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是各券商年度策略會的密集期,對于明年的猜測集中發布,然后再大概率的成為反向指標,作為下一年大家嘲笑批判的對象。這本身就是個游戲,當真的倒也不多,所以往往娛樂性倒也足夠,為什么呢,因為把這游戲當真的人已經死過好幾次了,不敢再死了,再死,就活不成了。
伴隨著昨日的大漲,又有眾多看多聲音開始出現,這個市場,想要達成共識是很難的事了。其實比較一下這次大陽和9 月7 日的大陽,背景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面上,已經有了兩個多月的數據改善,但最近的市場明顯并不認可,出現了市場與基本面的背離。市場上,強勢板塊及中小盤進行了補跌,同樣創出新低,使得高懸的高估值壓力有了很大緩解,如果向上沒有空間,那就下跌出來空間,也是一招。所以,此根大陽,扭轉陰跌態勢,造出個反彈還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熊市的一個走勢特征,就是暴漲陰跌,牛市則是相反,所以,即使有反彈,也別幻想牛市之類,能有多高,能有多久,還是看量,然后該咋辦咋辦。
對反彈高度不樂觀的理由,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基本面支撐不穩固。雖然已有兩個多月的數據回暖,而且即將公布的11 月數據也會尚可,但目前尚未能確定這是基本面全面復蘇的證據,而只能看作是短期復蘇。而如果是短期現象,不知能持續多久,3 月、4 月、5 月都是可能的,這就意味著,復蘇現象或許會隨時轉向,這是基本面存在的一個風險。而且從去年開始,人們就不斷的被基本面晃點,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再失望,伴隨著市場向下再向下,東南偏東的陰跌。這或許也是目前市場忽略基本面復蘇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時半刻是不打算再相信基本面的數據及預期了,更何況短期復蘇還是目前的共識呢。所以,短期看基本面似乎是市場的支撐,是地板,但拉長到明年一季度,基本面因素卻始終是上面的天花板,制約著市場的空間,也制約著投資者的心理空間,畢竟被傷害的次數太多了。
當然,如果數據持續改善的時間超預期,那就另當別論了,但怕就怕好容易好數據扭轉了人們的悲觀預期,結果數據就又轉向了,市場再創新低也未嘗不是可能。
現在市場對于新領導班子的預期似乎很高,對此我依然是說過很多次的觀點,目前的所有預期,都是基于領導人的談話及表態,但對經濟的調控手段最終會發生怎樣的改變,目前還不到能看出來的時候。至少要在政府換屆之后,使得黨的政策導向與政府機構的執行力相結合時,才能確切的看出真實的方向和真實的變化,目前只是說,還沒有做。
當然,積極的表態,會緩和和激發我們的情緒,所以短期刺激一下市場是可以的,也是可能的,所以,即使我們還不知道什么是新城鎮化,但按舊城鎮化的套路走一走,也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