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頻道:天津衛視 節目類型:真人秀
授獎辭
《非你莫屬》集專業性、娛樂性于一體,在服務與秀場間找到了平衡點,在職場節目熱中獨立潮頭。
職場招聘不是什么新鮮話題,早在2003年,職場真人秀節目就已經在中國興起,但因在節目形態上招聘方站在主導立場,使得真人秀的感覺失色不少,遭受了觀眾的冷落。天津衛視的職場節目《非你莫屬》讓觀眾的視線再度回歸。
《非你莫屬》的環節設計頗具特色,“自我介紹”“天生我有才”“別對我說謊”“談錢不傷感情”四大板塊貫穿首尾。其亮點被概括為:各色人等的求職者如何展現自己;Boss們給求職者提供建議,相當于職場培訓;難得一見的Boss們之間的交鋒,可謂針尖對麥芒;還有主持人張紹剛與求職者、Boss們之間的互動。
由于節目集專業性與娛樂性于一體,被視為達到了多贏的效果。波士團通過求職人員真人秀,或找到了自己所需的人才,或通過節目軟廣告的植入對自己的公司很好地進行了宣傳;求職者有的尋求到了一份自己想要的工作,有的通過節目得到了更有智慧的人對自己職業規劃或求職技巧乃至價值調整與重建的正面建議,節目用電視作為媒介把應聘者與招聘者連接起來,不僅為強者搭建舞臺,同時也為弱者,比如中老年人、殘疾人等提供就業機會;對于現場及其他電視觀眾來說,人力資源的管理人員從中學到的是面試環節設置,對應聘者的提問方法,高壓狀態下面試者心理活動狀態的剖析等,求職人員從中了解到的是市場人才需求狀況,面試技巧,個人職業規劃定位等;作為節目主辦方,收獲的是收視率的飆升及系列相關效應。
《非你莫屬》所引出的并不只是簡單的求職話題。“求職的話題只是其中一部分。我覺得有時候這個欄目有點兒像談話、招聘外加培訓、管理商界論壇的的結合體。所以它所引起的關注,不僅僅來自求職者和大學生群體。”參與節目的某BOSS團成員曾這樣表示。節目巧妙的定位也得到業內專家的肯定,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苗棣表示:節目架構清晰,娛樂的同時又兼顧了職場話題與爭議等一系列“沖突”元素。
對于《非你莫屬》將一些頗具爭議性的人物引入節目,制片人劉爽表示,《非你莫屬》更加突出了真人秀的“秀”。這個“秀”不是角色扮演也不是尋求出位的言語,而是把他們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節目宗旨是為大眾構建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向觀眾傳達積極樂觀的求職態度。“有些求職者產生了爭議,但是不能否定他們在生活中的真實存在,他們也代表著一個群體。我們希望大家能通過節目了解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會接觸到的群體。”據了解,節目組導演平均每天要面試四五十名求職者,至少經過三輪面試,才有資格與場上的Boss們面對面交流。用制片人劉爽的話說,“真是百里挑一。”同理,場上Boss的選擇也是循著這樣的路數。劉爽對老板的要求是,“在公司真有話語權,也就是你在節目上說錯話后,回公司不會有人批評你。”
制片人自述
真實,是《非你莫屬》成功的第一要素,生活中真實的人可以在節目中自由表達,展現真實的個性,表露真實的情感。為了達到真實的效果,節目錄制遵循三大原則:無腳本、不彩排、不見面。
把握社會脈搏、弘揚主流價值觀是《非你莫屬》成功的又一要素,不同的人有不同人生經歷和價值觀,節目給每個人表達自我的機會,但絕不縱容邊緣化、不正確的價值觀,揚正氣樹新風是《非你莫屬》所追求的。
簡單直接、訴求明確的節目模式是《非你莫屬》成功的另一個要素。節目規則和所有環節設置緊扣一個關鍵詞“招聘”,砍掉一切無關枝蔓。
優秀的主持人張紹剛,是《非你莫屬》成功的基石。在職場類型節目中,他的主持風格絕對是獨一無二的。他的睿智、幽默,深厚的知識底蘊,豐富的個人情感,把控全場的個人能力,在國內主持屆獨樹一幟。
—— 劉爽 《非你莫屬》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