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詹姆斯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有人將他和喬丹比較在一起會讓他有種驕傲的感覺。詹姆斯對于籃球開始迷戀的期間,恰逢“飛人”的英姿席卷全世界的上世界九十年代。對于偶像的崇拜,詹姆斯從不掩飾。當他背負著喬丹接班人的身份來到NBA之后,這樣的比喻對于他來說,又成為了無比的榮耀。面對著聯盟中一個個窺視王座許久的對手,詹姆斯在“繼承人”的爭奪戰中,漸漸地展現著他的優勢。然而當總冠軍一次次與他擦肩而過之后,那個比較對于詹姆斯卻成為了一個甩不掉的包袱,他也開始厭惡了與那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對抗中無休止的失敗。直到上賽季第三次MVP和總決賽的奪冠,才讓所有人都能冷靜下來重新審視兩個不同時代但同樣偉大的球員間的關系。
在本世紀初被喊得最熱鬧的接替喬丹的口號過程中,詹姆斯還不是其中一員。可以說是他的不幸運,2003年喬丹的第三次退役,讓他永遠失去了與曾經站在世界之巔的男人一較高下的機會。幾個月后,他就以高姿態來到了喬丹曾經戰斗過的戰場。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詹姆斯才是真正傳承一切的男人。
把兩個NBA球員作比較,無非是依據三個原則:數據、榮譽和能力。當我們談論一名球員的偉大時,誰獲得的榮譽更多或更重要,那么天秤必然會向一方傾斜。所以詹姆斯在背負壓力的階段,一直在吃暗虧。在他奪得總冠軍之前,我們總是在他和喬丹的對比的問題上陷入一個誤區,即用詹姆斯所經歷的一切與喬丹的整個職業生涯作比較,這顯然是不公平的。詹姆斯的隊友德懷恩·韋德在接受ESPN采訪時做了這樣的比喻。“我不知道詹姆斯是否有能力超越喬丹,但他有能力做到和喬丹一樣偉大。他們現在就好像在高爾夫球場上,喬丹目前是在第18洞,詹姆斯則是在其他某個地方比如說第4洞。他與喬丹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他也有可能打到18洞。”韋德說。
正如“閃電俠”所說,詹姆斯與喬丹之間關于誰更偉大的爭論一直以來都有點為時過早,因為在討論這個話題時很少有人用到這樣的形式,如“在詹姆斯現在的年齡……”或“在詹姆斯的職業生涯進行到此時的時候……”等前提。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討論整個職業生涯兩個人誰更偉大,并且拿喬丹的戒指壓人——科比還因為這個理由依然被壓著——這并不合理或科學。就像韋德所用的高爾夫球的比喻,事實上詹姆斯現在還沒完成前9洞呢。但是在體育的世界里,人們總是想心急吃熱豆腐,即使是NBA聯盟里其他已經載入史冊的偉大球員與喬丹相比,也會在“飛人”輝煌的履歷和榮譽前顯得黯然失色,更別說還不滿30歲的詹姆斯了。
比較詹姆斯和喬丹一直是一個棘手的工作,因為他們進入聯盟的年齡不同。詹姆斯在高中畢業后就徑直來到了NBA,而喬丹則上了三年大學才進入聯盟,因此這很難用“到目前為止”來做比較。如果一定要找一個規則的話,或許比較兩個人在各自職業生涯的前九個賽季是目前最公平的。
從最簡單的數據統計能夠看出,兩個人在各自九年的職業生涯里都足夠偉大,但也略有差別。顯然喬丹是一個更好的得分手,而詹姆斯的數據則更加全面。喬丹在得分上的優勢非常明顯,從1986—87賽季到1992—93賽季,喬丹連續七個賽季蟬聯常規賽得分王,詹姆斯至今只是在2007—08賽季以場均30.0分奪得了惟一一次得分王稱號。不過詹姆斯的籃板和助攻都比喬丹更出色。有趣的是,盡管如此,在效率值上喬丹卻依然比詹姆斯要高,而且事實上是在每一個相對應的賽季都高。盡管效率值不能決定一切,但是在目前相對客觀的數據對比中,喬丹略勝一籌。
接下來就到了最敏感的榮譽問題上了。既然詹姆斯已經在奧布萊恩杯的追逐上如愿以償,那么冠軍數量也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地拿來作比較了。不過毫無疑問,雖然都在九年里三次進入總決賽,但是首次奪冠的詹姆斯與在第九個賽季結束后帶著三連冠的榮耀宣布退役的喬丹相比依然毫無優勢。
而在最能證明球員價值的常規賽MVP評選中,詹姆斯和喬丹都奪得了三次。1987—88賽季,喬丹第一次奪得MVP,當時他場均貢獻35分、5.5個籃板和5.9助攻,幫助公牛隊取得了50勝23負的戰績,而且“飛人”還奪得了當賽季全明星賽MVP。而詹姆斯首奪MVP則是在他進入聯盟之后的第五個賽季,那一年他以場均28.4分、7.6籃板和7.2助攻的華麗數據無可爭議地當選,同時也把球隊戰績帶到了66勝16負的全聯盟第一的高度。遺憾的是兩人完美的個人秀都沒能在季后賽中轉化成首座總冠軍獎杯。
偉大的球員全都是其所在球隊的靈魂,因此對球隊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他的能力。或許只有在以這個方面做對比時,詹姆斯才對喬丹擁有微小的優勢。盡管詹姆斯在自己的第三個賽季才帶領球隊進入季后賽,而喬丹則是從他來到公牛之后每個賽季都能進入季后賽。但是詹姆斯的首次季后賽之旅便幫助球隊闖過了首輪,這是喬丹在他第四個季后賽征程中才做到的。更加不可思議的是,詹姆斯第二次將球隊帶入季后賽就來到了總決賽的舞臺。如果這些不能說明他們對一直球隊的重要性有多大的話,那么有時假設會讓結果變得更為明顯。在1993年喬丹首次退役,緊接著的新賽季公牛隊以三連冠的原班人馬闖進東部半決賽,并與尼克斯大戰七場而惜敗。但是如果最近兩個賽季,熱火隊只有韋德與波什的話,也許他們的水平只能是一支季后賽一輪游球隊。若是把這樣的假設放在克里夫蘭的話,恐怕當年的騎士甚至連季后賽的門票都不會拿到。
一切數據和榮譽的比較都是在比賽結束之后轉化成數字或文字的比較,不過兩個球員對于我們來說最直觀的對比,還是在球場上的表現。雖然詹姆斯和喬丹從未在同一空間進行過較量,但是最刺激我們眼球并給我沖擊力的對抗,往往是那些被剪輯在一起的視頻集錦對比。
回到球場,“王”與“神”的對決才真正回歸了籃球的原始。在上世紀90年代,鋒衛搖擺人中喬丹絕對是運動能力最出色的球員,沒有之一,無論力量還是彈跳都高人一等。而詹姆斯則是在任何一個年代都屬于運動能力強大得有些“變態”的超級球員,他集合了速度、敏捷、協調和平衡等多方面的身體天賦。韋德對隊友的評價是,有2.03米身高卻和組織后衛一樣的速度,跳起之后的絕對高度比中鋒還要高。這些都賦予了詹姆斯從未有過重大傷病經歷和場均有近40分鐘出場時間的原因。而將這些優勢轉化到球場上,就是詹姆斯不可阻擋的攻防能力。
進攻技術方面,喬丹在完成暴力流到技術流的過渡之后,讓他成為了未來得分后衛的一個標桿。他將投籃的技術演繹到極致,并顛覆了傳統人眼中只有內線球員才能擁有的低位單打技術。而詹姆斯如今的得分依然以突破后的近距離投籃為主,中遠距離投籃一直是他在試圖改變的相對短板。這樣的差距直接造成了詹姆斯在投絕殺球時缺乏喬丹擁有的那份自信。
當然,這只能證明詹姆斯的得分手段沒有喬丹豐富,當詹姆斯想要得分的時候,一切還是輕而易舉。在前面提到的數據中之所以詹姆斯的得分會少,很大的原因是他將部分精力放在了傳球上。你可以在腦海中浮現出許多詹姆斯為隊友送出具有殺傷力的傳球的畫面,卻在回憶喬丹這方面的時候只能想得到史蒂夫·科爾。
也許是因為喬丹的進攻太過耀眼,總是讓人們忘了他出色的防守能力。事實上喬丹曾在職業生涯前九個賽季里三次成為搶斷王,6次進入最佳防守陣容,并且奪得了1次最佳防守球員。而詹姆斯則在踏進聯盟之后,就將“快攻蓋帽”演繹成了自己的招牌動作。相比喬丹,他又有著可以防守任意位置球員的全面能力。若不是近些年都被中鋒統治的話,詹姆斯在四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的期間將最佳防守球員的榮譽收入囊中也在情理之中。
比較總要有一個結果,在綜合了各方面之后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同年齡時,由于提前進入聯盟,詹姆斯在各方面更占優。而在兩人共同經歷的前九個賽季里,盡管有些方面難分伯仲,但是喬丹顯然是集榮譽、數據與能力于一身的勝者。雖然都曾身披23號球衣,但其實兩人的風格迥異,如今的詹姆斯更像是新時代的“魔術師”約翰遜。也不要再拿喬丹的整個職業生涯去和詹姆斯的現在去比較了,你可以說“飛人”的成就難以超越,但是詹姆斯已經在他打完第4洞之后,眺望著并不遙遠的第18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