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世界鴨王”之稱的華英農業(002321)三季度卻出乎意料的陷入巨虧的泥淖。
華英農業10月18日晚間發布三季報顯示,華英農業的業績從此前預計的盈利3482—5571萬元直接向下修改至虧損達5126.12元,這是華英農業自2009年12月上市以來,首現季度虧損。需要指出的是,就在三季報預告盈利后的1個月、此次利空出臺之前,公司4位高管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折價買入了自家股票349萬股,這同時也被市場質疑為公司管理層在資本層面發出的錯誤信號。
預測由盈利變巨虧
從華英農業的三季報來看,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67億元,同比下降11.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5126.12萬元,同比暴跌237.79%。對于巨虧的原因,公司在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中稱隨著公司投資項目逐步投產,主要產品產銷量有所增加,但主要產品國內市場銷售價格一直處于低迷狀態,飼料主要原料采購價格持續上漲,勞動力成本進一步升高,尤其是公司主要利潤來源的鴨苗價格持續走低,導致公司業績大幅下滑。
讓人不解的是就在此前8月8日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公司還曾表示三季度將實現3482—5571萬元的盈利,然而正式業績公告距離該次業績預告僅僅2個月的時間,業績就出現高達6000萬元差距的天壤之別,這不得不讓投資者質疑公司的業績虧損真實原因,對此,公司董秘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鴨苗作為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三季度一般是銷售旺季,雖然在公布業績預告時已進入三季度一段時間,但考慮到價格反彈速度也比較快,所以仍做出了盈利的預期,但今年鴨苗價格卻持續走低,進而導致了巨大的業績虧損。”
實際上在今年二季度,華英農業的業績就已經疲態盡顯。公司二季度凈利潤剛剛超過400萬元,這也是其上市以來的最低值,如今三季度直接虧損逾5000萬元,則進一步凸顯了公司業績低迷的表現。據wind數據統計,至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連續三個季度持續上升,但卻凈利潤連續三個季度持續下滑,且創3年新低。
不僅如此,華英農業如今還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三季報顯示公司費用增速遠遠超過收入增速,在收入增速僅為4.76%的同時,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增速卻分別高達22.23%、7.6%、14.4%,與此同時三季報顯示,報告期末公司貨幣資金為3.78億元,而同期短期借款為11.19億元,與期初相比增加了4.47億元,在業績虧損的情況下,短期借款償還可能會有一定的壓力。
四高管折價增持
頗有意味的是,就在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盈利后,華英fsxiKfGw7ho6lvwr3Wcrtg==農業的董事長曹家富率領公司3位高管在大宗交易平臺上折價9.7%大舉買入公司股票近349萬股,動用資金高達1849.7萬元,這一行動也被市場錯誤地解讀為公司三季度業績有望好轉。
數據顯示,9月7日,華英農業董事長曹家富率領公司另3位高管,在大宗交易平臺大舉買入自家股票,其中董事長曹家富買入量高達189萬股;副總經理李世良和董事常務副總閔群分別接貨50萬股;公司監事會主席楊志明接貨60萬股。上述“董監高”買入價均為5.30元,當日收盤價為5.87元,折價幅度為9.71%。四位高管合計接盤349萬股,動用資金1849.7萬元,其中曹家富動用的資金高達1001.7萬元。
公司高管選擇在這一時機增持,市場普遍認為華英農業作為周期性投資標的,在三季度養殖旺季來臨下,董事長親自組隊增持公司股票,或許就是投資華英農業的一項重要參考。對此,公司董秘也一再表示此舉正是表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然而伴隨著三季報的明朗,這一舉動卻不斷被質疑為公司高管在資本層面發出的錯誤信號,誤導投資者。對于公司來說,一方面在彼時達到了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作用,另一方面當發布利空消息后,從公司高管的增持價格5.30元來看,即使按照目前該股在二級市場上的最低價5.42元計算仍具有一定的盈利空間,因此對持有人的影響實在有限,然而對于跟進買入的中小投資者來說,卻是不愿承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