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編者按
1998年,中國啟動了影響最大的一次住房改革。
當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徹底結束了中國的住房實物分配,代之以住房分配貨幣化。
住房分配貨幣化的成效是顯著的。2011年初國家統計局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中國城市89%的居民擁有住房。
而作為1998年房改的三大目標之一,“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多層次城鎮住房供應體系”遲遲未能到位。保障EL6GyxL5MyLQiQWzri4QgA==房的建設似乎被忽略了。
2007年,國務院接連發布《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廉租住房保障辦法》、《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再次明確住房應有保障房和商品房兩個體系。
2010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強化政府責任,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加快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緩解群眾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難,逐步形成符合國情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和商品房體系。
自此,中國保障房的建設開始跨越式發展。2010年保障房建設目標為590萬套,而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2011年這一目標驚人地躍至1000萬套,“十二五”期間則要完成3600萬套保障房建設,約為過去10年建設規模的兩倍。到“十二五”末,全國城鎮保障性住房覆蓋率要提高到20%以上,基本解決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
數字顯示,2012年前9個月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同比增長34.1%,銀行業金融機構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余額則同比增長47.6%。截至2012年9月底,全國保障房新開工720萬套,基本建成480萬套,開工率達97%,完成投資9600億元。從統計來看,完成2012年新開工700萬套以上、基本建成500萬套的目標已沒有懸念。
保障房建設正在創造獨一無二的中國速度。中低收入老百姓的安居理想也將隨之加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