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消融術治療罕見部位心動過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心臟中心心律失常與電生理組日前成功完成了一例右上肺靜脈前壁前庭旁路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的射頻消融術。
該患者為65歲的女性,入院前2天反復發作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最長可持續10余小時,反復靜脈給予心律平或行食道心房調搏均無法有效終止心動過速。由于患者心室率長時間持續增快,開始出現胸悶、喘憋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現,因此必須盡早終止心動過速。吳永全主任醫師在對患者的心電圖進行仔細閱讀分析后,認為患者應為左側旁路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經過精心的術前準備后,行急診射頻消融術。術中經腔內電生理檢查證實為左側旁路房室性折返性心動過速。隨后經右股靜脈行房間隔穿刺,置入紅把大頭消融導管,在左房內反復標測,結果發現旁道位于右上肺靜脈前庭處,在此處行射頻消融,2秒內旁道逆傳阻斷,心動過速終止,后鞏固消融116秒,術后反復給予心室刺激未誘發心動過速。患者胸悶心悸癥狀基本緩解。但術后4小時,患者再次發作心動過速,持續10余小時不能終止。經反復研究討論,吳永全果斷決定使用CARTO三維標測系統進行第二次射頻消融術,為便于術中更加精確地進行標測,同時使用CARTO專用冷鹽水灌注消融導管,不僅可以加強消融的深度及效果,同時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傷。術中經CARTO系統引導行左房和右房建模,采用激動標測和拖帶標測后,再次證實患者旁路位于右上肺靜脈前壁前庭處,在靶點處消融2秒心動過速終止。術后至今患者未再發作心動過速。這種右上肺靜脈旁路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病例非常罕見,治療難度較大,患者及家屬對射頻消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鄭楊)
手術治療急性心梗繼發左室破裂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導致的左室游離壁破裂是致命性并發癥,其發生率為1%~3%,病死率極高,臨床搶救及治療手段非常有限,且成功率極低,國內外鮮有成功搶救的報道。前不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胸外科在多個科室的全力配合下,成功搶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繼發左室游離壁破裂患者。
82歲高齡的陳大爺,平時身體硬朗,很少去醫院。2012年1月15日,臨近年關,合家團圓,陳大爺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卻不知死神正悄然逼近。凌晨1點左右,陳大爺從睡夢中痛醒,感覺胸悶、胸痛難忍,大汗淋漓,伴頭暈。家里人一看情況不好,趕緊送到當地醫院。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心包填塞、心臟破裂不能排除。當地醫院根本無法救治,且患者血壓不斷下降,陳大爺隨時有生命危險!醫生建議:緊急轉上級醫院救治,再晚就沒得救了!
16點30分左右,120救護車將陳大爺送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經檢查患者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心臟破裂、心包填塞、心源性休克。心胸外科馮強副主任醫師了解病情后當機立斷:緊急剖胸探查。時間刻不容緩,心臟隨時可能停止跳動。當天正好是周末,體外循環組放棄周末休息緊急趕到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倪一鳴教授了解病情后,第一時間從外地趕回醫院。此時的陳大爺已經開始神志模糊,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維持下血壓勉強維持。
18點18分陳大爺被推進手術室,倪主任打開心包腔只見大量積血伴大量血凝塊,左心室后側壁大片心肌缺血壞死伴破裂穿孔,鮮血正從破口噴涌而出。經過長達三個半小時的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手術于22點順利結束,病人轉到外科監護室。急性心肌梗死伴左室破裂,且患者82歲高齡,手術為萬里長征第一步,術后仍可能出現意外使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在外科監護室的精心治療下,陳大爺奇跡般挺過來了,順利康復出院!(王其玲)
編輯/朱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