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教練德拉姆波特卻非常看好詹姆斯:“勒布朗很像‘魔術師’約翰遜,他能夠搶籃板球、傳球和防守。從身體條件上講,我不知道他會發展成什么樣,但我知道,從籃球智商方面來說,他會成為‘魔術師’那樣的球員。我的感覺是,只要他有成為NBA歷史上最好的球員的想法和目標,他就一定會成功,因為他有這個才華,只要他勤奮努力。”
德拉姆波特并非單純是依靠主觀的判斷。以前在東密歇根大學做助理教練時,他和主教練本·布洛恩關系很好。德拉姆波特為了證實自己的判斷,就向布洛恩教練請教他對詹姆斯的看法。他對布洛恩說:“也許我是錯的,但我真的不認為我的想法是錯的,這個孩子將會成為有史以來最棒的球員。”布洛恩十分尊重德拉姆波特在籃球方面的知識,但剛開始他還是懷疑德拉姆波特的看法。后來,他終于接受德拉姆波特的邀請去現場觀看詹姆斯的比賽。看完之后,布洛恩明白自己看到了一位籃球天才,“這個孩子將來肯定不會在大學打球的。”
籃球訓練營是在培養和發現人才方面十分有效的一個平臺。大型的籃球訓練營總是能夠聚集來自全美的人才,他們在一起比賽,并從競爭中學到東西。更重要的是,在這里他們能夠展示自身的才華。所以,訓練營是大學球探很喜歡去的“狩獵”地點,他們可以根據看到的情況決定哪個球員能夠得到獎學金。對于很多體育裝備公司來說,訓練營也是測試他們產品的基地,當然,他們也可以觀察那些未來有可能成為明星的球員,與他們簽下商業合同。
勒布朗就被邀請參加了全美頂級的籃球訓練營一一在匹茲堡羅伯特—莫里斯大學西沃爾中心舉行的五星訓練營。勒布朗并不是參加這個很有名訓練營的第一個高中生,摩西·馬龍當年也參加過,而且成為NBA歷史上第一位被選秀大會挑中的高中生。并不是所有被邀請參加這個訓練營的高中生就一定能進入NBA,蘭尼—庫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高中畢業后決定參加NBA選秀,還舉行了慶祝聚會,可最終他并沒有被NBA選中。
即便如此,五星訓練營仍是一個好地方,如果你決定得到一份大學獎學金,那來到這里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你如果在這個訓練營打過球,并且有好的表現,即使你的學業成績不是很好,只要能夠通過入學考試的及格線,那么你就很有希望獲得一份全額獎學金。勒布朗可以說非常幸運,因為如果他要去一所好的大學,以他的家庭條件根本負擔不起,但訓練營給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五星訓練營的資深且有名望的主任霍爾加芬克爾看到了勒布朗在他的訓練營里打球。之前,他接到圣文森特高中助理教練史蒂夫卡普的電話,請求他一定要接受詹姆斯這個孩子。“我們期待著看到一個有希望的未來之星,我第一次看到勒布朗打球,他便統治了整場比賽,讓他的每一個對手都無所適從。他的傳球很好,他的跳投也很出色。很顯然,我們發現了一個有潛力的孩子。”
大概是訓練營剛開始那一周的第四場比賽,加芬克爾覺得勒布朗在他那個年齡組的孩子中實在是太突出了,在那個被稱為“發展聯賽”的小組中優勢過于明顯。過去,曾經在“發展聯賽”打過球的孩子有比利歐文斯、克里斯蒂安萊特納、格蘭特希爾、馬里克西利、鮑比赫利、羅恩阿泰斯特、科里馬蓋蒂等后來進入NBA的球員。“其實,我不想把孩子們從發展聯賽中退出來,但是勒布朗實在是太好了,所以我覺得應該給他一個機會,讓在更高級別的年齡組打球。”加芬克爾說。
年齡大一些孩子組成的聯賽被稱為“NBA”,當一個“NBA球員”在比賽中受傷后,加芬克爾決定讓勒布朗頂替他的位置。他走到勒布朗面前,告訴他被提升到高年齡組,可沒想到勒布朗根本不想離開他的球隊。最后,加芬克爾做出讓步,決定讓勒布朗同時在兩個聯賽打球。他因此調整了賽程安排,確保兩支球隊不會在同時打比賽。此后直到整個訓練營結束,勒布朗一直在兩個聯賽中打球,別的孩子一天打兩場球,而他一天則要打四場。
在“NBA聯賽”中,勒布朗還是表現出了優勢,結果他參加了兩個聯賽的全明星比賽。“在勒布朗之前,從來沒有一名球員能夠有他這樣的成績,而且我想以后也不會有孩子能夠做到勒布朗那樣了。”加芬克爾對于勒布朗的才華很贊賞。
成名之后,勒布朗也開始感受到了場外的壓力,圣文森特高中特意加強了保安措施。來看勒布朗比賽的記者數目逐漸增多,在學校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禁止媒體記者進入更衣室的規定。在《體育畫報》那篇報道出來之前,一名體育記者可以在賽后隨意進出更衣室,可以坐在勒布朗的衣櫥面前隨意地提問。現在,有了新聞發布會,來自兩個隊的教練員和運動員會出來發表感想,然后被保安人員再送回更衣室。他們的訓練也經常被溜進學校里的成年人打擾,一些人甚至讓他們的孩子進學校索要勒布朗的簽名。
“我不喜歡說不客氣的話,但我確實很煩。每一個人都走到我的面前,所有的成年人都說要為他們的孩子要簽名,但接下來的事情卻是,他們會把我的簽名放在網上去賣。”勒布朗說了心里話,他說已經受夠了在《體育畫報》上簽名。
“他現在沒有自由的空間了。昨天,他離開訓練場的時候,發現一個人等在門口,懷里抱著老高老高的《體育畫報》等待他簽名。”教練有些擔心,“這就是成名的代價。如果成年人應付這些都有困難,那如何讓一個孩子面對這些呢,他以前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事情,這也是我們碰到的新情況。”
2002年姚明參加選秀前,媒體對他的宣傳鋪天蓋地。一年之后,勒布朗的情形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的球隊開始越來越多地到別的州乃至全美的任何地方打比賽,勒布朗被曝光的次數越來越多。到后來,一般歷史上罕見的“勒布朗熱潮”撲面而來。
2003年6月26日,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球館,當詹姆斯走上講演臺,與斯特恩并肩站在一起的時候,他向世界宣布又一位23號球員來了。四個月后,他迎來了自已居NBA第一個賽季的第一場比賽。他未來的路很長,他需要時間證明自已的能力。但他是被“選中的一位”,這種狂熱從最初就開始了。
2003年10月29日的晚上,當詹姆斯開始他的首場演出的時間,場邊坐著一位特殊的“球迷”,目不轉睛地看著高中生詹姆斯的比賽,不時地發出贊嘆聲。他就是NBA五十大巨星之一摩西馬龍,而且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他是美國職業籃球歷史上第一位高中生球員。
所以,當“最老的高中生”看“最年輕的高中生”比賽時,別有一番歷史的滋味,更給這段歷史平添一段佳話的是,在比賽前的中年午姆斯十分激動。小伙子謙虛好學,不斷地向老馬龍請教問題。
他確實應該向馬龍好好學習,因為兩個人的經歷十分相似。想當年,馬龍在皮特茲堡高中平均每場比賽攻下38分和19個籃板球,率領球隊取得過50連勝,兩次拿到州際冠軍,也因此成為第一位進入職業籃球圈的高中生。在被選入ABA后,馬龍很快成球隊的核心球員;即使在ABA1976年被并入NBA后,馬龍仍然是聯盟中最優秀的球員之一。
看到小伙子那么好學,老馬龍真的高興極了,給了詹姆斯不少建議。“我希望這個年輕人輕松一點。他知道自己在這個聯盟中很受歡迎,如果再能巧妙地把壓力化解,那么他的前途不可限量。”馬龍還說起了他當年剛進入職業籃球圈時的心情,“我很熱愛比賽,我并不在乎錢,我關心的是能否在與優秀球員的對抗中獲勝,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
從馬龍到詹姆斯,一晃30多年,高中生在職業籃球中的地位已經發生滄海桑田的變化。但馬龍認為一直未變的是,高中生即使再有才華,也需要通過努力和勤奮證明自己的價值。他自己就是在1983年率領76人隊獲得了NBA總冠軍,圓了他一生的夢想。
而詹姆斯能嗎?他在安靜地聽著馬龍講過去的故事,不斷地點著頭,也許心中同時孕育著偉大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