創造機會,定期與老師、孩子多渠道溝通,確保家教全程有序、有效進行。如何做到這一點,我認為,新時期的家長,應該與時俱進。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不僅僅是智力因素,更為關鍵的是非智力因素,如缺乏學習動機(不知道為什么學)、動力不足,學習習慣不好——如磨蹭、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答不完題等,學習心態不佳——如成績不穩定、考試焦慮,還有青春期叛逆等……學習問題病在學生,根在家長。若想根治,家長必須得學習,學會如何教育子女。
家長為了教育孩子去學習,就不能停留在“沒有辦法”或者“管不了”的抱怨上,而是去關注孩子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并積極進行干預和矯正。
(蔡劍秀 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會、福建省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專職家庭教育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