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養生穴,預防老花眼
中醫穴位按摩是一種常用的防治疾病的方法,下面介紹幾個眼睛周圍的養生穴位,有助預防老花眼。
方法:用拇指或食指(以自己順手為主)點按以下幾個養生穴位,力量可以由弱到強,逐漸加大,至感覺酸脹明顯后,慢慢放松,配合勻速的呼吸。
常用的穴位主要有以下幾個:
睛明穴:在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迎香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間。
太陽穴:在顳部,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陽白穴:在前額部,瞳孔直上,眉上一寸。
四白穴:在面部,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處。
在所有動作完成之后,把雙手掌心相對,互相摩擦至發熱,然后迅速將掌心置于眼部,輕輕按揉。注意按揉的方向是上眼眶由內向外,下眼眶由外向內,保持這樣的打圈方式持續1分鐘,對保護眼睛、預防老花眼也是有幫助的。
摘自新浪網
五類人慎吃雞蛋
雞蛋營養豐富,也是大家去看望病人時最喜歡帶的食物之一。但以下5種人就不能吃雞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產婦 分娩后數小時內最好不要吃雞蛋。因為分娩過程體力消耗大,出汗多,體內津液不足,消化能力隨之下降。若產后立即吃雞蛋,則難以消化吸收,增加胃腸負擔,這時應以吃半流質或流質為宜。
肝炎患者 因蛋黃中含有脂肪酸和膽固醇,而脂肪酸和膽固醇均需在肝臟代謝。肝臟的負擔過重,不利于肝炎的恢復。因此,肝炎患者不宜吃蛋黃。
腎病患者 腎炎患者腎功能減退,尿量減少,體內代謝產物不能全部由腎臟排出體外,若食用雞蛋過多,會導致腎炎病情加重。系統性紅斑狼瘡伴腎損害和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導致慢性腎衰竭者,應慎吃雞蛋或遵醫囑。
高熱患者 雞蛋中的蛋白質進入機體可分解產生較多的熱量,這稱之為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這種特殊動力效應以蛋白質效應最大,增加熱量的效應可達30%左右。故發熱患者吃雞蛋如同火上澆油,于退燒不利。
蛋白質過敏者 雞蛋的蛋白質具有抗原性,蛋白質過敏者會對其產生過敏反應,出現胃痛或腹痛、腹瀉、斑疹等過敏癥狀。因此,此類人群不宜吃雞蛋。
摘自三九健康網
盤點“中藥零食”的宜與忌
如今很多消費者在購買零食的時候很注意其健康性,相比傳統的零食,中藥零食更受年輕女性的青睞,但這些中藥零食的宜忌你又知道多少呢?
阿膠棗 阿膠和紅棗都有養血補血的功效,特別是阿膠還有補脾和胃、益氣安神、滋陰潤燥的作用。氣虛或血虛體質的人群,經常吃些阿膠棗有助于改善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等癥狀。但胃熱或者消化不良患者,多吃阿膠棗則影響食欲,日久還容易上火,建議一次食用最好不要超過7顆。
龜苓膏 正宗的龜苓膏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以生地黃、蒲公英、金銀花、菊花等藥物精制而成,具有清熱解毒、滋陰補腎、消除暗瘡、潤腸通便的功效。但由于偏于寒涼,一般胃寒和脾胃虛弱的人還是少吃為好,孕婦和月經期女性也不宜多吃。
茯苓餅 茯苓性味甘平,有助于提高食欲、促進消化,適應愛挑食的兒童和體質虛弱的老人。但由于目前市面上的茯苓餅里添加了蜂蜜、白砂糖等原料,含糖量較高,故糖尿病患者忌食。
酸梅湯 其主要成分為烏梅,其富含的檸檬酸幫助吸收維生素,還能預防疾病及消除疲勞。烏梅對治口臭及宿食的效果也很好。但是感冒發熱、咳嗽多痰、胸膈痞悶等人群忌食烏梅。
摘自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