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亞達A:渠道及品牌建設是未來重點
2011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5.6億元,同比增長43.8%,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59億元,同比增加69.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同比增長92.1%,實現每股收益0.41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
(1)由于消費者對經濟放緩的擔憂,高端消費品的消費意愿4季度有所降低,12月份瑞士名表進口同比增速下滑至38%。受此影響,公司四季度收入增速下滑,同比增長33%,低于預期。從全年收入看,高端的亨吉利名表銷售前高后低,受消費者購買意愿降低影響明顯,全年實現收入20.1億,同比增長40%。
(2)四季度公司簽約高圓圓為公司女表品牌代言人,加之持續門店擴張,單季銷售費用環比增長49%,銷售費用率同比提升5.1%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項目收購增加銀行借款導致財務費用亦增53%,整體費用高企直接拖累4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13%,低于市場預期。
公司2011年業績在預期之內,但并未取得超常收益,原因在于去年第四季度推廣費用較高,對營業收入有所沖減。公司未來幾個會計年度實現平穩增長的關鍵在于渠道和品牌的建設。公司定位于高端,但品牌效應尚有待提高,另外,實體銷售店面的適當擴增及優化亦是公司需要考慮的重店。
二級市場上,公司股票估值合理,不過目前尚未走出階段性低谷,但基本面相對優秀,因此具備一定的增值空間。
TCL集團:營收首破600億元
公司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608.34億元,同比增長17.28%;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0.13億元,同比增長134.24%,對應EPS為0.12元。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元(含稅)。
分業務來看,多媒體業務仍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對總營收及凈利的貢獻分別為45.84%、49.20%。彩電業務銷量同比增長16.59%至1517萬臺,超額完成年初計劃目標,其中LCD銷量為1099萬臺,同比增長47.23%,增速明顯好于行業。另外,公司2011年CRT銷量為418萬臺,同比下滑24.63%。
此外,公司家電業表現出色,在行業增速放緩背景下實現收入增長59.99%,對總營收及凈利的貢獻分別為10.94%、9.22%。空調、冰箱、洗衣機銷量分別同比增長59.01%、13.28%、16.97%,空調表現強于行業主要是由于內銷渠道新增了數千個營銷網點,另外在激勵和制度上做了更妥善的安排。
公司2011年取得了良好的業績,營業收入更是突破600億元關口,公司亦表示未來三年內實現銷售收入過千億。不過公司業績并不穩定,多媒體業務仍有待提升。
二級市場上,公司股票由于受到業績利好的刺激而受到追捧,短線不宜繼續追漲,若公司未來業績能實現平穩增長,則將形成長期利好。
凱迪電力:生物質發電未達預期
201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87億元,同比降低22%,扣除東湖高新并表因素,實際同比增長5.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7.55億元,同比增長147%。基本每股收益0.8元。
(1)公司生物質電廠盈利貢獻較大,2011年末公司旗下已有6家電廠投入運營,1家電廠并網試運行,全年生物質發電盈利3758萬元,同比上升162%。在建工程接近1770萬元,同比大增233%,系生物質電廠開工及楊河煤業增加開采工作面所致。
(2)公司2011年投資收益高達5.79億元,同比大增284%,該投資收益源于喪失東湖高新控股權確認投資收益4.08億元以及轉回上年度與該股權投資相關的其他綜合收益7600萬元。
盡管公司業績同比增幅較大,但相當一部分凈利潤來自于出售東湖高新股權所獲得的投資收益,并且由于東湖高新的業務不再納入凱迪電力的報表,加上基數效應,因此在后續的幾個會計年度,公司的業績可能不會實現較大的增幅。另外,受到施工單位融資困難的影響,公司生物質電廠的投產進度未達到預定目標。總體而言,公司的財務狀況并不穩健,生物質發電等新型業務對公司的貢獻相對有限,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公司仍見依賴原煤銷售等傳統業務。
二級市場對公司的業績表現平淡,短線注意回避,不過公司估值較為合理,若生物質發電進展順利,則公司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
珠海港:投資收益是利潤主要來源
公司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4.54億,同比增長13.05%;實現凈利潤2.92億,同比增長46.22%;對應每股收益為0.85元,公司利潤分配預案為“10轉8派1”。
具體分析,公司2011年實現了業績的平穩增長,但毛利率卻同比下降了10.08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合并報表范圍發生了變化,本期增加了可口可樂購銷合作業務收入,同時轉讓中成藥業務,退出房地產開發領域,玻纖業務因出售股權由主業轉為投資收益項,剔除出主業的3項業務在2010年的毛利率分別為23%、45%和58%。
公司全年業績主要來自于投資收益,碧辟化工、珠海電廠和可口可樂公司分別貢獻業績0.65元、0.24元和0.05元,合計為0.94元,剩余部分對業績的凈貢獻為-0.09元。其中,珠海碧辟的業績貢獻同比增加140%,是2011年業績增長的主因,珠海電廠因償還股東借款,業績貢獻下降了33%。
公司主業一直未能實現良性增長,公司長期以來依靠非主營業務收入實現盈利,存續能力并不強。不過經過2011年的培育,公司的高欄港商業中心、風電業務以及物流項目進入收獲期是大概率事件,總體而言,未來公司的重點在于加速對港口業務的布局,
二級市場上對公司基本面反應積極,股價持續攀升,但港口類企業估值修復動力較小,不建議過度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