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的行情都比較有趨勢性,首先是年初以來上證指數的連續7根陽線,而緊接著,如果不出意外,本周收陰的話,就是連續3根陰線。自上周三大跌以來,盡管指數弱勢震蕩,但熱點板塊輪番登場,強勢個股此起彼伏。板塊方面,防御性和周期性板塊有序輪動。從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到商業貿易、餐飲旅游,消費類板塊在上周后半周的調整中逆勢逞強;從鋼鐵、電力,到有色金屬、煤炭,近三個交易日黃白線完成強弱互換,權重板塊強勢撐場,特別是周三早盤的“煤飛色舞”一度提振市場士氣,周四尾盤銀行股的發力更是將大盤從半年線附近拉了回來。個股方面,3月14日至3月21日期間,上證綜指累計下跌3.16%,但兩市有409只個股實現上漲,累計漲幅超過10%的多達36只,9只個股的漲幅更是超過20%,其中斯米克、超華科技、包鋼股份漲幅超過30%,分別上漲48.52%、38.66%和30.25%。而進行復權處理之后,兩市共有53只個股在3月14日以來創出歷史新高。種種跡象表明,指數的調整是由于以銀行為代表的權重股回落引起的,個股依舊有不少的獲利機會。
從基本面情況看,近期處于利空逐步積累的過程中,相對于前期單邊利多的情況,本周的利空信息更多一些。
首先,周四上午匯豐公布3月PMI初值為48.1,是四個月來最低,引發市場對經濟下滑的再度擔憂,3月份數據擺脫了春節因素的干擾將受到更大程度重視。新訂單指數下滑較快顯示需求走弱,生產指數新低顯示節后復工不甚理想,而市場尚未看到決策層制止經濟增速下滑的有力措施,因此信心不足。PMI弱于預期的原因可能是,繼2011年四季度宏觀政策較三季度放松之后,今年年初以來國內金融狀況相對偏緊,而且出口增長疲軟。
其次,在上證指數上沖2500點的過程中,個股減持力度加大。統計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A股共有103公司發布了271份減持公告,累計減持數量為5.71億股,減持金額為61.28億元。在此期間,增持公告僅有25份,累計增持937萬股,總市值為1.08億元。綜合統計,包括大股東、高管在內的產業資本從3月初至今的凈減持金額為60.2億元。3月份雖然還剩下多個交易日,但是目前的絕對減持額已較2月環比增長18%,公告減持總股數較上月大幅增加1.81億股。在發布減持公告的103家公司中,創業板與中小板占到了69家。3月份之后大股東、高管減持公告大幅增多,以周為統計口徑時也觀察到產業資本大規模減持的趨勢,今年1月份市場出現了罕見的月度凈增持,而2月份隨著市場的轉暖,再次出現了凈減持的現象,不排除高管趁著股價反彈階段性減持的可能。
展望后市,我們覺得至少目前還不用過于悲觀。PMI數據低于預期和外圍大宗商品近期的回落將使貨幣政策微調的空間增大,且市場已經反映了較低的預期,繼續下調空間不大。從盤面看,近期銀行板塊持續疲弱拖累大盤,以招商銀行為例,其年內漲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全部回吐。經濟增速下滑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今年銀行股的利潤增長,但是年內整體實現14%左右的凈利潤增長速度還是可期的,而目前只有6-7倍的市盈率,估值處于歷史最低部,進一步回落的空間非常有限。從2132點開始的反彈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資金的認可,本輪行情已超越超跌反彈的級別,右側在逐步確認中:上證綜指、深證成指、滬深300和中小板綜指的60日均線均已拐頭向上,上周創業板60日均線如期走平。從近期市場成交量的快速回落來看,不少籌碼在目前的位置已經不愿意再拋售了,我們取2132點到2478點的中間位置2300點作為觀察窗口,上下20點作為浮動區間,預期上證指數將在2280-2320點的區間內止跌企穩,然后進一步反彈。在流動性放松的初期,資金更多的流入實體經濟領域,證券市場的活躍品種依舊集中在一些小品種上。隨著核電,高鐵等建設的重新加快速度,不少前期調整到位的個股將是我們接下來重點關注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