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自稱為“最熟悉中國的銀行IT專家”,深圳市長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亮科技”)也給自己貼上了“史上最嚴限售承諾”的標簽。
長亮科技在招股資料中宣稱其實際控制人及其他股東3年之內不減持公司股份且離職之日起的3年內也不減持公司股份。此外,長亮科技保薦人招商證券的直投公司招商資本亦承諾在42個月之內堅守不出。表面上,長亮科技試圖給投資者傳遞的信息是,公司高層異??春霉疚磥淼陌l展,保薦人利用“保薦+直投”的方式突擊入股的目的也并非是為了在短期內獲得巨額回報。
但分析認為,長亮科技所謂的“最嚴限售承諾”作秀痕跡明顯,公司之所以作秀,實際上是為了掩蓋經營上的不足,以便為上市鋪路。換言之,若長亮科技的前景確如其描述的那樣美好,則公司無須在限售承諾上大做文章。
吹噓是第一生產力
在長亮科技的官網上,公司堂而皇之的自稱為“最熟悉中國的銀行IT專家”,并指出其業務覆蓋面之廣為全國僅有。而在招股資料中,長亮科技又稱,IBM等公司難以較好的提供貼切國內銀行的特色需求,且成本控制及響應速度均受到較大限制,在國內的發展存在諸多制約因素。
公開資料中,長亮科技諸如此類的“吹噓”不在少數,公司儼然以行業龍頭自居,但數據顯示,長亮科技的龍頭地位并不牢靠。據了解,長亮科技宣稱的“領先”只不過是相對于內資企業而言,與外資企業相比,長亮科技并不具備獨特的優勢。
軟件開發是長亮科技的主營業務,近三年在營收中的占比約為七成,而銀行系統類業務則貢獻了軟件開發近50%的營收,是長亮科技引以自傲的核心業務,但是該業務的市場份額卻并不理想。以2010年為例,銀行系統類業務的市場產值為20億元左右,但長亮科技當年的營收僅為0.39億元,占有率僅約2%,而行業內市場份額居首的公司則實現了近2億元的營業收入,超過長亮科技的近4倍。
另一組數據則明白無誤的顯示出長亮科技的“銀行IT專家”屬自封性質。在軟件開發業務領域,長亮科技去年的前五大客戶分別為恒豐銀行、遵義銀行、江南農商行、漯河商行及鄭州銀行,為長亮科技貢獻了52.56%的軟件開發業務營收。記者注意到,除恒豐銀行為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外,其他銀行均為城商行或農村銀行,業務規模相對有限;換言之,長亮科技所熟知的銀行只是地方商業銀行,而非中工農建交等主流銀行,事實上,后者才是主要的市場。長亮科技僅因為與小型銀行存在業務往來而自詡為“最熟悉中國的銀行IT專家”,難免夸大其詞。
作秀是第二生產力
一頓吹噓之后,接下來的就是作秀,這是長亮科技在公開資料中的基本路徑。
與大多數擬上市公司不同的是,長亮科技的股東多達159名,持股比例超過5%的僅有3名,其中包括保薦人招商證券的直投公司招商資本,持股5.66%,其他絕大多數小股東持股比例不足0.1%,援引業內人士的話述,屬于“可有可無的角色”。
接下來,長亮科技拋出限售承諾方案,表示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他股東承諾公司股票上市3年內不減持公司股份,無論何種原因從公司離職,從離職之日起3年內不減持所持股份。在承諾期限屆滿后,每年轉讓所持長亮科技股份不超過50%,否則將獲得的凈收益的80%交回上市公司。
上述方案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限售承諾,根據上述方案,長亮科技在上市三年之內將不存在大小非減持的問題,對公司的中小投資者構成實質性利好。表面上來看,若非極力看好公司的未來發展,則長亮科技的股東是不會作出該嚴苛承諾的。
但據記者了解,事實并非如此。市場普遍認為,限售本為公司上市之前的正常承諾,但長亮科技明顯出格,造成的效果是博取了投資者的眼球,最終為高價發行造勢。資料顯示,長亮科技3月6日即已過會,但至今尚未取得發行批文,更未確定發行價。在目前新股屢屢破發的背景下,長亮科技及招商證券試圖抬高發行價的意愿是極為明顯的。于是,一方面,長亮科技利用“吹噓”的方式極力渲染公司的盈利前景,另一方面,長亮科技故作姿態承諾限售,為以后的申購造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保薦人招商證券直投公司招商資本也承諾限售42個月,在“保薦+直投”屢遭詬病的背景下,招商證券此舉無異于作秀。因為招商資本絕無意于參與長亮科技的實體經營,而只是為了獲取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