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秦淮河是條長帶,串起了沿河的城鄉珍珠。又何止城鄉呢,沿河的一切存物,包括村舍碼頭,更包括聚居游走的人群,它曾經的往昔一直到可觸摸的現在,都被劃進了秦淮河經濟帶、秦淮文化帶的范疇中。沿秦淮河逆流而行是尋古也是訪今。此次巡游百里秦淮河,從下關三汊河碼頭悄然開始,從秦淮河入江口,一直駕船飄航至秦淮源頭。
秦淮河全長l08.5公里,流域面積2600平方公里,這個長度主要是以南京下關三汊河為起點,途經中華門、武定門、上坊橋、河定橋、西北村、直至高淳縣楊家灣船閘的秦淮河航道全程數據。實際上,其源頭部分因河道窄小,彎道多重而省略了。如果算上源頭,秦淮河流域更加廣闊、悠長。
秦淮河有兩個源頭:其一發源于鎮江市句容縣寶華山中,它是由多眼自然泉水及涌道組合而成,彎彎曲曲,地上地下,30多公里;其二發源于南京市溧水縣東廬山中,也是由山脊中的泉眼組成,下流15公里后形成水庫,再流至30公里外與句容秦淮河支流會合。
我們常講的“十里秦淮”,是指從東水關入城的內秦淮,經夫子廟、鎮淮橋,出西水關,長約5公里。傍晚時分,夕陽從河岸盡頭慢慢沉下去,金色的余暉跳躍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與拱橋相映成趣。有炊煙從眸子里升起,裊裊娜娜,氤氳出一腔溫柔,生動著江南溫婉的容顏。剎那芳華,河邊的村子忽然顯得那么靜謐,享受著這樣片刻的安寧,游人心靈也漸平和,似被碧水滌凈了,哪怕就是成一尊雕塑,也愿意就此依山傍水,慢慢老去。
此次巡游,沿途來回百里,雖不見古畫中檣桅船影,然而溧水城、句容城、江寧城、七橋城甚至南京城都因秦淮河而興,沿著秦淮河所有的河岸兩邊是青石砌成的碼頭,斑駁的碼頭久經雨水地沖刷,已經變得光滑圓潤。三三兩兩的農家婦女來來往往說笑著,提籃淘米,掄槌搓衣,銀鈴一般的笑聲像歡樂流淌的秦淮河水那么清脆。她們灑脫地生活著,無拘無束。原來女人的美不在于外表裝飾,內心的清純足以使她們渾身散發出清蓮一般潔雅的氣質,就像秦淮河的河水身著青衣布衫,依然美得動容。
首首淮水佳句早成丟失的音符,河流已非當年槳聲燈影中的那條河流,百里秦淮演繹千年的富庶與繁華、貧殘與衰竭,她是一部中華古老的史書。
小貼士
1.以南京夫子廟為中心的具有秦淮風味的小吃有葷有素,別具特色。
2.南京所有公交線路都有開往秦淮河旅游風光帶的,到長樂路下,可坐船游玩。
3.每年正月舉辦一次為期一個月的金陵燈會,游人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