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至26日,國內基金集中公布三季報。數據顯示,68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資產規模排名出現較大變化,其中,前十大基金公司的座次調整尤其引人注目。
截至三季度末,國內全部基金公司的合計資產規模為2. 45萬億元,與二季度末的2. 41萬億元相比,小幅增長了1. 44%。在2. 45萬億元的總資產規模中,前十大基金公司的合計資產規模為1. 21萬億元,行業集中度為49. 2%。
華夏基金以1995億元的總規模,保持行業第一。2012年4月,在超級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離職及總經理范勇宏改任副董事長之際,華夏基金的走向一度撲朔迷離。7月5日,在原常務副總經理滕天鳴正式接任總經理后,公司管理層逐漸穩定,員工士氣開始重新振作,公司很快進入新一輪發展。2012年8月以來,公司已先后發行成立了恒生ETF及其聯接基金、安康信用優選、華夏理財30天共4只新基金,表現出強勁的復興勢頭。
繼華夏基金之后,嘉實基金以1687億元的總規模居行業第二。近幾年來,在“老十家”基金公司中,嘉實基金是唯一一家沒有出現過總經理變更的公司。在公司保持穩定發展的同時,嘉實基金原副總經理竇玉明、李道濱先后空降富國、中銀擔任總經理,令業界備感艷羨。除傳統公募和專戶業務外,嘉實基金在房地產信托等創新業務方面動作頻頻,處于領先地位。嘉實現正與海外專業機構高富諾基金公司聯手組建嘉實地產投資公司,其經營行為較好地體現了“遠見者穩進”的理念。
引人注目的是,在“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有7家基金公司的規模在繼續增長,但易方達、華安、廣發等三家公司的總資產規模出現下降。2012年第三季度,它們的總資產規模分別減少168. 73億元、107. 51億元、45. 55億元。
基金業“前十大”的最新變化,很大程度上是證監會放松行業管制、鼓勵市場競爭的成果,預示著新的行業格局已開始構建。此前業內關于基金業格局已經固化的論點不攻自破,打破行政管制后的基金市場正在A股市場的寒冬中逆市成長。
南方超越易方達
三季度,南方以1544. 80億元的總資產規模,取代易方達進入行業三甲。南方基金資產規模的逆市增長,以及易方達基金的不升反降,導致兩家公司的座次互換。
旗下基金產品出現較大虧損,這是易方達基金資產規模出現下降的重要原因。易方達深證100ETF及其聯接基金以跟蹤深證100價格指數為目標,在2012年第三季度的虧損額分別高達17. 07億元和6. 83億元。該公司旗下另一只指數基金上證50虧損額也超過10. 92億元。
自2009年第三季度起,易方達加大了股票指數基金的開發和營銷,先后發行成立了滬深300、深證100ETF聯接、上證中盤ETF及其聯接基金、創業板ETF及其聯接基金等眾多指數基金產品,并以其較強的營銷能力,取得了首發規模上的成功。不過,在A股市場節節下挫的背景下,易方達旗下的這些指數基金凈值都出現較大幅度下跌。
與此同時,易方達的主動型股票基金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易方達價值成長規模高達160. 91億元,由公司總裁助理兼研究部總經理潘峰親自掌管。第三季度該基金的收益率為- 6. 71%,跑輸業績比較基準2. 16個百分點。
相對于易方達而言,南方基金在三季度的虧損要小得多。南方成份精選虧損5. 36億元,是該公司旗下虧損額最大的基金。
在固定收益率產品方面,易方達貨幣基金遭遇73. 55億份的凈贖回,由今年年中的296. 68億份下降至223. 13億份;而南方旗下的貨幣基金現金增利則保持增長,由今年年中的384. 36億份增至432. 39億份。
博時重回前五
在南方進入三甲的同時,南方的“老兄弟”博時基金已重回行業前五。
在旗下各只基金產品中,貨幣基金博時現金收益以91. 75億份的凈申購成為推動公司資產規模增長的頭號功臣。2012年年中,博時現金收益的規模為299. 03億份,至三季度末已增長至390. 78億份。
作為準現金管理工具,貨幣基金是所有基金中風險最低的產品。今年三季度,博時現金收益的凈值收益率為0. 90%,與其業績比較基準——同期活期存款稅后利息0. 09%相比,要高出0. 81個百分點。
近年來,在利率市場化提速的大背景下,隨著銀行吸儲成本的上升,銀行存貸差趨于收窄,導致銀行股估值水平大幅下降,并引領A股的整體估值重心持續走低。在此過程中,唯有貨幣基金、短期理財債券基金、債券基金等固定收益類產品受益。那些減少股票基金等高風險資產、增配債券基金等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投資者,成為市場的贏家。
在通過做大貨幣基金來保持公司規模的同時,博時基金正致力于培育新的增長點。據悉,自2011年9月加盟博時以來,公司總經理何寶已把海外業務和非公募業務作為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此前,何寶曾先后在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中投公司負責投研工作,對于海外業務和機構業務比較熟悉。
工銀瑞信躍升
在全部基金公司中,工銀瑞信的地位上升最為顯著,已由2012年年中的第12名一舉上升至第七名。
由于背靠大股東工行的優勢,2012年8月22日,工銀瑞信發行成立了7天理財基金,首募規模392. 52億份,成為繼嘉實策略增長之后,中國基金史上首募規模第二大的基金。三季度末,工銀瑞信7天理財基金的規模為270. 65億份,在國內短期理財債券基金中繼續保持規模第一。
2012年10月11日,工銀瑞信發布的公告顯示,在9月27日至10月10日,工銀瑞信的7天理財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為3. 877%。憑借流動性與收益率整體上都遠好于一年定存的優勢,工銀瑞信7天理財基金初步取得較大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理財債券基金的規模與收益率間存在著一定的正相關性?!拔覀兿M碡敾鹉軐⒖蛻舻馁Y金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累積資金規模優勢增加談判能力,同時結合我們對市場走勢的判斷積極管理組合,使客戶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分享到穩定收益?!痹谌緢笾校鸾浝砦盒勒f。
繼7天理財基金之后,10月26日,工銀瑞信發行成立了14天理財基金。該基金認購戶數2. 75萬戶,總規模90. 90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