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國王長了驢耳朵,所有給他理發的理發匠都被殺害了,因為,他們把國王長驢耳朵的事說了出來。一次,年輕的理發匠看到國王的驢耳朵后,也非常想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可是又怕被殺頭,于是就把秘密埋在心里。可是忍太久了,憋到自己生病,最后他跑到樹林,找到最大的樹洞,說出了秘密。這只是一則童話故事。在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有許多“驢耳朵”一樣的秘密?那我們怎么辦呢?難道也跑到原始森林去找個樹洞大喊嗎?當然不用,因為我們可以去“樹洞微博”——“樹洞”。
曬隱私,不怕出現“微博門”
28歲的小雪是金融公司職員,單身的她偷偷地愛上了男上司。可男上司有家有孩子,她非常痛苦,有時想不顧一切地跟男上司發展辦公室戀情,但她又怕違背社會道德。這個“驢耳朵”讓她寢食難安、受盡折磨,她只好在“樹洞”里說出了秘密,并希望大家告訴她應該怎么做。
有些博友看到小雪的“驢耳朵”后,紛紛建議:“小雪,你是飛機,非要上火車軌道,你不知道火車出軌會造成嚴重后果嗎?”“小雪,你是梨子,為什么非要在蘋果樹上開花?”小雪看到網友們詼諧善意的勸解,終于解開了心結。不久之后,她跟高中同學確定了戀情。
流行物語:“樹洞”是“微博代理發布端”的別稱,是一個公共微博。在簡介中公布賬號和密碼,使用者可以隨意登錄,通過鏈接匿名發布隱私,也可以通過發私信的方式將微博發送給管理者,再由管理者統一發布。這樣,可以保證發布者的隱私不會被揭穿,保護了當事者的身份。
來“吐槽”,暢所欲言更給力
公司老板董偉很想知道員工的一些真實想法,也想讓員工多提有利于公司發展的意見,可員工礙于情面,從不在他面前說什么。他私下找員工談話,又怕員工猜忌。于是,他建立了一個公司“樹洞”,這樣大家可以在“樹洞”說出“驢耳朵”,并且不怕被猜忌。
“我發現公司賬目管理有漏洞。”“我最近被批評,很壓抑。”“老板讓我換部門,我想辭職”……所有這些工作、生活、思想問題都被董偉“明察秋毫”,員工們哪里知道,老板就是這“樹洞”里面的一只螞蟻,找出問題,改善公司管理。
流行物語:“樹洞”是一個獨立的交流圈,可以看到圈內人發表的言論,也可以跟隨著瀏覽某個人的隱私,但不會暴露當事人雙方的身份。可在“樹洞”內提出建議、解決問題,還可以交友求助,失物招領等。
去圍觀,感受善舉義工
中學教師陳衛經常去“樹洞”圍觀,偶爾也發布信息。他發現有名博友經常深夜酒后訴苦,后來才知道,原來博友的孩子被車撞傷,肇事司機卻逃逸了,博友為給孩子看病已無力支付醫藥費。于是,陳衛決定幫助這個家庭。
通過多個“樹洞”,陳衛幫助博友募得一些善款,大家通過賬號把錢打到醫院。后來,博友根據車禍現場情況幫助警察找到了肇事者。不久,從醫院傳來好消息,重傷的孩子得救了。之后的日子,陳衛還通過“樹洞”領養了小狗,找到了丟失的鑰匙。陳衛覺得,“樹洞”里不僅有“驢耳朵”,也有和諧美好的人生。
流行物語:許多人有窺私欲、表現欲,這些都可在“樹洞”里實現。一個人可以去多個“樹洞”,多個“樹洞”間也可保持特定鏈接。雖然“樹洞”可以保護隱私,但博友要有良好道德心態,不要在“樹洞”發布不良信息、不利和諧的言論。
編輯/木非木 nclxp11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