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PE在經歷了大躍進式的步伐之后,需要的恰恰是冷思考。僅僅以上市為衡量業績的時代或將漸去漸遠,褪去喧囂與浮躁之后,真正亮劍的時代到來了。
一個月前,某著名的大型PE機構披露,已于2011年完成對廣東某公司的投資,投資金額高達20億元人民幣。據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本土VC/PE市場單筆投資的最大金額。
而在不久前,該大型PE機構披露給媒體的數據顯示,去年一年,該機構就設立38只基金,投資111個項目,總額112億元。
種種跡象顯示,剛剛經過跑馬圈地戰爭的PE們似乎并沒有放慢投資的步伐,這場戰爭依然喧囂。伴隨著中國式PE大躍進式的發展,富有中國特色的“PE工廠”、“連鎖加盟式PE”應運而生。
說到項目,究竟一個好的項目是流水線上的成品還是靠手藝打磨的瓷器活?行業內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或者都對,或者都不全對,或者各有道理。
說到管理,連鎖加盟式基金的復制如何保證各個基金之間項目質量的整體化一,投資人之間的利益如何平衡?
說到規模,規模是否越大越好?規模與品牌之間的關系如何估量?規模與效益之間如何保持正比的良性互動?
這些問題或許在目前很難有確定的答案,因為中國VC、PE的發展時間并不算太長,如果把真正有催化劑作用的創業板的推出算做這個市場真正崛起的年代,那么,這個市場還只是剛剛開始。一切都需要時間來驗證。
但可以肯定的說,中國式PE在經歷了大躍進式的步伐之后,需要的恰恰是冷思考。或者最能讓市場冷靜下來的只能是這些枯燥的數據。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的數據顯示,前期高成本的投入加上近期一二級市場溢價估值的縮水使得本季度VC/PE機構的IPO退出賬面回報水平較上一季度再次下滑,50家VC/PE機構通過31家企業的上市實現62筆IPO退出,總計獲得賬面退出回報62.3億元,環比減少62.8%;平均帳面回報率為3.72倍,環比減少2.26倍,再度創出近兩年來最低水平。
其中,2012年一季度境內資本市場的IPO退出數量達到59筆,MdpzulDLD0oiHE+XBGAIzb1G2ckKdnn4zoAYgnhryGQ=VC/PE機構總計獲得賬面回報54.0億元,平均賬面回報率為3.89倍。境外市場,中概股依然慘淡,因此本季度僅有的2筆境外IPO退出情況均不甚理想。唯品會的上市僅給VC/PE機構帶來0.76倍的賬面回報率,克莉絲汀的賬面回報率甚至為-0.33倍。
不得不說,一些機構在前幾年不負責任地把一些不大靠譜的公司送到海外資本市場,對境外投資人來說,造成了莫大的傷害,而傷口的愈合尚需時日。
回到國內資本市場,按照某媒體的統計,一季度首發家數不到2010年四季度峰值的一半,與此同時,一級市場平均市盈率大幅下降,平均市盈率為31.47倍,而去年前3月的首發平均市盈率為61.31倍。
還必須提及的是不可阻擋的新股發行改革,4月1日,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倡和鼓勵具備條件的律師事務所撰寫招股說明書。這也意味著,券商作為總協調人,主導律師、會計師的格局會發生變化。
不可阻擋的格局將是,發行將變得容易,但是,只有真正好的公司才能賣出價錢。
這無疑將帶來VC、PE行業格局的巨大變革,僅僅以上市為衡量業績的時代或將漸去漸遠,褪去喧囂與浮躁之后,真正亮劍的時代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