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發明,沒有創意是萬萬不行的。那創意在哪里?
它或許在你的口袋中,或許在你的小玩具里。生活中有各種新穎奇特的異常現象,如果你能夠隨時留心并洞察它,那么創意女神就會出現在你面前。
她一揮手,你的腦海中頓時出現許多創意。在她的指導下,任何發明作品都難不倒你呢。
當創意來敲門
一天早晨,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正準備像往常那樣去實驗室巡視,一位花匠走進他的書房,在房間的角落里擺上一籃美麗的深紫色紫羅蘭。
波義耳隨手拿起一束紫羅蘭,它那艷麗的色彩和撲鼻的芬芳讓人感到心曠神怡。他一邊觀賞著一邊向實驗室走去。
“威廉,有什么新情況嗎?”波義耳問一個年輕的助手。
“昨天晚上運來了兩大瓶鹽酸。”
“我想看看這種酸怎么樣,請你倒一點到燒瓶里。”說完,波義耳把紫羅蘭放在桌子上,去幫助威廉倒鹽酸。
鹽酸揮發出刺鼻的氣體,這種氣體像白煙一樣從瓶口涌出,就連倒進燒瓶里的鹽酸也冒著白煙。
“威廉,這鹽酸好極了。”波義耳高興地說。他從桌上拿起那束紫羅蘭,要回書房去。這時,他突然發現紫羅蘭也冒著輕煙。原來鹽酸的飛沫濺到花朵上了。
他趕緊把紫羅蘭放進水盆中清洗。令人奇怪的是,紫羅蘭的顏色變紅了。
這個偶然的奇異現象引起了波義耳的興趣。他走回書房,把那個裝滿紫羅蘭的籃子拿到實驗室,并對威廉說:“取幾只杯子,每種酸都倒一點到杯子中,再倒些水來。”
威廉按照波義耳的吩咐,往一個杯子里倒入一種酸,再往每個杯子里放一朵花。
波義耳坐在椅子上細心地觀察著。深紫色的花朵逐漸變色了,先是紫色中帶點淡紅,最后完全變成了紅色。
“威廉,你看清了嗎?不僅是鹽酸,其他各種酸都能使紫羅蘭由紫變紅?!辈x耳興奮地說,“這可重要了!要判別一種溶液是不是酸,只要把紫羅蘭的花瓣放進溶液里就知道了?!?br/> “可惜紫羅蘭不是一年四季都開花的!”威廉惋惜地說道。
“你學會動腦筋了。為了方便鑒別溶液的酸性和堿性,我們該做些什么呢?”波義耳向他提出了新的問題。
不久,他們研制出一種用石蕊浸泡過的指示紙,它可以很方便地分辨出什么是酸什么是堿。這對化學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我國,也有類似的發明傳奇故事呢。
有一天,山西省榆社縣農民趙躍榮下地察看菜地時,偶然發現了一個奇異的現象:一株被籬笆弄彎莖稈的西紅柿,果實結得特別好。而地里的其他西紅柿植株,盡管株株挺直,但在采摘第三果穗后,余下的果子很難成熟。
好奇心強的趙躍榮覺得彎頭西紅柿中可能隱藏著某種豐產的秘密。于是,他開始對西紅柿進行彎頭處理實驗,結果經過彎頭處理栽培出來的西紅柿的確出類拔萃。
這是為什么呢?據他分析,經彎頭處理過的西紅柿植株能扼制頂端優勢,促進營養供給均衡和刺激植株生長。
由于經彎頭處理后的植株呈V字形,所以趙躍榮將他的發明稱為“V型栽培法”。
這種類型的發明創造例子舉不勝舉。洞察奇異而發現創意、做出發明作品的發明方法,我們稱之為洞察奇異法。它是發明方法寶庫里的一件利器。
發明創造的機遇無處不在。只要洞察奇異,創意隨時會來敲門哦。
“洞察奇異”三要點
洞察奇異法作為發明方法之一,其內涵在于分析思考偶然發現的奇異現象,并以此為基礎去創造前所未有的新技術或新產品。
我們在運用這一方法做發明的時候,要注意哪些要點呢?
要點一:以好奇為樂
好奇心,是創新者應該具備的一種心理。發明大王愛迪生說:“誰喪失了好奇心,誰就喪失了最起碼的創造力?!?br/> 一個人對各種事物的好奇心愈強烈,探索的目光就愈明亮,許多自然界的秘密就會暴露在好奇心的巨大視野之內。
相反,一個人如果對周圍發生的新奇現象熟視無睹或習以為常,那么他就會目光短淺,不會有什么創意,連發明創造的機遇碰在鼻尖上,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
因此,具備強烈的好奇心是運用洞察奇異法的心理基礎。
要點二:十足的洞察力
我們要有十足的洞察力,要善于洞察,只有這樣,才會有新的發現,才會捕捉到發明創造的契機。
所謂善于洞察,就是要善于用敏銳的眼光去看,用科學的思維去想。
一個成功的創造者,在常人的眼中,似乎是因為他有什么不尋常的洞察力,其實不然,只是他擁有的對觀察深刻理解和不斷地將“觀”與“察”有機結合的能力比別人強。
要點三:有效分析奇異效應
效應,指自然界的某種作用產生的效果或反應,如電磁效應、磁場效應、溫室效應、臭氧層效應等。
事物潛在的、未被發現的重要事實和發展趨勢,總要通過其現象表現出來。如果說形態奇異是事物的外在特征,那效應奇異涉及的便是事物內部作用機制。
運用洞察奇異法時,我們首先要觀察發現形態奇異的事物或現象,進而去分析其與常規效應不同的奇異效應。只有洞察深入,才有可能剖析出鮮為人知的知識,悟出發明創造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