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已經過去近半年時間,從宏觀形勢到房價股價油價等具體問題,經濟領域的大事小情始終為廟堂上下所關注。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間段中,中國的經濟學家們都在關注什么?他們對此又有何見解?
房企不會難過、事實沒有牛市
“你不讓人吃今天的早飯,餓慌了,晚上就會暴飲暴食。如果放松信貸,取消限購,房價必然報復性增長。”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
“房價要回到這個水平,要付出通縮的代價,如果貨幣沒有這么大幅度的收回,房價不會有這么大的跌幅。中國房地產市場,跟經濟走勢有一個所謂的蹺蹺板,經濟不好,房地產帶動投資,經濟投資好了,房地產基本上要面臨不同程度的調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員巴曙松
“看到張三、李四等周圍所有朋友都買房、買股票,所以自己也挺不住了,也去買。可是,結果會怎樣?等你買到后,房價、股價可能不太會再漲了,因為等你和周圍所有朋友都買了之后,其他人的購買力也可能同時耗盡了,一旦沒有新的購買需求,房價、股價就不太有上漲空間了,可能不久后就要跌。”
---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
“因為中國的房地產形成了巨大的利益群體,它影響了國家的政策,所以不硬著陸,不把一批人從市場上清理出去 ,這個政策很難理順的,軟著陸的風險也就在這里了。”
---經濟學家謝國忠
“隨著調控的深入,政府和銀行會慢慢‘有條件’地出臺一些‘放松’政策,‘理性地’使房地產的銷售有一些回暖,但政策一定是慢慢放剎車式地讓地產前行。因此,今年的地產市場并不好過,但也不是不能過。”
---中國城鄉建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淮
“投資房地產的意愿目前來看很難大范圍改變,主要原因是民間資本缺少更好的投資領域。但是具體投資房地產的方式、區域、方法,也在發生變化。如果企業能夠很便宜、很容易地在銀行得到貸款,是沒有企業愿意用直接融資這種方式來籌資融資搞開發的。”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
“今年整體來看,利潤空間還是會比較狹窄。所以如此來看,我們知道事實上沒有牛市,今年我們仍然要做好應對比較困難的經濟形勢的準備。”
---經濟評論人葉檀
“股市可能從根本意義上不缺資金,缺的是治理。”
---國家發改委投資戰略研究所副主任王元京
“(證監會宣布A股交易費用總體降低25%等利好措施)這一套組合拳的連續發力,不但將對股市長期形成利好,而且對整個A股市場制度的完善具有里程碑意義。但我覺得更重要的含義還不止于此,其主要是反映出監管層、管理層對于股市的呵護意圖,以及政策的導向。我預計,未來我們還可以期望會有一系列利好股市的政策出臺”。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
“現在我們來看評價出的是1805家上市公司的評級,其中90分以上的,我們說最好的公司是9家,占到了上市公司總量的0.47%。80-89分,也是非常好的企業,是150家,占到上市公司總量的8.31%,兩個相RQmAG6cVTLnKRWDtpgIyzFwSGaNwuS9IIPL8C8h80Ms=加不到9%。這是我們說的非常出色和優秀的企 業。70-79分大概占到了17.89%。60-69分,比例大致上是在20.77%,40-59分,占到31.91%,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評價的情況是40分之下的上市公司是429家,占到上市公司總量的23.54%,也就是說將近四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存在著風險。”
---商務部研究院信用評級與認證中心副主任蒲小雷
宏觀大勢樂觀、八國聯軍難成
“我不認為中國現在和今后幾個月或者一兩年會出現像2006、2007、2008年那樣的高額通貨膨脹,中國的高額通貨膨脹2006、2007年的6%、8%已經算是高的,現在3%左右,也許會到4%,我不相信會到6%,會到8%。這是我想把它抽象掉的一個原因。為什么呢?首先是因為各行各業都存在著過剩生產能力,在各行各業都存在過剩生產能力的時候,消費品當中的很大一部分制造業產品要想漲價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它不競相降價已經很不錯了。”
---樊綱
“中國經濟為了啟動新一輪改革,需要實現三個軟著陸:第一個軟著陸已經基本上達到了,我們預測最早明年、最晚后年基本上能夠實現外貿平衡。總的來說,在經濟增長速度、在對外依賴的問題上,有望實現軟著陸。第二個軟著陸是房地產市場。如果房地產市場實現了硬著陸,大幅度下降的話,給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帶來的影響將是非常嚴重的。但中國在房地產問題上是可以實現軟著陸的。第三個軟著陸是金融泡沫的軟著陸。金融也有泡沫,不僅體現在股市,也體現在貸款的擴大,而且是地下金融。因此,必須要把一部分中國經濟過高的流動性逐步有序地引向國外。”
---李稻葵
“如果實現(進出口總額增長10%)這一目標,我們估計,即使考慮到國際外部需求下降,中國進出口總額將會突破4萬億美元,從而超過美國和歐盟,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體”。
---胡鞍鋼
“雖然增長速度適度回落不是壞事,但是我們也不能讓它再往下掉,我們把它穩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的目標是穩增長,為什么穩增長呢?再往下掉我們歷史上有教訓,就是2008年、2009年,2009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掉到了6.2%,我們的狀態是全國有 15%的企業關門倒閉,20%的企業被迫減產,是千萬人失業。如果增長速度真的再往下掉,我們企業利潤會出問題,財政收入會出問題,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會遇到問題,緊接著就是就業問題,就業是民生之本,當就業出了問題就會導致社會問題,如果社會都不穩定了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我們要把大勢穩住,穩增長是中國經濟的重要任務。”
---國家統計局原姚景源
“國民經濟結構失衡,一個重要原因是濫用‘支柱產業’概念。國家的支柱產業必須是對整個國民經濟起引導和推動作用的先導性產業,它是以某種重大的技術發現為基礎的。例如18世紀的蒸汽機,19世紀的電氣化,20世紀的信息化。不可以把在區域經濟增長中對總量擴張影響大的產業當作支柱產業。我們把房地產業、汽車業作為國家支柱產業是完全不對的。”
---中央財經大學統計學院院長賀鏗
“我認為要這么想,因為每天的外匯交易并不是完全針對中國,而且也不可能完全針對中國。因為你也不能假設國外的投資機構全部聯合起來,達成一個同盟軍像八國聯軍這樣的,現在大家達成一個明確的或者是暗地里的協議,我們要齊心協力來做空中國,如果是這樣的話中國確實很難招架,但我覺得這種可能性非常小,因為那么多的投資機構要想把大家都統一起來其實也是很困難的。”
---長江商學院教授周春生
善待溫州金改、資源價格應漲
“溫州的金融改革各個方面評價不一,但首先至少表明國務院最高決策者對于民間金融需求的尊重和一定的認可。在改革的突破口和制度的創新方面有很多象征意義,比如說怎么降低門檻,吸引社會資金進入,找到新的增長點。比如說怎么在金融的體制上作一些突破,給其他的地區一個參考的借鑒作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員巴曙松
“金融綜合改革實驗區的建立是為了給溫州救急,還是我們整個改革從溫州開始?”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
“我們需要創建一個富于想象力的銀行金融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
“在開放個人資本境外直接投資上,作為此次金融綜合改革‘12條’中突破最大的一項政策,溫州應研究充分利用好這一政策。”
---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成思危
“從國內金融市場成熟度來看,一方面,國內金融市場是計劃經濟的最后一個堡壘,中央政府總是希望對金融資源的控制來保證其經濟目標實現或讓金融資源更多地流向政府所指向政策目標及行業;但另一方面國內金融市場改革落后不僅成了國內金融市場發展嚴重的障礙,而且嚴重的金融抑制不利實體經濟發展,特別是對中小企業及民營經濟的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
“(溫州提出要為金融綜合改革公開選聘108名人才)如此火熱的招聘的場面,其實讓人對于溫州未來的金融改革寄予了很多的一個期望,也讓我們對它可以有更好的期待。而且更多的外地人的到來也可以帶來一些新思想,但是我覺得未來溫州金改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其實就是要尊重市場、相信市場、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
“建國以后,我國金融最大的舉措就是把所有信用都集中在政府手里,不允許有非政府的行為。企業之間、居民之間、企業與居民之間是不能夠發生信用關系的,如果發生就是違法的,所以各級政府金融管理部門都有打擊犯罪的一個辦公室。但中國已經過了特殊的歷史時間,在今天非金融機構之間還不能發生信用關系嗎?”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
“我國也應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發展社區銀行的實踐經驗,放開市場準入,增強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積極性和投資熱情,放手讓民間資本組建面向小微企業的民營中小銀行或稱社區銀行,為國內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更多的新鮮‘血液’。”
---辜勝阻
“成品油價格年內首次下調,這回還是屬于到點就調,因此基本上就是4%。從政府角度看看,新定價機制推出可能還需要謹慎,伊朗問題沒有解決,油價依然有大幅度上漲的可能,如果新機制推出,而國際油價大幅度上漲,消費者可能難以接受。”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
“公眾擔心的(油價)‘漲多跌少’的情況并不存在,調整的幅度基本是按照調價機制決定的。”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助理高世憲
“現在我們一直在講轉方式、調結構,所以不能再靠資源性產品的低價來爭取出口的優勢,這種對資源的大量消耗顯然是不可持續的,目前我們的資源和環境已經承受不了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壓力了,這就是資源性價格改革的背景。那么既然市場的各個主體都已經對以往以來的低價形成了依賴,那么改革就不能再一蹴而就,必須要分步地推進,考慮各個方面的承受能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卓元
“去年應該利用燃油價格下降的機會把燃油稅加上去,使當時的零售價不發生變化,但是為了照顧車主利益,采取了簡單的降低汽油零售價格的措施,這當然也是迎來了一片歡呼,愿意買車的人和汽車銷售商都歡呼,但是不是符合人民長遠利益還是有爭議的。”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
企業仍需努力、銀行利潤有因
“中國需要像喬布斯這樣的人,總是吸引你的腰包,中國現在還沒有一個企業能夠做到這樣,我們真的拉動內需,就要不斷推出產品讓大家愿意消費。”
---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成思危
“(對媒體報道中鋼100億中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