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召開,這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矚目的盛事。而對于移動通信運營商而言,“十八大”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則是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做好此項工作意義深遠、責任重大。如何在“十八大”期間以高質量的水準做好網絡通信保障,同時引領行業構建和諧的網絡生態,為民生社會提供更先進、更穩定的網絡環境,是中國移動上海公司要交出的答卷。
不辱通信保障使命,為“十八大”召開保駕護航 網絡質量與信息安全,是通信運營商的立足之本。上海作為全國的金融中心與航運中心,一直以來承接著各類重大會議和賽事。2010年的世博會、2011年的世游賽、2012年的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等,中國移動上海公司都以優異的通信保障能力為此類大型活動的順利舉辦保駕護航。
世博期間,在中國移動上海公司的全力保障下,世博園區內外的網絡總體運行平穩,世博業務應用暢通。即使在入園客流超百萬等極端情況下,中國移動上海公司也頂住超大客流給移動通信保障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壓力,確保世博園區的移動通信網絡高效暢通,保持運營穩定,質量優異,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世游賽期間,網絡接通率大于99%,提供7 24小時通信服務保障,重要設備故障60分鐘內修復,故障修復及時率達到100%,同時在賽事區域投放3輛應急通信車。而在今年6月亞洲地區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世界級移動通信盛會- - -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和GTI峰會上,中國移動上海公司通過“點-線-面”結合的戰略,提前落實做好各項保障工作,圓滿完成了通信保障任務。
通過多年來的實踐與歷練,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已形成了一套國際化保障標準,總結出了較好的工作經驗。面對即將召開的“十八大”,記者從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內部了解到,從10月26日起全市通信網絡保障預案已全面啟動,同時本市所有交通樞紐站都會啟用應急通信車對人流量較大的交通要道進行特殊的技術保障,包括浦東、虹橋兩個飛機場,虹橋交通樞紐和南站交通樞紐,并對上海現有的9000個通信基站,逐一進行健康檢查,確保網絡運行暢通。
共建上海“智慧城市”,正確理解通信基站輻射 喜迎“十八大”期間,雖然移動運營商在全力保障通信網絡,但長期以來卻屢屢陷入基站難建的困境。說到這個基站,很多老百姓對它都有個恐懼的心理,認為如果基站在自己家附近就會對身體非常不好而紛紛抵制,于是造成了居民對基站輻射的誤解。
那么移動通信基站到底會不會給健康造成電磁輻射傷害呢?其實,“基站輻射大”這一說法完全是一個誤解。據專家介紹,電磁輻射強度是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也就是說發射基站越高,對人體的影響就越小,距離10米處的強度與距離1米的地方相比,輻射強度不是1/ 10而是1/ 100。這樣換算下來,在我們生活的日常環境中,通信基站產生的輻射值遠不如一臺電磁爐甚至電視機對人體的影響大。同時,移動通信原理明確了基站與手機間電磁輻射的相互關系,即:基站數量越多,手機通話效果就越好,手機和基站產生的電磁輻射也越小。因此在居民小區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建設基站,不僅可以確保通話質量,還能夠進一步降低電磁輻射。
而從國家專業規定角度來看,我國移動通信基站建設必須符合《電磁輻射防護規定》與《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的要求。按照我國安全標準規定,電場強度要小于每米12伏,或功率密度小于每平方厘米40微瓦,而歐盟的標準是小于450微瓦,日本和美國的標準是小于600微瓦。也就是說,在電磁輻射標準上,我國的標準要比其他國家嚴格很多。
面對公眾的疑惑,上海市委市政府率先開放市委市政府大樓,在主要領導辦公樓的樓頂都裝上了基站。上海市經信委、市通管局等政府相關部門也在積極統籌基站的建設事宜。與此同時,中國移動上海公司也積極聯合其他運營商,利用現有基站共建共享,以減少基站的點位數,為建設上海“智慧城市”共同努力。
攜手公共軌道交通,構建和諧移動通信網絡 隨著上海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上海地鐵從1條線路11個站點發展到了如今11條線路290多個站點,在見證上海的速度與奇跡的同時,也給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為了讓市民在地鐵隧道里通信暢通無阻,中國移動上海公司聯合地鐵公司積極打造完備的移動通信網絡,覆蓋地上,也通達地下,為地鐵的199個地下覆蓋站點配備專門的信號覆蓋設備,提供更完善的網絡保障服務。
其實,地下網絡保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它有技術的難題,也有溝通的難點,比如業主協調、設備老化、信號分布等等。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多年來不懈努力,針對地鐵地下區域的信號問題集中優勢力量,開展了一系列設備替換和專項行動。在短短三個月內完成了協調籌劃和5條線路112個站點的設備替換工作;2012年年中又完成了9號線8個站點的替換工作。正是這些替換工作為后期的信號優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全面啟動地鐵信號網絡的測試分析和布線系統的專項行動,包括網絡信號測試、主設備功率檢查以及隧道區間內的漏纜和連接件檢查等。就這樣,通過優化地鐵網絡質量系列“組合拳”的出擊,工作成效已經初見,這點在客戶使用感知上得到驗證,地鐵客戶投訴中涉及網絡質量問題的比重不斷降低,尤其是以往用戶投訴的“重災區”9號線,在投訴回訪中也得到了客戶的充分肯定。
中國移動上海公司也承諾,將不會停下腳步,繼續發揚其知難不退、迎難而上的工作作風,為廣大市民提供完美的通信服務,以追求用戶滿意度為服務宗旨。
加快自主創新腳步,引領全球TD- LTE加速發展 今年5月30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順利通過“十二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包括下一代移動寬帶技術在內的七大領域的重點發展方向。中國政府將積極支持TD- LTE研發及商用示范項目。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今年6月的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開幕大會上表示,發改委將會同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加強頻率分配方案的研究,不斷加大對TD- LTE的投入,不斷完善產業鏈,鼓勵和支持國際企業不斷加入TD- LTE產業發展。
TD- LTE是我國自主創新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并被國際電信聯盟確立為三大國際4G標準之一,具備高帶寬、低時延、高頻譜利用率等特性。在中國及全球產業的共同支持下,TD- LTE已形成由中國主導、全球廣泛參與的產業鏈,全球幾乎所有通信系統和芯片制造商都已支持該技術。目前9個國際運營商啟動了商用TDLTE服務;16家運營商公布了明確的商用計劃并部分啟動商用網絡建設;48家運營商加入了我國主導的GTI組織;數百家WiMAX、PHS等運營商密切關注TD- LTE發展;全球已開通的TD- LTE試驗網超過39個。在國內,TD- LTE規模試驗已經在上海、廣州、杭州、南京、深圳、廈門6個城市展開,并在部分城市開通TD- LTE體驗服務,中國移動香港公司也已開通LTE FDD商用服務。
與3G、家庭固定寬帶等相比,LTE網絡帶來了更暢快的速度體驗。如果說3G是“高速公路”,那LTE就是“磁浮”。下載一首4M大小的高品質歌曲用時不到1秒;下載一部40G容量的藍光3D影片,也不到2小時。即使是在移動的狀態下,網速至少也能達到50M。
在中國移動上海公司的戰略規劃中,TD- LTE的布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屆時上海的LTE網絡將覆蓋內環以內的相應區域,最高網速將達到90M,TD- LTE芯片將于明年上半年放號試商用,首款TD- LTE手機也將正式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