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發源地之一的巴比倫,位于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約2.5千米處,據說這里就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所在地。但是,空中花園已經隨著巴比倫城一起湮沒進歷史的塵埃之中,考古學家至今也未能找到空中花園的確切遺跡,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弄清楚這座空中花園為何人所建,內部結構如何。因而,有人對巴比倫空中花園是否真有其物大膽提出懷疑。那么,空中花園是否只是個美麗的傳說呢?
巴比倫城的歷史非常古老,但是它真正重要起來,是在塞姆族的阿摩利人以它為首都建立起古巴比倫王國第一王朝(公元前1894年-公元前1595年)以后。當這個王朝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統治的時候,它已經發展成為整個西南亞最大的一座城市,成為這一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此后千余年間,它曾多次遭受外族洗劫,長期衰落。公元前7世紀后期,迦勒底人興起,建立起以它為首都的迦勒底王國即新巴比倫王國(公元前626年-公元前533年),并且統一了兩河流域,它又開始復興起來,經濟、文化與城市建筑都有了空前的發展。
尼布甲尼撒是新巴比倫王國開國君主那波帕拉沙的長子、王位繼承人。亞述帝國由于內亂外患而迅速走向衰落,居住在巴比倫地區南部的迦勒底人在國王那波帕拉沙的領導下,聯合北方的米底人攻陷亞述的京城尼尼微,亞述帝國滅亡。這時候的埃及在舍易斯王朝諸王治理下有所振興,急于搶奪亞述帝國的遺產,遏制新起的迦勒底人國家(史稱新巴比倫王國)。
那波帕拉沙為王期間,新巴比倫王國并不穩固,亟須加強對征服地區的控制,對付埃及和埃及支持下的亞述殘余力量。少年英俊的尼布甲尼撒在這一時期統率軍隊,戰功卓著。
那波帕拉沙先是揮師北上,進攻底格里斯河上游、烏拉爾圖邊境地區的山地部落。在這次遠征中,尼布甲尼撒初露鋒芒。次年春天,那波帕拉沙因年老體弱,離開戰地返回巴比倫。年輕的尼布甲尼撒被委以重任,他獨自率軍在山地作戰4個月,攻城掠寨,勢如破竹。
隨后,那波帕拉沙與埃及人在幼發拉底河上游屢有交鋒,新巴比倫軍隊放棄了一些重要據點。在這種形勢下,尼布甲尼撒受命統率全軍與埃及軍隊決戰,在哈馬什全殲了這支埃及軍隊。這場戰役顯示了尼布甲尼撒的軍事才能。提高了他的威望,同時還加強他在國內的地位。
不久后,那波帕拉沙故世。這時,尼布甲尼撒正在敘利亞、巴勒斯坦一帶作戰,聞訊走近路直奔京城。在那波帕拉沙死后第23天,尼布甲尼撒回到了巴比倫,當天就登上了王位,并立即得到了巴比倫地區各城市的承認。
即位后,尼布甲尼撒對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諸小國發動了一系列的征服戰爭。大馬士革、西頓、推羅以及猶太的國王都被迫納貢稱臣。巴比倫人第一次來耶路撒冷是在約雅敬時代,他們還擄走了圣殿里的珍寶。此外,尼布甲尼撒還毀滅了拼死抵抗的阿希肯倫城,擄走了該城的貴族和水手。
后來,尼布甲尼撤再度與埃及交戰,這一次雙方的損失都很慘重,新巴比倫軍隊不得不退回巴比倫。3年來一直臣服于尼布甲尼撒的猶太國王約雅敬趁機脫離新巴比倫,轉而投向埃及。
在給軍隊補充了戰車和馬匹之后,尼布甲尼撒卷土重來,進軍猶太。其時,約雅敬已死,他的兒子約雅斤繼位為王才3個月。巴比倫軍隊對耶路撒冷的圍攻歷時不到兩個月,在猶太內部親巴比倫派的推動下,猶太國王攜其母后、妃子和大臣出城投降。尼布甲尼撒將國王約雅斤及猶太王室攜往巴比倫,圣殿再遭搶劫,正如以賽亞告訴希西加總有一天會發生的那樣。他們還帶走7000名士兵和城里所有的技術熟練的工匠。
就是這時候,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把約雅敬的叔父西底加扶上猶太王位,認為他會效忠于自己。不過西底加沒有效忠于他,幾年之后就叛變了。尼布甲尼撒大怒,派兵征討。
這一次耶路撒冷被圍困長達兩年半。圍困期間,城里所有的糧食都吃光了,城里鬧饑荒,沒有面包吃。最后,士兵們看到沒有希望再抵抗下去,趁夜逃走,國王也跟他們一道逃走。巴比倫人乘勢攻進城。國王和部下逃到耶利哥,也就到了終點,巴比倫人追上了他們。西底加被帶到了尼布甲尼撒面前,這位巴比倫王命令把西底加的幾個兒子在西底加面前處死,然后挖去西底加雙眼,“用銅鏈捆起來……帶往巴比倫”。
至于耶路撒冷,尼布甲尼撒派他的大元帥尼布撒拉旦去干一件徹底毀滅的工作,“他把圣殿、王宮、耶路撒冷所有的房屋和所有大戶人家的房屋都放火燒了”。然后他的士兵就動手拆城墻,直拆得墻基無存。
耶路撒冷美輪美奐的圣殿什么都沒剩下,兩根大銅柱被打得粉碎,銅盆和銅海遭到同樣的命運,圣約柜也不翼而飛,碎金屬都被運回巴比倫。城市里里外外的人,除了少數很窮苦的人家之外,都被擄往巴比倫。
不久后,國王意識到外族的軍事進攻仍是長久的,于是加寬了城墻,拓寬了運河。那條護城河環繞都城,圍出一片約8平方千米的區域,保衛著城中近20萬的居民。另一方面,來自幼發拉底的洪水也威脅著該城,尼布甲尼撒命令在靠運河的城墻上涂上瀝青,防止洪水突破和滲透。正如他寫道的:“我下令筑一道堅固的城墻從東面護住巴比倫,開鑿護城壕,用瀝青和磚砌筑河岸,壕邊筑起像山一樣高的護墻,寬大的城門用松木制成,外加銅葉包裹。我命人乘海水漲潮時用海水將壕內灌滿,想渡過壕溝就像渡海一樣,這樣來襲之敵就無法威脅巴比倫的外圍。為防止敵人越過壕溝,我命人在附近堆起土堆,并在周圍建起磚墻。我想方設法把城池建造得極為堅固,使巴比倫成為一座堡壘?!边@些積極的建設使得在新巴比倫王國時期,巴比倫成為古代兩河流域最壯麗最繁華的都城。
在他的這些建筑中最為宏偉的要算巴比倫城墻了??脊挪牧献C實了史傳家赫卡泰俄斯的說法——巴比倫城墻有三道。有些近代學者認為,其中最外層的那一道是外圍長城,也就是古希臘史學家提到的“米提長城”。有了這道城墻,當城市被圍時,郊區居民就可以進到墻里避難。在這道長城的里面,彼此幾乎緊貼著的兩道磚砌城墻才是巴比倫的真正城墻。這兩道城墻略呈方形,方圓16千米。城墻四邊共開有九座城門,按照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伯提供的數字,它們的高度和厚度分別是23米和8.7米。這兩道城墻是這樣的雄偉壯觀,以至于這位地理學家把它同城內的空中花園混為一體,列在世界七大奇跡之中。
幼發拉底河把整個城區劈成兩部分一舊城與新城,河西為新城,河東為舊城。這兩部分由架在河上的一座石墩支撐著的大橋連通著。舊城是整個城區的主要部分,街道筆直,許多著名的建筑物都坐落在那里。一條寬闊而筆直的供宗教祭祀游行隊列通過的圣道貫通舊城南北,在圣道的中段西側,坐落著巴比倫城的主要圣堂——巴比倫主神馬爾杜克神廟。圣道的北頭是壯麗的伊絲達城門,它是獻給巴比倫的豐產女神和戰爭女神伊絲達的。由于城墻有兩道,所以伊絲達門也筑成兩座,并由兩座突起的塔樓加以保衛。塔樓下部的磚壁面上覆著一層光彩奪目的釉瓦,在上面雕繪著六排動物像。這些動物軀體似馬,尾與頭部像牛,額生一角,有許多還張著兩翼,形象極其生動。這種奇特的藝術構思一直令人驚贊不已。
伊絲達門之內,一組王宮的建筑群坐落在圣道西邊。這里由東至西并列著五個彼此以拱門相通的寬闊庭院,每個庭院的南北兩面都有幾十套房間。
尼布甲尼撒時期是新巴比倫的繁盛時代。但這個繁盛時代十分短暫。在尼布甲尼撒死后不久,國內外形勢都發生變化。祭司集團屢次發動政變,在6年中廢了三位國王,其中兩人被殺。公元前555年,那波尼德(公元前555年-公元前538年)即位,企圖擺脫對祭司的依賴??墒菄庑蝿菥o張,那波尼德在壓服敘利亞的反抗之后,不久就面臨東北方新興的敵人。波斯人于公元前550年消滅米底,隨即征服呂底亞和小亞細亞,從東、北、西三面威脅巴比倫。公元前539年,波斯人突入兩河流域,不滿那波尼德的祭司集團乘機依附波斯。次年,巴比倫城門在波斯大軍之前不戰而啟,新巴比倫王國滅亡。
后來,亞歷山大大帝大敗波斯進入巴比倫,到塞琉西王朝時期,巴比倫城開始沙漠化,城市居民也逐漸離去。再后來,滾滾黃沙完全掩埋了昔日輝煌無比的巴比倫城,巴比倫城也成了傳說中的王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