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災難與社區情感之流變

2012-12-29 00:00:00夏少瓊
唯實 2012年11期


  作者簡介:夏少瓊(1975- ),女,安徽滁州人,廣東商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災難社會學。
  摘 要:災難對于社區情感的影響通常分為兩種類型,即自然災難所帶來的治療性社區及技術災難帶來的腐蝕性社區。但通過對汶川地震及重建中的社區情感的追蹤,可以發現這種分類方法過于片面及靜態。社區情感作為一個主觀感受,在災后重建的不同階段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因此對于災后社區情感的研究需要以動態及整全的視角進行長期及全方位的觀察。
  關鍵詞:災難;社區情感;治療性社區;流變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12)11-0085-06
  一、災難學學者的努力:災難背景下的社區情感研究
  社區情感,簡單地說,就是基于對于社區共同生活的經驗而建立起來的對于社區整體(包括各要素)的依戀、歸屬及愛等各類情感之綜合。英文為Sense of Community,也有學者使用Community Cohesion及Sense of Place等不同詞語。目前,關于社區情感有眾多表述,如社區意識、社區歸屬、社區依附等,對于各種不同表述之間的關系一直未有明確界定。
  目前關于社區情感的研究大都只是一般性研究,或者在探求一種一般性的規律,并給出概括性的研究結論。事實上,社區情感是一種主觀感受,它不僅受到一般性因素如社區參與程度及社區人文、地理及物質環境等影響,從而在時間推移中有所變化,其更受到偶然性因素與事件的影響。因此僅僅強調社區長久穩定的參與的重要性及日常狀態下的社區生活的重要性對于社區情感的研究而言是不夠的。
  在社會學視野中,災難是因意外性事件或者自然的突然性爆發所導致社區正常運作出現中斷,社區組織陷入混亂,社區生活暫時失范。[1]目前的研究將災難的類型分為三種:技術災難、自然災難、社會災難。其中社會災難主要指戰爭及恐怖主義等,不列入本文考察范疇。而技術災難及自然災難或者兩者之結合而產生的災難類型則為本文考察重點。
  技術災難。技術災難的研究主要指污染事件,如艾克森石油泄漏(1987)、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1986)及水銀污染后導致的自然及人文生態破壞。而建基于生態破壞基礎上的人文破壞更得到學者們的關注。學者們將遭受此雙重破壞的社區稱為“腐蝕性社區”[2]。之所以稱之為“腐蝕性”,也就是說此類事件對于個人及社區的緩慢持續性的影響。技術性災難一般易引發沖突,并且似乎沒有終結,因為他們總是把不可察覺的污染源滲透到環境中去,導致人們暴露在不確定的風險中。此類災難發生后一般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災難的歸因不夠清晰;二是損害的程度不清晰,或者說傷害具有模糊性;三是對未來可能的影響不確定。在這種條件下,社區陷入不安、惶恐、憤怒與無助中。居民們不知道如何伸張自己的權利,因為權利的邊界不清晰。他們不知道該伸張多少權利,因為損害不確定。他們對于原本熟悉的生活環境喪失信任與依賴。而社區為此陷入了漫長的不確定的訴訟或者其他形式的抗爭中,更為重要的是,社區因為隱形傷害的模糊性喪失了或者推遲了重建社區生活的興趣與能力。然而社區中并不是所有群體都遭遇到同等程度的損害,這必然導致社區在爭取自己權利時內部發生分歧,從而進一步導致了社區團結感的降低。學者以“腐蝕性社區”這一概念來剖析技術災難尤其是慢性或者隱形技術災難所帶來的對于社區人文的逐漸且緩慢的侵蝕,最終導致社區喪失了原有的認同、凝聚力、歸屬感等積極正面的價值與影響。
  自然災難。此類災難由于更多是自然因素所導致,且到來與離去都非常快速,因此人們更多感受到的是剎那間的震驚與傷害。此類傷害或損失或然嚴重,但不涉及到災難損害的歸因問題及權利追償、損失核算等系列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此類災難所帶來的是社區在面對突如其來的襲擊時所表現出的對共同體的命運的關注及彼此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的整體感與奉獻感——特定情境下的利他主義。[3]雖然時間并不長久,但是這對于社區而言能夠剎那間提升社區的凝聚力,增強每一位成員的歸屬感與責任感。此種情感是對所有受到損害群體的安撫與支持,并會幫助社區消弭以往一直存在的階層劃分與權力爭端,會讓不同群體跨越一切障礙而共同關注受損群體的福祉。因此災難情境帶來的是社區的整合。故此類情境下的社區被稱之為“治療性社區”。
  目前社會學及人類學界對于災難中的社區情感研究基本上就是圍繞著如上兩個概念展開。但是如上研究有其不足之處:首先,災難類型劃分與界定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任何災難都存在主觀建構的問題。也就是說,災難的性質、災難中受損的群體、損失的程度、災難帶來的問題等,這些都是主觀建構的結果,同時也是一種權力博弈的結果。因此根據災難類型來劃分的社區情感類型也自有其片面性。其次,簡單二分法過為靜態,未曾考慮到時間脈絡中災難對于社區情感的變化的影響,尤其是治療性社區的研究更是如此。“治療性社區”團結、奉獻、互助、打破隔閡等利他主義所言及的積極正面的社區情感僅僅是在短暫時間內的行為,而“腐蝕性社區”則是一個在相對較長時間范圍內的表現。兩者的比較在時間維度上有所區別,因此如上概念僅僅是一種理想類型而已。社區在遭受災難之后的真實行為表現需要對一個案例進行長期跟蹤,因為災難發展分為不同的階段,[4]不同發展階段面對不同的任務,因而對社區情感發生影響的因素有所不同。
  本文即以“5·12”地震中綿陽市平武縣江油古鎮的災后重建為例,以三年的田野跟蹤為基礎,探討一個社區在遭受災難沖擊及隨之而來的大規模的重建中的社區情感的變化。研究發現災后社區情感并不如文獻所表明的類型化,而是一個發展流變的過程;在特定類型災難發展的不同階段,社區情感的表現有所不同,不同性質的災后重建及其他諸多外在因素都會對社區情感發展產生影響。
  二、社區情感之流變:汶川地震與重建中的社區情感
  1.災前——安靜祥和的世外桃源
  災前的古鎮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川北邊緣小鎮,四面蒼茫的大山與沿鎮流過的涪江勾勒出一個偏遠封閉、民風淳樸的鄉土社會場景。這是歷史上尤其是三國時期非常重要的一場戰役的發生地,更是大名鼎鼎的古江油關所在地,但這些也僅僅存留在當地人自己的腦海里:
  “我們這里有好多古碑啊,你聽過那首詩嗎?“明月關前渡,牛心山下過”,還有那首“日斜孤吏過,簾卷亂峰青”的詩。這些是李白寫我們這里的詩。我有些同學笑我們說,你們這兩口子沒有出息,一輩子就呆在大山里。我覺得我們這里挺好的啊,什么都好。為什么一定要出去?外面有什么好?”(胥,中學教導主任,2009年1月)
  “我們這里林子大得很,有很多野味,野雞、野豬、黃麂子、青鹿子。年底的時候場鎮上賣野味的很多,野豬肉一般都賣熏過的。腌過的青鹿子肉和黃麂子,煮出來后把肉裂成絲,拌上辣椒面、花椒面、鹽、味精和香菜就成了。我們這里的人吃的都是山珍,你們城里的人吃的是啥子?”(余,個體工商戶,2009年7月)
  “我們這里不像是你們城里,晚上我們都端著碗在壩壩(院子)里一邊開壩壩會(擺條,又叫閑聊),一邊吃飯。你端著碗到哪家去都行,門都是開著的,從來都不鎖的。哪像是你們城里,門口那一家是誰都不知道,又不說話,一下班就回家里,鎖上門,那有啥子意思啊!”(朱,農民,2009年8月)
  災前的小鎮偏僻狹窄、配套簡陋,但是這并不影響人們對她的強烈的情感依賴與認同,更無法掩飾他們對于小鎮的驕傲與自豪。社區情感是一個主觀感受,這一感受來自于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積累,也來自于不同社區之間的比較與參照。社區情感融合了社區依賴、社區歸屬、社區滿意及社區凝聚力等,其實質就是社區對人的影響,也是人與社區環境完美融合的體現。這種情感的形成需要一定時間的沉淀,需要在平靜的生活中熏染,最終才呈現出對于所在社區的認同、依賴、自豪及歸屬等。
  但這一經過漫長的時間熏陶并最終完全嵌入個體的社區情感并不是完全固定或者絕對穩定的,相反其一直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災難作為突發性事件對于社區情感的影響就是在災難不同發展階段的縱向過程中逐步變化的,并伴隨著外界力量的介入及災民關注核心的轉移而不斷演變。
  2.災時——人間煉獄與治療性情感之爆發
  2008年5月12日,地處龍門山斷裂帶的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級地震。古鎮地處斷裂帶,是此次地震受災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
  “黑壓壓的煙塵,把天都遮完了,人被摔出丈多遠,又被彈回來。都往河灘上跑,那里是平地。有個老爺子嚇糟了,拄著棍子在那里不停地投,他也不知道跑。一個男人就跑過去,把他給背回來。管他是哪家的老人,總不能看著他在那里被砸死吧?!保ㄍ?,個體工商戶,2009年1月)
  “我拼命地跑,跑到巷子口,那里有個大鐵門,又開始搖。我們好多人都躲在那里,我們就都趴下,一個男人就把我的腦殼抱到他懷里,他就把我抱著。要是大鐵門朝我們這邊倒過來,就把我們全都壓死了。還好,那鐵門朝那邊倒下去了,我們都沒有事。那男人也沒有事,就是胳膊上受了點傷。我好感謝他啊,都不知道他是哪個。要是沒有他,我肯定受傷嘍?!保ㄓ啵瑐€體工商戶,2009年7月)
  “我們家的房子是好的嘛,我們的水井也是好的嘛。那些天我們下面的那些人都是住在棚子里,好造孽嘛。沒有吃的,沒有水喝,沒有灶做飯,我就說到我家來嘛。他們就來了,在我屋里吃,還在我屋里睡,走的時候還給我錢。我說我不要,有啥子嘛?這么大的事情,只要能活下來就好了,吃我的東西算啥子嘛?!保ㄖ?,農民,2009年8月)
  所有安全轉移出來的人員及搶救出來的傷員在政府的組織下全部暫時性安置在中學的操場上。在不斷的余震中,人們在房屋的廢墟下尋找食物,并將僅有的食品優先提供給孩子、老人、孕婦、傷員等。在綿綿的春雨及滿目的瘡痍中,人們緊緊聚攏在一起,相互取暖,相互安慰。
  “那天還下雨,我們只能在后面坡上的桃園里搭了個棚棚,我們找了點米,但是沒有水。灶上那個熱水的鐵爐子里還有些水,我就用這水煮了點粥。我們都不吃,給娃兒和老的吃。我們泡菜壇子也破了,但是下面半截里還有點泡菜,我就把上面灰給摟了,抓點泡菜出來。就這個很多人家還沒有,我們就一起吃。都沒有吃的,好不容易掏點出來,也就大家分著吃。好造孽??!”(史,村民,2009年1月)
  “我們這些娃兒跑出來了,我們老師看著我們,點數,一個一個點,發現還少了幾個,就派人去找。老師就守著我們,晚上我們都擠在一起睡覺,老師們就圍著我們坐著不能睡。我們老師好好啊?!保ㄍ酰瑢W生,2010年1月)
  “電視上天天在講志愿者,其實我們才是真正的志愿者,我們去挖人,去救人,去抬人,去埋人,哪天我們不要做好多事?都是鄰居,人家有人遭了,你不能旁邊看著吧?我們都是志愿者?!保ㄐ埽迕瘢?009年7月)
  以上只是地震發生時及發生后短暫時間內的幾個片段,這些被訪者的直接描述無不透露出對救援及協助者的感激。這些救援者不是代表國家力量的政府與軍隊,也不是代表民間力量的NGO(此時外來任何力量都尚未進入到社區范圍內),而是周圍的鄰居。這是災難發生第一時刻每個親歷者所經歷到的社區即時的反應與行動。在災難發生前后的任何一個階段中,社區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5]許多學者過于關注外界救援的力量,但是事實上,社區自身即時的反應與行動不僅最為有效及時,也更是在短暫的瞬間提升了社區的凝聚力與團結感。這種迅速行動的能力來源于原有社區生活的長期積淀的社區情感,來源于鄉土社會或者禮俗社會基于人際信任而產生的守望相助,更來源于在大災面前突然迸發出來的英雄主義氣概與悲天憫人的情懷。這是災前溫和而平靜的社區情感的高度濃縮,也是利他主義情感的快速升華。
  面對巨大的危險及轉瞬即逝的生命,每一個親歷者都感受到人生之虛無及當下生命之珍貴,人的價值觀突然之間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曾經的生活糾紛、隱藏于心的不滿與憤怒,或是其他基于財富、權力、城鄉分化等等而產生的社區分割突然之間融合了。這也正是“治療性社區”的實質:通過外界威脅迅速拉近社區內部不同人群之間的距離。這種同舟共濟、共同面對災難的勇氣與信念讓所有災民迅速行動起來,投入到自救的活動中去。
  社區情感所包括的諸多要素也都在瞬間更為集中更為強烈體現出來:因為共同面對巨災而產生的患難與共及緊急狀態下的高度統一的共識及行動促使社區凝聚力達到了峰值;共同的遭遇及共同的行動促進了彼此之間的理解與支持。災難中的社區雖然暫時喪失了滿足人們基本需求的能力,但是災難后社區的諸多緊急性需求及暫時性失范又迫使社區必須快速回應以盡快恢復正常,每一個社區民眾都感受到參與及支持社區的必要性,社區歸屬及社區認同因此進一步提升。唯一受到影響的就是社區滿意度。學術研究中的社區滿意度是指對于社區生活條件、文化氛圍等方面的滿意程度,災難中的社區滿意度當然急劇下降,但是也有部分內容急劇上升,這就是對于社區中因為緊急狀態而產生的英雄主義及利他主義的高度肯定。
  因此可以說,災難時刻是“治療性社區”表現的最為明顯最為強烈也最為集中的時刻。但是這類高尚利他、親密團結的社區情感是否能夠維持下去,能夠維持多久?這些問題很快伴隨著安置階段的開始而提上了議事日程。
  3.安置——社區情感之變奏
  伴隨著緊急救援階段的結束,進入到災后安置階段。此時,生命與生存問題已經得到了基本保障,而其他議題如責任及損失賠償等問題日漸浮出水面。
  “說是天災,其實是人禍。小學教學樓質量那么差,你看看嘛,遭了那么多娃兒。你說地震兇,哪家的房子也沒有倒成碎片片嘛!小學那樓還是新的,才蓋了兩年就倒了。你說這是什么樓嘛?還不是豆腐渣?也難怪她們去鬧(喪子母親通過堵路等方式要求對于小學教學樓質量問題進行追究,嚴懲承建商及當時主管教育的相關行政官員),我們都支持,哪家娃兒不是寶貝,現在都只有一個娃兒,養了這么大遭了。你說好惱火嘛!”(史,村民,2009年7月)
  “我們娃兒好乖啊,我就是做夢,就是夢見他在下面叫我救他。我們就去找政府,政府說這是天災,他們也沒有辦法。我們看他們不理我們,我們就去堵路,政府就來找我們,讓我們莫鬧。鎮上給我們這些媽媽開會說是莫鬧,要我們往長遠里看。我當時就站起來罵他們:我娃兒都沒有了,我們哪里還有什么未來?”(楊,村民,2009年7月)
  在整個安置階段,除卻對于學校建筑質量問題之追責之外,還有其他相關的事項,如安置點的選擇、安置類型的選擇、救災物資的發放等都引發爭議。這些爭議雖然最終都平息了下去,但是權利伸張未曾得到支持的挫敗感受加劇了社區民眾對于政府的不信任,而災前社區生活中一些既成的結構性因素對于災難的影響也日益顯露。
 c6rWnwZ2FNID3lRUEIXXXA== “政府就是不公平,政府好烏??!外面捐贈了那么多東西,為啥子不能夠平均發放,你看那個帳篷,有的人家就是這種藍色的,有的人家就是那種白色的雙層的,質量好得很。你看看那些質量特別好的都被誰給拿去了?”(馬,村民,2010年7月)
  “你看嘛,要搭建板房,要平那塊地。好多的工程,都是政府自己的人給拿走了,都肥了那些人。我們這些人沒有關系,啥子錢都找不到。這里面有好多腐敗啊,政府真是歪得很!”(馬,村民,2010年7月)
  其實,基層社區對于政府的不信任存續已久。地震救災及災后重建進一步促進了基層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互動頻率,并擴大了互動范圍,從而給予社區民眾更多機會對于政府進行評價。政府在災時的應急反應雖然已經足夠快捷,但是對于一直對政府抱有成見的民眾而言,政府的應急反應并未得到認可,并且有許多誤傳。而到了安置階段,政府工作任務發生轉移,公平及正義問題成為民眾的關注核心,此時對于政府的不滿及指責更為劇烈。
  “我們難啊,你看嘛,我們是政府的人,但是我們也是災民。我們好多干部都連續幾個月沒有休息,天天連軸轉。災民的問題沒有處理好,我們絕對不能處理自己的問題。但是老百姓還是罵我們。我們能夠做的都做了,不能做的也都盡量去做了。我們也沒有見過這事,這輩子沒有人見過這事啊!”(王,鎮黨委書記,2009年12月)
  較之于前一階段民眾與政府齊心協力共同救災的情境,此時社區民眾對于政府除卻配合之外,增加了更多的批評與指責,增加了更多的抱怨與抵觸。這時社區情感也自然會發生些許變奏。當然這變奏中還包含著社區內不同個體之間的情感糾結,只是這糾結或者紛爭在重建階段表現得更為明顯。因此,在緊急救援結束后的災后安置階段,曾經所出現的協同、共濟、融合及扶助等美好的社區情感現在開始了分化。在不同群體之間開始出現了不同的情感內容,也出現了不同的情感方向。在基層政府及民眾之間、在不同受災程度的民眾之間、在不同受益群體之間,對于權利及義務、公平及公正等問題的爭議逐步表現出來。社區中曾經高度的團結一致及密切合作的力量逐漸分化消解。
  4.重建——利益紛爭與社區輿論的修正
  2008年9月,當地災后重建開始啟動,新農村建設項目也開始上馬。隨后場鎮重建拉開序幕,規劃、征地、拆遷、補償等成為這個階段的關鍵詞。此時所有個體都異常關注重建的相關政策,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的部分。社區集中關心的話題也因此發生改變,社區情感也因此有了新的發展動向。
  整個重建過程中雖然也有很多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的典型案例,但是更多的則是為了自身目標的達成而進行的利益博弈過程?!胺质裁礀|西都分不下去,除非是每家都有,否則就是分不下去。這次就是有兩臺冰箱給我們村??墒沁@么多人家該怎么辦呢?只好用抓鬮的方法,全村每一家都派出一個代表。以前我們村也分過毛毯和電飯鍋,都是指定分給那些家里死了人的??墒悄切┤瞬还懿活櫳先ゾ蛽?,還打架,最后當然就被那些搶得最兇的人拿了去。誰也沒法?,F在只好抓鬮,這樣大家都沒有話說?!保?,村民,2009年12月)
  “我太太姐妹四個,她是老幺。兩個姐姐大概是1998年花了點錢農轉非走了,那些土地也就是其他兩個姐妹在用。現在好了,一下子全都給征了,四畝多地,下來20多萬。那兩個姐姐不愿意了,要把自己當年的土地的征地款給她們,這兩個就不愿意。鬧得一家人不像一家人。本來好好的姐妹這下子突然變成仇人了,我看著都覺得難受。好可惡啊!說來說去都是一個錢字,沒有意思,這樣子真是沒有意思。為了錢難道就不要親情了嘛?”(胥,中學教導主任,2009年8月)
  這種博弈不僅發生在政府與百姓之間,也發生在街坊鄰里之間,甚至還發生在家庭成員內部。這些圍繞著特定利益的爭奪不僅讓許多原本和緩的關系變得尖銳,同時也讓許多未曾呈現的問題展現出來。用古鎮中學胥主任的話說,“突如其來的輸血式重建,大量的重建資金的進入,讓原本很穩定的社會關系網絡突然受到沖擊。家庭倫理發生變化,社區關系不再穩固。重建,讓場鎮上每一寸土地、每一個棵樹、每一棵菜都變成了錢嘛,都是要用錢來算的。人們從來不知道原來這些東西都是錢,有錢賺誰也不會讓步嘛,這就扯橫筋了”。
  而家庭主婦也會對地震后壩壩會的減少自有解釋?!暗卣鹎拔覀冞@里隨時都是一坨坨人,都在院壩里擺條,吹殼子,現在走動的少了。好像哪家對哪家都有點不是很順心,總是感覺人和以前不一樣了,感覺假得很。總感覺別人有,你沒有,人家會笑話你。人的關系沒有以前好了,變得假得很?!保ㄊ?,村民,2010年7月)
  重建時期是整個災難發展中矛盾最為集中的時期,也是社區情感發生劇烈轉變的時期。人們都力圖在重建階段獲得更多的機會與更好的發展,對于利益的追求不可避免表現得過于濃烈,而這讓剛剛經歷了利他高尚情感的人難免有些不適應。面對社區情感變化之劇的困惑,當地派出所所長如此解釋:“地震時我們想的是怎么活下來,自己活下來看著別人還在逃,肯定是要幫忙的嘛?,F在我們想的是怎么過得更好。也就是說,原來想的是生存的問題,現在想的是發展的問題。生存問題很簡單,只要能活下來就好了。現在考慮的發展問題要求可就高了。再者了,現在不爭取,將來肯定活不好?!保ɡ?,派出所所長,2010年1月)。
  重建階段的利益糾紛成為社區主導的現象,這種現象的普遍及深入讓許多社區居民在感慨與憂慮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多的不滿。對這種因為利益而導致的與政府之間的矛盾、與家人之間的糾紛及與建筑商之間的爭執,更多人是無奈、憤怒及指責。
  “要是以往發生這么大地震,還不知道有好多人要出去討口(乞討)?,F在我們這里沒有人出去討口,共產黨派了多少軍隊,花了多少錢來幫助我們。還有好多人不滿意,罵共產黨。這就不對了,這就像一個家長,有好個孩娃,有哪一個孩娃照顧不過來,我們也要體諒下嘛,不要一張嘴就罵共產黨。”(王,村民,2009年7月)
  “這個房子是住人的,不是住畜生的,你怎么能住房子不給錢?人家來給你蓋房子,你不給錢,這咋能說得過去嘛!”(楊,村民,2010年12月)
  “你的房子是地震搖塌的,又不是共產黨給你搖塌的,你咋能啥子都去找共產黨?”(嚴,村民,2010年1月)
  社區輿論對于陷入了利益糾紛漩渦的社區生活進行了一定的修正及改善,并且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社區功能,預防了社區道德的進一步滑坡。
  重建階段諸多的利益訴求不僅涉及到政府與災民之間關系的問題,還涉及到災民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涉及到歷史遺留問題清償等,從而使得整個重建呈現出一幅幅紛紛擾擾的畫面。糾紛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沖擊社區原有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大量的及大規模的糾紛所代表的固然是社區共識的分歧,但是同時也代表著社區參與的深度及廣度。社區參與是社區認同、歸屬及滿意的重要途徑。因此不能因為糾紛的存在就認為社區情感在減弱,相反應該看見社區情感在其中的改變。故無論糾紛如何發展,這其實都反映了人們對于當下生活的參與與投入程度,都說明了他們所期待的理想生活仍然與該社區緊密相關。因此這恰是社區認同與社區歸屬的重要表現。矛盾、糾紛及爭執讓曾經高度一致的社區共識產生了分歧,也讓社區生活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為社區情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養分與刺激。
  因此可以說,災難帶來了社區內部的團結一致及高度共識,而重建則帶來社區的分歧與爭執。正如前者是社區情感高度發展的一種表現形式一樣,后者也為社區情感新一輪的發展提供了前進的動力與契機。但是重建階段過多的利益爭執也在一定程度上腐蝕了原先高度的歸屬感及凝聚力,這是社區情感研究中不容忽略的事實。
  三、社區情感:動態與流變
  從安靜祥和的偏遠小鎮到滿目瘡痍的人間煉獄,從舍身為人的積極營救到錙銖必較的利益大戰,從守望相助的社區傳統到界限分明的利益分割……,在災難及重建的三個階段中,每一個當事人都感受到與社區之間緊密的聯系并投入了強烈的情感,只是不同階段的表現主題有所不同(災時:生存;安置:公平;重建:發展)。這是災難與重建等突發性事件給社區所帶來的沖擊,是社區情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意外,其對于社區情感的影響是刺激、提升、轉換或者消減。
  由此可見,災難中的社區情感并不是如西方學者所簡要劃分的“治療性”或者“腐蝕性”之類型化與固態化。相反,一個遭受了災難襲擊的社區情感的變化更有可能是一個動態流變的過程。其不僅僅受限于災難的類型,更受限于災難發展的階段,及災難過后外界力量介入的性質與形式。在擁有強大的外力介入的災后重建如汶川的案例中,社區情感之變化表現若此,而在沒有積極的外力介入或者在不統一的外力介入中,社區情感之變化又將呈現何種狀態?在完全沒有外力介入而任由其自行恢復的社區中,社區情感又將如何呢?這些都是需要繼續關注并予以比較的話題。
  伴隨著更多災后社區情感經驗研究的產生,對于不同類型的政治文化環境中不同類別的災難及不同類型的災后重建里的不同階段的社區情感的變化的認識也將逐步充實。該類議題將極大豐富現有研究中關于災難對于社區情感影響的研究??梢钥隙ǖ氖牵瑢τ跒暮笊鐓^情感的研究需要以動態及整全的視角進行長期及全方位的跟蹤觀察。任何力圖給出模型或者定式的努力在這一具有多重變量的情境中似乎都是徒勞的。
  參考文獻:
  [1]Henry W. Fischer, Response to Disaster: Fact Versus Fiction and Its Perpetuation(Second Edition),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n,Inc,1998,p.XV.
  [2]J. Steven Picou. et al . “Disaster, Litigation and Corrosive Community,” Social Force 82(2004):4.
  [3]Russell R. Dynes,“Situational Altruism: Toward an Explanation of Pathologies in Disaster”, Assistance Research presentation,Xiii 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 Germany,1994 特定情境下的利他主義表現在兩個不同層次上,一個是社區內部的利他行為,一個則是社區外部與社區之間的利他行為。目前的研究對于第二類的關注遠遠勝于第一類.
  [4]Rajib Shaw and Ravi Sinha., “Towards Sustainable Recovery: Future Challenges After the Gujarat Earthquake, India,” Risk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5 (2003):48.
  [5]Rajib Shaw and Ravi Sinha.,“Towards Sustainable Recovery: Future Challenges After the Gujarat Earthquake, India,” Risk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5 (2003):43.
  責任編輯: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毛片在线看网站|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五月天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在线欧美a|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欧美亚洲网| 亚洲手机在线| 中文字幕资源站|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国产黑丝一区|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国产正在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91麻豆国产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在线毛片网站|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久久综合成人|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久久黄色小视频|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91在线视频福利|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www.91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三级|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欧美一级在线看|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欧美性色综合网|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欲色天天综合网|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老湿机| 亚洲69视频|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福利视频|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国产www网站|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 丝袜亚洲综合|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99er精品视频| 日韩午夜片|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