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清晰的地球圖片
俄羅斯的氣象衛星近日拍攝到了一張史上最清晰的地球圖片。這張地球高清圖片的分辨率達到了121兆像素,與之前其他機構所拍攝合成的大部分地球圖片不同,俄羅斯氣象衛星所拍攝的地球完整圖片來自一個拍攝鏡頭,而不是通過多張圖片合成的。由于僅通過一個拍攝鏡頭拍到地球全貌并不容易,因此,這張完整的高清地球照片顯得非常珍貴。
科學家看到了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分子結構
一個由瑞典、德國等多國人員組成的小組,利用短脈沖X射線分析看到了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分子結構,發現鈣在水分解過程中極為重要,是構建人工光合系統的關鍵“建材”。這一方法為理解自然界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系統結構與反應機制并最終實現人工光合作用提供了新途徑。
太陽系邊緣的“X行星”
天文學家認為“X行星”應當是一顆海王星大小的天體,直徑大約為地球的4倍,距離太陽約2250億公里,這一距離相當于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500倍。天文學家猜測這顆未知的行星可能是被其原先所在的行星系踢出成為一顆流浪行星,又在隨后被太陽的引力俘獲而留下的外來者。或者,它也有可能形成于更加靠近太陽的位置,只是后來在與其它太陽系大行星的引力作用下被拋出到了現在的外緣位置。
最小的奧運五環
這是一個名為“奧林匹克烯”的微小五環結構分子,一個“奧林匹克烯”分子的寬度只有約1.2納米,相當于人類頭發絲粗細的十萬分之一。英國研究人員利用碳原子等形成六邊形接近環狀的結構,將三個這樣的環置于另兩個環之上,就得到了一個類似奧運五環的分子結構。“奧林匹克烯”不只是向奧運致意,它在電學和光學等方面都有獨特之處,將來可能應用于研發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或發光二極管等。
人類有望四小時環游世界
英國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能夠由噴氣式發動機模式自由轉換為火箭模式的超級發動機,并計劃將其應用在一款名為“云霄”的民用航天飛機上,以實現人類在4小時之內到達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夢想。“云霄”航天飛機體長82米左右,能夠在民用飛機跑道上起飛并上升至2.8萬米的高空,還能夠以超過音速5倍的速度沖出地球大氣層進入太空中。
進入“意識控制”世界
目前,微軟公司正在設計研發一款能“閱讀”人類大腦思想的頭盔裝置。它的配套軟件能將我們的夢想轉變為現實。這種頭盔最顯著的特點是能夠獲得腦電圖描述的腦電波,使用者可很快熟悉這個軟件系統來理解不同的腦電波圖案。未來我們可以通過大腦意志控制水壺開關,調換電視頻道……那些大腦正常,但行動不便的人群將受益匪淺,有了這種頭盔裝置,他們就能與世界進行溝通交流,甚至發短信給朋友,與物體發生交互反應。
不懼坎坷路的“智能腳”
圖中的仿人機器人在“智能腳”的幫助下,已經能在斜面、凹陷的路面平穩行走,一改普通機器人只能在平坦路面行走,且容易摔倒的問題。仿人機器人的每一次進步都與足部感知系統的發展密切相關。一直以來,國內研制的仿人機器人還只能在平坦地面上穩定行走,由于缺乏有效的足部感知系統,造成仿人機器人對地面環境的感知能力不足,因而難以在非平坦地面穩定行走。我國自主研發的仿人機器人集成化足部感知系統滿足了高動態響應速度和靈敏度要求,殘障人士行動自如將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