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著名經濟學者最近說,主動下調才開始不久,不會馬上有大反彈。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已醞釀了多年,只是今年才真正認真執行。既已啟動,就有它自身的客觀運行規律。
僅靠投資和外貿刺激經濟的因素,事實上正在降低。這不僅有國內的因素,更有國際的。擴大內需被真正提到了經濟日程上來。可是,十數年來,特別是十年以來,我國的稅收增速超過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而我國普通勞動者收入的增速卻低于這兩項的增速。大量利潤留在國企和國有控股企業,高管工資漲幅超過普通員工很多,加上民企或明或暗地產生了很多大富豪,這就使普通勞動者感到收入差距在擴大,改革開放成果未能得到真正全面分享,這也是擴大內需而迫切要解決的現實大問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從而達到共同富裕的戰略轉折并未真正實質實現。既得利益集團和既得利益者對本身權益的過度維護恰深刻影響到了普通大眾勞動者對改革開放成果全面分享的權利。這也難怪普通民眾對物價漲幅大的感覺高于公布的漲幅。好在年初所提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又被重提,四季度可望出臺。收入分配,顧名思義,主要是在直接分配領域的分配。總的原則應該是:普通大眾勞動者收入的增速至少既不能低于GDP的增速,更不應低于稅收的增速,每個地區最低收入應達該地區社會平均工資水平。這樣,擴大內需才會實實在在有普通大眾的消費熱情、消費能力和消費基礎的提升。
就股市而言,收入分配應體現在投資收益方面。對此,中小股東對于差距的感覺更為強烈。上市公司大部只是策劃出項目進行融資,更有甚者欺詐上市只募集社會資金而不圖回報社會、回報股民。近年來的高管辭職變現,瞬間變為億萬富翁的個案屢見不鮮。股市成了他們的提款機,我們資本市場制度設計上的缺陷,不僅鼓勵了這種不勞而獲的腐朽惡風,更鼓勵了暴富神話的斂財實現。這種不義之財又往往是用假公司存在、假業績、假信息、假項目等欺詐手段取得的,對社會風氣的敗壞起到了海嘯式的摧毀作用。這之中,各種內幕交易、黑幕操縱、“老鼠倉”、虛假消息誘騙股民上當等,使股市成了投機炒作市。然而,這也僅是一個方面,更為嚴重的是:大部分上市公司不分紅,使股市這個原本的投資分紅市完全變了味,甚至還劣于封建后期的中國股份制。這樣,中小股東只投資而無投資回報(分配)的局面就產生了。與此鮮明對照的卻是大股東和高管對股市這一社會資源的以各種名義出現的攫取財富之權。他們在大量斂財之際,不僅沒有羞恥感,反而有一種榮耀感和成就感。只知索取而不回報社會的無懺悔心理是很可怕的,甚至可怕于潘多拉盒的打開。由于中國無可向神懺悔的社會大系統,使這一切竟來得如此之猛烈和肆無忌憚。故而在年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我們應充分發揮我國文化傳統之優勢,強化法制約束和整治,完全應充分考慮向股市中暴富者征收高額資本利得稅或暴富稅。同時也應考慮使股市分紅制度化,分紅至少不應低于銀行一年期利率,應成為標準,這使中小投資者能真正分享改革開放的實際成果,而不是象現在這樣資金越炒越虧,怨聲載道滿腹。
頁巖氣和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的開發及沿海核電開發的即將提速,這對于穩增長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無疑是真正的利好,但不是短期的。這有一個過程,IPO備案制改革獲國務院首肯,但愿分紅能真正落實。
(作者系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特邀副研究員、民盟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