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谷是世界有名的“堵城”,并不寬敞的道路,加上居高不下的私家車數量,每到上下班高峰期,曼谷的道路就成了一個巨大的停車場。堵車確實惱人,橫七豎八無章擺停的車輛,加上此起彼伏的鳴笛聲,更加讓人心煩氣躁。不過在曼谷遇上同樣的堵車,與中國國內相比,卻是另一番景象。
首先,幾乎沒有人按汽車喇叭,即使性格最火爆的駕駛員,也只是迅速拍擊方向盤,發出不到一秒的短促笛聲。這樣短促的鳴笛放到國內此起彼伏的聲浪中,只有被淹沒的份兒,但是在這里足以吸引周遭車輛的注意力。泰國允許個人合法持有槍支,許多人的車座下可能就放著一把槍。有泰國朋友笑說,如果有人無良亂按汽車喇叭,旁邊的車主很可能被惹惱,掏出手槍給鳴笛者子彈警告。
堵車固然讓人郁悶,曼谷常年高溫,炎熱讓這郁悶更加折磨人。裝有空調的私家車、計程車和新型公交車,遇上堵車至少能遠離炎熱。車內的溫度也和空調房內一樣,穿冬裝或秋衣都沒有問題。乘客們如果不趕時間,大可以在車里小睡補眠一番。遠離了炎熱,堵車還是需要時間和等待。有些人只能無聊地等待,但潮人們決不允許自己的時間有一絲無聊和空白,iPhone、BB和各種智能數碼設備便是好伴侶。偶遇堵車或是長達3位數的紅燈,掏出手機跟朋友聊天,或是更新狀態,在臉書上發發牢騷和抱怨。于是等待不再漫長,甚至紅燈變綠,前面的車輛開動還渾然不覺,直到同行的友人或后面的車發出提醒才回過神來:這大概是泰國社交網站和3G網絡發達的重要原因。
烈日炎炎,敞篷公交車里的溫度仿佛能直接煎雞蛋。車門開著,任由乘客自由上下。實在趕時間或受不了炎熱的人們,可以下車步行或搭乘摩托車。司機和售票員不能棄車,遇上長時間堵車,冰桶里的冰鎮飲料便是救星。飲料喝完了,或是冰化了,售票員就會跳下車,去路邊重新買來冰塊和飲料。天熱堵車他們無能為力,至少可以想辦法讓自己的身心清涼一些。
泰國道路之間還以花壇和水澗相隔,橫穿馬路對普通行人來說堪比耍雜技。所以無論是條件所限還是習慣如此,走天橋都是人們橫過馬路的首選。行人無法擅自穿越馬路,車輛同樣如此。多數公路上,車輛要調轉行駛方向,只能多走幾公里,尋找調頭環道或立交橋。有時目的地就近在馬路對面,卻要繞上一大圈調頭。難怪有人說泰國的道路交通就是為車而生,每年車輛調頭耗費的能源都是筆可觀的數字。
記得有前輩戲說,泰國的道路多數是日本援建,因此泰國同日本一樣是車輛右駕,而且日系車占據泰國汽車的大半壁江山。在泰國,除了小攤販和賣彩票的小販,普通人幾乎不用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汽車是出行的主流之選。
在國內大多數城市,買車還是許多年輕人的夢想,許多年輕人能有QQ代步就很滿足,本田、豐田等甚至是boss級別的選擇。但是在泰國,許多職場新人,甚至在校學生都開著國內的boss級別小車,其中不乏父母淘汰的老款車型。很多上班族自己掏錢買車,并不是他們的薪水有多高,而是多數泰國人沒有買房的壓力,許多人家里有祖屋。
此外,許多泰國人也沒有結婚買房的固定思維,成家后租房過日子的大有人在。與其讓房貸綁住自己,他們更愿意分期付款買車。汽車不僅方便出行,還對事業發展有益,泰國人先買車再買房的觀念,剛好與我們先買房再買車相反。
在泰國,普通駕駛培訓僅2000-3000銖,如果你從小就跟爸爸媽媽學會了開車,只要200多銖的手續費就能考取駕照。首次領取駕照有效期1年,1年后審查通過就能再用5年。泰國汽車年檢年費的項目也少許多,出租車可以租來開。也正因為這樣,泰國的私家車持有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曼谷成為“堵城”也并無懸念。
汽車數量巨大,車輛停放便是個不容忽視的難題。在國內許多人苦于車位難尋時,泰國有的商場和寫字樓1-10樓都是停車場,或者樓有多高,停車場就有幾層,甚至有10-20層高專供停車的大樓。就連別墅或排樓,第一層都是能停2-3輛車的車庫。一個中等收入家庭,爸爸一輛車,媽媽一輛車,幾個孩子一輛車都是很普通的事情。
曼谷雖然是“堵城”,但在這里,可以堵并快樂著,因為沒有包袱,心情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