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已經跌到了1月底的位置,從相對收益這角度來說,就相當于過去4個月基本白折騰了,除非成功的做了波段,但是到目前為止的所有波段都幅度很窄,不過10%上下,速度也很快,幾個交易日就完成了大部分漲跌幅度,剩下的時間用來盤整,所以波段操作很難,我就是做對了向下,但是做晚了向上,波段效果基本被對沖。
而市場到了目前的位置,總是要對其方向及深度做一個猜測,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120日均線對于目前的市場有比較特殊的意義,它的支撐或壓制,對于市場的方向及力度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今年以來難以向上形成新的頂部,兩次波段的高點分別為2478.38和2353.73,而且后者低于前者。這除了基本面、政策面等因素外,我們需要注意到去年套牢盤的解套或逃跑變現也是重要原因,這也是2400點附近賣盤的主要來源。
這里的典型表現一是人壽為代表的保險機構的減持計劃,據交流可知,逢高減持是其貫穿上半年的核心計劃,去年被套較慘,權益類資產比例也很高,雖然計入可供出售而非可交易性金融資產躲過了2011年年報的大幅虧損,但龐大的浮虧會嚴重影響其償付能力,而且一旦浮虧持續一定時間,需要計提減值損失,所以在今年擇機減持,只要價格高于去年底,對于今年就是正面貢獻,所以每次在2400附近,都會有以人壽等為代表的大單減持,相對于此,今年新進資金的減持數量與力度,與其不可匹敵。甚至上周,還有人告訴我說,人壽贖回了他的5個億基金呢,所以可以說,目前為止的兩個頂點,是去年被套的大資金賣出來的。不過反過來看,人壽今年做的賣出波段還不錯。
典型表現二是基金的銷售比去年還慘,這從我們與基金公司的交流中可知。眾所周知,去年公募基金行業的典型表現是發行數量多,但單只金額、整體銷售金額在不斷下降,這與去年的熊市行情有關。但今年以來,基金的銷售更加乏力,甚至比去年更加艱難,而同期的市場卻不斷有反彈動作,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去年的解套盤逃跑的意愿太強烈了,不漲也就算了,一直放著就是了,而既然上漲了,解套了或者即將要解套了,被傷了心的投資者先跑出來才是上策,而不是此時再追加資金進去,剛才所說的人壽是典型大客戶,其實眾多的散戶也是這個邏輯,只不過是出于情緒,而不是業績考核。
而經歷了兩次上沖后,籌碼轉移得差不多了,人壽等減持的也應該差不多了,目前在6月份,120日均線大體可代表今年以來的平均成本線,這樣看來,2300附近是新的籌碼成本區,想要再創2100點新低,則要放量跌破這一成本區域才行,而目前看來,市場跌破2300點,而成交量也萎縮的比較厲害,所以目前為止,我們并不是很擔心,接下來一是看放量與否,借此判斷新籌碼是否有松動跡象,二是看在什么位置能夠企穩、盤整。
另一個關注120日均線的理由是,這個區域基本可以確認是政策底部,不論總理講話、發改委的若干動作、地產風向的轉變等,雖然股市未必是刺激政策的原因,但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此區域是正面政策密集期,兩次降準,以及筆者正在撰寫本文時發出的降息的消息,都可以認定2300一線為政策底部區域。
還有一個理由就是從技術上看,120均線終于走平了,改變了一直向下的趨勢,這也有一定指向意義。
降息或有兩點可能,一是央行信息保密工作真起作用了,二是可能看市場表現太差,從而做出的突然決定,否則怎么市場沒有提前反應?還有就是我懷疑5月數據太差,而穩住股市,可以保持表面繁榮,否則實體經濟和股市都很慘,沒有情緒的避風港,比較難以解決穩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