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前,金酸梅獎的評選都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搶先一步頒發一年中最差的電影和演員獎也算是對他們表示致敬。紅花需綠葉扶,沒有他們也襯托不出其他電影作品的優秀。而在NBA的各項大獎紛紛出爐之際,有關這一個賽季的NBA金酸梅獎評選也告一段落,這些獎杯雖然不及各項年度最佳來得重要和有榮譽感,但也是在表彰那些為7籃球事業而奉獻出神一般悲催表演的倒霉者們。
賈森·基德獎——獲獎者:科比·布萊恩特
此獎頒發給在賽季單場比賽中失誤最多的球員。你沒有看錯,這個獎項的確是以現役三雙王,后衛中以穩定著稱的老將基德命名的。雖然他幾乎從進入聯盟開始就有著名人堂級別的表現,但在職業生涯中也曾有3場比賽失誤超過12次。而最多的一次發生在2000年與尼克斯的一戰,那場比賽基德不但拿到了三雙,而且還出現了平紀錄的14次失誤!算是歷史上一次另類“四雙”。這個獎項以基德的名字命名,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這應該是本屆評選中競爭最激烈的了獎項了,本賽季,共有7名球員的單場失誤達到過9次,分別是蒙塔·埃利斯、杜蘭特、威斯布魯克、林書豪、本·戈登、沃爾和拜倫戴維斯。但是在一切都可能發生的縮水賽季里,區區9次失誤還不足以讓這7人同時折桂。最終獨占鰲頭的是科比,他憑借2月19日與太陽比賽中的10次失誤獨自問鼎。而一般來說,失誤越高的球員在球隊當中的位置也越重要,賈森·基德獎的獲得者完美地證明了這一說法。而本賽季,科比似乎一直在為獲得這個獎項而努力著,為此他還把場均失誤次數提高到了3.5次,僅比其職業生涯最高的2004-05賽季少(4.1次)。這是科比第一次得到這個獎,布萊恩特先生,恭喜您夢想成真。
科比·布萊恩特獎——獲獎者:凱文·杜蘭特
此獎頒發給單場比賽打鐵次數最多的球員。該獎項的設立是受科比在2009-10賽季總決賽第7場與凱爾特人的比賽中25%的投籃命中率啟發而設立的。
每一個得分王的前世都是一個優秀的鐵匠,每一個得分王雖然與籃網更親密,但是那一圈由鐵制成的籃筐也必定是他們成為得分王之前的密友,本賽季的杜蘭特正是這樣。我們似乎總是在埋怨威斯布魯克起伏不定的投籃命中率和放肆的出手遲早會影響雷霆的前景和杜蘭特得分王稱號。不過,本賽季投籃命中率創造職業生涯新高的杜蘭特卻繼承了前得分王的優良傳統。他與科比不但在得分榜上不相上下(最終僅以0.1分的優勢蟬聯得分王),在打鐵榜上也憑借在賽季末對陣湖人比賽中的34投11,狂鐵23次,以1鐵的微弱優勢取得了本賽季的雙料冠軍。話說回來,該獎項的命名者也是名不虛傳,惜敗后輩雖然遺憾,但是本賽季在打鐵表現上科比毫不遜色于柱蘭特。在賽季初與掘金的比賽中,科比就曾28投6中,瘋狂打鐵22次。而杜蘭特的獲獎也要感謝那場比賽湖人末節的反擊把比賽拖入了兩個加時,這也給了他更多打鐵的機會,否則本賽季科比就將成為惟一一個獲得以自己獎項命名的球員了。
肖恩·布拉德利獎——獲獎者:雷吉·埃文靳
此獎頒發給聯盟里身高不低于2.03米被帽率最高的球員(最少上場500分鐘)。而之所以以布拉德利的名字命名是為了感謝“大竹竿”雖然擁有2.29米的身高,卻經常能慷慨地為對手和觀眾送出“被火鍋”的奉獻精神。
被蓋帽率的計算方法為被蓋次數與出手次數的比值,在歷年的該獎評選中,“幸運”奪魁的球員都會被冠以頭腦簡單或進攻技術粗糙的名號。畢竟,身高臂長的球員在內線擁有太多的被虐次數完全有理由讓教練把他關進小黑屋里閉門思過。本賽季,快艇隊的雷吉埃文斯憑借對籃球的熱愛和在進攻中被對手多次被封蓋的不懈追求,以19.4%的被蓋帽率脫穎而出。而他不但是身高2.03米以上球員中的第一,也是出場500分鐘以上球員中的被帽之王,這要比聯盟平均水平(6.2%)高三倍還多,遙遙領先于排在第二、三位的特里斯坦湯普森(15.8%)和尼克拉·佩科維奇(15.4%)。這也要感謝德爾尼格羅教練對他寄予厚望而給了他充分的上場時間,還有隊友德安德魯。喬丹糟糕的罰球給埃文斯的機會。否則僅憑至少上場500分鐘的門檻,埃文斯也不會有資格當選。可以說除快艇之外其他29支球隊的內線球員們毫無疑問最希望與埃文斯對位,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的蓋帽次數將會有可觀的提高,對于這些球員來說,埃文斯就是一個可以肆無忌憚的去刷帽的機器。
這是埃文斯連續第二年蟬聯這個獎項,上賽季還為猛龍效力時,埃文斯就曾以20.4%的成績首次當選。不過由于出場時間有限,埃文斯并不是本賽季被蓋帽次數最多的球員,國王的問題青年德馬庫斯考辛斯的103次技壓群雄,遠遠高于克里斯·亨弗里斯(86次)和大衛·李(83次)。值得一提的是,上賽季被蓋帽次數最多的球員是MVP德里克羅斯,成績是127次。
賈希迪·懷特獎——獲獎者:賽維爾·麥基
此獎頒發給單賽季助攻/出手比最低的球員(最少上場500分鐘)。該獎項之所以以懷特命名,是因為他在職業生涯所有的334場比賽中,助攻隊友的得分率僅為1.7%,幾乎不能在團隊籃球中貢獻任何力量。
首先要聲明的是,獲得這個獎項的“幸運兒”未必不是一個好球員,也許他是一個不錯的進攻完成者,只不過不擅長為隊友做嫁衣。而本賽季的麥基正是這種球員的代表,他0.04的助攻,出手比讓自己尷尬當選。這個數據再加上他高于助攻兩倍多的87次失誤,意味著在麥基持球后,相比傳球,他的教練和隊友們更希望他自己去完成進攻,不管是他擅長的扣籃還是不擅長中投都無所謂,總之不要把球再傳出來。尤其在季后賽與湖人的七場大戰中,麥基只送出了5次助攻,卻有53次出手。很明顯,經歷了季后賽首秀的麥基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進步,但或許他并不具備在傳球方面的天賦,在大多數情況下,他的傳球要么會造成失誤,要么很難直接轉化成一次得分。
肖恩·坎普獎——獲獎者:德馬庫斯·考辛斯
此獎頒發給那些單賽季犯滿畢業次數最多的球員。從1986年至今,“雨人”職業生涯的115次六犯下場傲視聯盟,比第二名多出整整35次。雖然不及遠古時代的前輩文·米基爾森的127次,但在近代已是無可爭議的第一。而且坎普還曾四次榮膺單賽季犯滿王。
為了向前輩致敬,小將考辛斯正在努力成為像坎普那樣防守不用腦的球員。兩個賽季的磨煉沒有讓考辛斯的球商得到多少提高,盡管他在比賽中越來越有威脅,場均可以砍下18.1分和11.0個籃板,但這樣的進步掩蓋不了他那不成熟的心智。在比賽中,他經常會頭腦發熱地做出一次又一次毫無必要的犯規,這使得對手們在比分焦灼的時候都愿意讓與考辛斯對位的內線球員單打,即使不能順利拿到兩分,也有極大可能搏到兩次罰球的機會。本賽季,考辛斯有7次六犯離場,平均每10場左右的比賽就要提前坐回板凳席一次。這雖然僅比排名第二的大衛-李多一次,但事實上考辛斯已經是連續第二年捧得該獎了,而且在總犯規次數排名中,他也是兩個賽季的榜首。要提出批評的是,考辛斯本賽季的犯規能力多少有所下降,每36分鐘的犯規數由上賽季的5.2次下降到了4.7次,所以才會讓大衛·李等在防守中充滿攻擊性的大個子緊緊追趕。作為年輕人,最寶貴的態度就是要善始善終,希望考辛斯能夠再接再厲,在夏天多把功夫下在如何犯規上,這樣才有希望在下賽季三度衛冕。職業生涯前兩年就兩度奪魁,看來考辛斯趕超前輩坎普的日子看來指日可待了。
達里克·馬丁獎——獲獎者:麥克·畢比
此獎頒發給單賽季出手100次以上但命中率最低的球員。該獎項的名稱來源達里克馬丁,曾在NBA打過的13個賽季里出戰514場比賽,而職業生涯總命中率只有38.2%。作為球隊核心后衛有如此低的命中率還能在聯盟里堅持13年,馬丁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華佗的一句,“不得不服老啊。”還是有他的道理的,無論你多么努力也終歸不能戰勝自然規律。季后賽中小牛與湖人被年輕的雷霆硬生生地送回家也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性。即使不像與自己同歲的科比那樣爭強好勝,但本賽季畢比以33歲的年紀進入了垃圾時間里的“垃圾”陣容似乎還是早了點。歲月已經開始在他的身上刻下了痕跡,也許五年前當他離開國王時就已經被刻上了一半,但本賽季畢比真的給人以老態龍鐘的感覺。上賽季在熱火畢比還能讓命中率與職業生涯的平均值(43.6%)持平,而在球員們養老和娛樂的天堂紐約,也許是樂不思蜀的心態加速了畢比的衰老。本賽季他的投籃命中率只有28.2%,以微弱的優勢戰勝了德肖恩·史蒂文森(28.5%)和肖恩·威廉姆斯(28.6%),是出手100次以上的球員中最低的。這樣一個失去了控球權的畢比可以說是武功全廢,老將底薪或許都不再是符合他的價值了。也許下個賽季,畢比連上場衛冕這個獎項的機會都不會再有了吧。
安德烈·巴格納尼獎(前身是達柳斯·桑璔拉獎)——獲獎者:諾里斯·科爾
此獎頒發給對球隊做出最小貢獻的球員(最少上場500分鐘)。在此我們是用“Wins Produced”值來決出勝利者的。在巴格亞尼之前,前黃蜂球員桑蓋拉是這方面的佼佼者。而近幾個賽季,意大利人用穩定的高得分和低籃板、助攻和蓋帽的貢獻成功讓自己的名字永遠留在了金酸梅的獎杯上。
讓我們恭喜新秀諾里斯·科爾以-2.8的WP值折桂。本賽季,科爾不但在開賽初一鳴驚人,并躋身全明星新秀挑戰賽,還在后半程的比賽里成功消失,雖然依舊擁有比大多數新秀更多的上場時間,但是他對球隊的貢獻率卻也變得越來越少,而這也是他戰勝其他球員的關鍵。比如肖恩·威廉姆斯、托尼·道格拉斯和奧斯汀·達耶的每分鐘平均貢獻值其實都比他差,但科爾的1260分鐘的上場時間讓其他人對獎杯只能望塵莫及。如果科爾是一個不斷追求進步的年輕人的話,那么就珍惜這個獎杯吧,下個賽季他可能不再有機會蟬聯了。
克里斯·柴爾茲獎——獲獎者:厄爾·沃特森
此獎頒發給單賽季失誤率最高的球員(最少上場500分鐘)。該獎項以前紐約尼克斯球員,職業生涯失誤率高達22.8%的克里斯·柴爾茲命名,他的單賽季最高失誤率是2000-01賽季的31.9%。
祝賀聯盟里的老鳥厄爾。沃特森,上賽季僅排名第六的他(25.3%)榮膺該獎,本賽季以爵士隊替補控衛身份出場的沃特森失誤率達到了32.0%,成功超越了前輩柴爾茲。與他一起爭這個獎項的老掉牙的后衛們有不少是曾經響當當的人物,比如拜倫·戴維斯(28.1%)、克里斯杜洪(27.6%)和納什(27.1%),當然這里也不會缺少那些有名的內線黃油手們,埃文斯(29.9%)、帕金斯(27.5%)和阿西克(25.2%)都名列前茅。不過無論是本賽季的沃特森,還是上賽季的冠軍普爾茲比拉(34.2%),想要超越單賽季失誤率最高的約翰尼·海爾的37.0%還有不小的差距。革命尚未成功,失誤仍需努力。
馬特·布拉德獎——獲獎者:史蒂夫·諾瓦克
此獎頒發給身高不低于2.08米中搶到的籃板總數占比重最小的球員(最少上場500分鐘),以表彰他們在對球隊籃板上可有可無的貢獻。獎項的命名者,曾為火箭效力過9個賽季,并同奧拉朱旺一起拿過兩枚總冠軍戒指的布拉德雖然身高2.08米,卻更愿意在中遠距離投籃。而且因為籃下有“大夢”坐鎮,他的職業生涯籃板貢獻只有7.9%。
這個獎項一直是金酸梅頒獎典禮中最受球員歡迎的一個。畢竟雖然低得可憐的籃板貢獻率會讓你在內線球員面前抬不起頭來,但是如果這樣你都能讓自己單賽季留在場上超過500分鐘的話,說明你一定有著主教練無法舍棄的能力。上賽季這個獎項的得主是國王的丹特·格林,他以2.11米的身高和僅有7.4%的籃板貢獻率奪魁。本賽季的競爭異常激烈,許多大個投手們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包括特科格魯、拉沙德·劉易斯、加里納利和馬特·邦納等都無限接近這個榮譽。但是自全明星賽過后,史蒂夫-諾瓦克穩穩地只得分不搶籃板的表現,把這些競爭者遠遠甩開,最后輕松奪冠。本賽季,我們在見證“林旋風”的同時也見識到了火箭舊將百步穿楊的功力。當諾瓦克在場上時,他只能貢獻5.9%的籃板球,在他出場的1020分鐘內,只搶到了104個籃板,也就是說諾瓦克每十分鐘左右才有一個籃板入賬。而被他擊敗的特科格魯和劉易斯的最終成績是7.0%和8.4%,諾瓦克的得獎無可爭議。下個賽季諾瓦克要做的就是繼續遠離籃筐,爭取衛冕。
尼克·安德森獎——獲獎者:德懷特·霍華德
此獎頒發給單場比賽罰球不中次數最多的球員。之所以用前魔術球員尼克·安德森的名字命名并不是因為他是歷史上單場罰丟球最多的球員,安德森職業生涯66.7%的罰籃命中率雖然不高,但就他的進攻能力不足以獲得太多的罰球機會。這其中的主要原因都歸功于他在1994-95賽季總決賽首場比賽,那四次令人難以忘懷的罰球。當時常規時間還有11秒結束,領先3分的奧蘭多人只要罰中1球幾乎就可以宣布火箭的死刑。但是安德森詭異的四罰不中給了對手投中扳平三分球的機會,魔術在加時賽輸掉了比賽,也失去了整個系列賽的勢頭。
想要拿到尼克·安德森獎,僅有超低的罰球命中率是不夠的,你還要擁有能讓自己留在場上的硬實力。比如德安德魯喬丹的罰球再差,但尼格羅教練有意壓縮他的上場時間,他便不會拿到這個獎。只有奧尼爾這類在罰球技術差和進攻兇猛兩方面都天賦異稟的球員才有機會。而這方面的人才,魔術似乎從來都不曾缺少。別忘了霍華德也曾在2008-09賽季的總決賽第四場常規時間最后時刻只要罰中一球就能宣布比賽結束的情況下兩罰不中,并給了費舍爾投中絕命三分的機會。本賽季,“魔獸”又在創造了職業生涯罰球命中率新低49.1%的賽季如愿捧杯。他在1月12號對陣勇士的比賽中,共獲得了39次罰球的機會,而他卻罰丟了18個球。這個獎項的設立雖然只有了兩個賽季,不過看起來霍華德已經開始向這方面的終身成就獎沖擊了。